在一个重要的节点写给自己,b站账号应该不会丢,记录
解脱啦,不用纠结了
真的成为了拒绝清华的女人了[跪了] 老了以后有话题可以吹牛了(bushi 在去参营之前,其实还是向往的一比的,可惜前期调研不够充分,以为自己报的ab,去参营才知道是cd,cd往年有机会选到ab的导师(这也是导致我误判的重要原因),但现在已经不可以了。其实那时候就有一点犹豫了,但人还不一定看上我呢,倒也不纠结 拿到优营后,内心第一反应:我居然能对华子挑挑拣拣了( ̄∀ ̄)!认真搜索官网介绍,微信推送,论文摘要……是厉害的,是行业顶尖的,可是,也是我不感兴趣的,不擅长的,曾经接触过一丢丢但没啥感觉的 “学啥都一样,哪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好毕业找个班上就行,万一你之后不想干这行了,或者不想搞科研了,清华的牌子可比同济好用多了”……说实话,以上言论句句在理,字字珠玑[跪了] 但我这幼稚的理想主义一身反骨叫做不向万一低头[跪了] 归根结底 一是没能申到梦校梦方向也没钱出国 二是夏令营填报嫌这怕那,却又没做好信息调研 这两周半梦半醒时总乱想,但更多是虚荣心的渴望,而非基于自身的理性考量,它们全都围绕“清华”这两个字本身——我幻想父母在亲戚朋友面前说起孩子在清华念书脸上有光,我幻想自己在清华这一光鲜亮丽的牌子下狐假虎威……而下意识地想要回避自己接下来做什么,真去了之后就业规划是什么……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醒来时甚至会感觉糟糕透了,什么虚头巴脑的鬼东西! 最近补优化原理,发散哲学一下 因为短视,全局不可预见,在求解时往往求到的是局部最优解,而难以求得全局最优 说实话,我不知道如何选择才是最优解,我甚至不知道我的人生系统里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是否还会巨变 我想,可怕的不是最后没有走向全局最优解,而是在既要又要的心态和无尽的观望中一事无成 现在的我: 不想去做令我不快乐的事情 自我又清高,没用的道德羞耻于我却是不可饶恕 没太多世俗的野心但很看重自己的感受 现在的方向我挺学得进去 感觉在这一行呆下去挺有意思 我的履历确实没法让我现在去最理想的地方 我从来就不是个学什么都行无所谓喜不喜欢的人 我学的怎么样最终负责的还是我自己 我就是个不感兴趣就死活不想学、硬学贼难受的性子,不知以后会不会在社会毒打下改掉,但短期内估计改不了 遵从目前的直觉和内心,就够了 就算后来回首,另一条路可能对彼时的我而言更优,但回到现在,我依然只能做出现在的选择,因为现在的我只能走向现在的我以为的通往最优解的道路,也正是这些一次次的选择,形成了现在的我 我依然感到幸运能有机会参营,切身体验的经历永远宝贵,见识广阔的平台,结识优秀的外校同学和老师,真的改变了我的一些认知和观念,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虚此行 人嘛,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吾生不过须臾,自己尽兴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