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多多:认字读半边,有时错上天?!


早上刷到一条微博热搜:陪你多读书就黄多多读错字道歉。
一开始看到这条,还以为是网友吹毛求疵,汉字那么多,读错了难免,但后来看了下原视频,这些错误确实有点低级了。而且“陪你多读书”这个公众号的定位是陪伴孩子学习成长,那创作者确实该再严谨一点。
黄多多的错误,有的可能是认错字了,比方说把“一桩桩”读成“一柱柱”,有的可能是平时读音不规范,比如把“木屑”读成“木xuè”。但更多的错误属于形声字问题,比如把“防御”读成“防卸”、“河堤”读成“河提”。

先说“御”的错误,这是错把会意字当成了形声字。

这是甲骨文里的“御”字,一个跪坐的人加一个类似麻花的东西。按学者徐中舒的观点,这个类似麻花的东西是说人与人相遇,“以交午喻主客之迎逆会晤”,所以御的本义是“接待客人”。

到了后来,有给御字加偏旁彳的,彳是路口的象形,加了彳,就是说去路边给客人接风。御的这个本义,在现代汉语里已经很难见到了,但《离骚》里有一句“帅云霓而来御”,说凤凰带着云彩来接我,用的就是这个本义。
知道了御的字源,就知道御字不是形声字。不是形声字的话,就不能读半边,就像利不能读禾,苗不能读田一样。

再看“堤”的错误。堤字是形声字,左边的土表意,堤岸一般都是用土垒出来的;右边的是表声,虽然今天“堤”“是”两字读音不大像。
我们不妨在这罗列一下,以“是”为声旁的字:提(tí):用手提东西。题(tí):表意的“页”本义是头,而“题”的本义是额头。醍(tí):离开成语“醍醐灌顶”,你是不是认不出这字了?醍醐是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酥油,醍的本义是一种酒。
堤(dī):堤岸。鞮(dī):左边的革表意,古代的一种皮鞋。

匙:这是个多音字,在“汤匙”里读chí,在“钥匙”里读shi。寔(shí):这字和“实”区别不大,在古籍里比较多,今天基本用不上。
可以看出以“是”为声旁的字,韵母都是i,但读音还是不一样的,这个和今古音变迁有关。总之,一个形声字,它的读音不一定和声旁一样,而用同一个声旁的字,读音更不一定一样。
最后,再介绍一个形声字,韪(wěi)。在这个字里,表声的是韦,是负责表意,韪的意思就是“是,对”。“大不韪”就是大大的不对,“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公然干普天下都认为是最大错误的事。
以上,就是和汉字读音有关的一点小科普,希望能帮大家更好地读准音、写对字。
文字 | 读准咸鱼癸
「 大 凝 书 房 」﹏期待下次与你的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