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选择与坚持

2022-05-18 14:37 作者:大逗小萌  | 我要投稿

选择与坚持

2022-04-17

很多人问我,学什么乐器好呢?琵琶好学吗?我不是专家,真的不能解答。我就说说我们是怎么入了琵琶的坑的。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自己会一些钢琴,所以自从怀孕我就开始胎教。肖邦、巴赫都是我喜欢的,平时也会听交响乐。如果说我有什么企图的话,那就是希望孩子将来可以学钢琴。出生之后更是现场版熏陶,从小在琴边长大,钢琴就是家里的一个大玩具。

终于等到他4岁的时候,小汤姆森开始启动起来。结果这个家伙不感冒,喜欢公园里老大爷拉的手风琴。带他去了好几个琴行,大家都说没有小朋友的琴,现在扛不动。需要先学钢琴,等8岁抗得动了,再学手风琴。小家伙这下没办法了,回家乖乖和我学钢琴。

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热情不是很高,不排斥也不喜欢。我觉得这事不能硬来,先以培养音乐感觉为主。所以开始听交响乐,听各种乐器的独奏,让他通过音色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乐器。

很多事情真得是讲缘分的,我们听遍了西洋乐器,喜欢听可是从不提想要学。直到有一次听到《十面埋伏》,妈妈这是什么乐器?是琵琶呀!有小朋友拿得动的吗?有的!我想要试试。我担心他是心血来潮,因为很少给他听民族乐器。于是又将民族乐器认了个遍,听了个遍。最终还是对琵琶念念不忘。民族乐器我可啥都不懂,白白铺垫了那么久。

青岛的民乐没有西洋乐受欢迎,尤其是琵琶。我找了几家琴行,发现都是兼职代课老师。这个行当多少也了解一些就没有选择。大众点评搜到了专门的琵琶学校,带着孩子先去试听吧。老师也是讲缘分的,短短20分钟孩子特别喜欢小刘老师。直接就交钱、定亲,自此就入了琵琶的坑。

学习乐器通常先兴奋,后厌倦。琵琶一入门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细细的钢丝弦想要按住按实,肯定是要磨手的。5岁的儿子,第一次大哭,好疼。陪着疼了一个周,哭了一个周,适应了。逐渐开始有曲儿有调了,自己自然练得起劲了。

我也当过琴童,虽然乐器不同,不过唯有勤练才能出效果,这个道理是相通的。练习的技巧不同,方式却是相同的。当然想要偷懒耍滑的小把戏也都是相通的。我理解他,可是绝对不会纵容他,自己选择的,自己就得把它练好。

六级对很多乐器来说是第一道关,主要的技法学了个大概,开始演奏一些经典曲目,琢磨技法,开始讲究情感表达。这个时候遇上了疫情,网课全凭老师口述,孩子理解。一首《赶花会》的挑轮部分,小朋友练到叹气。

除了适应阶段的一次大哭,我们后面还经历了两次大哭。一次是《虚籁》,一次是《十面埋伏》。练琴会疼这是他能接受的,会磨破,会起茧都是家常便饭了。


真正让他崩溃的是,在磨破了,起茧了之后仍然找不到感觉。疼他已经能忍了,就算流着泪手上也不会停。只要疼得有效果,他都能坚持。这两首曲儿,他一直都练不到老师要求的效果,他就崩溃了。真是委屈地大哭,妈妈我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只能求助老师。老师的答案往往是,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练到不疼了自然就练好了。我们只能再擦干眼泪继续坚持。

大家都说孩子可以搞专业了,但是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不知道我们离专业水准还差多远。我们只是学得早一些,在幼儿园时期文化课不忙的时候就练好了基本功。学习乐器突击不了,也没有捷径,就是苦练,甚至是往死里练。搞专业的孩子是完全没有童年的,除非孩子自己要求,不然我肯定是做不到的。

以后特长生加分也会取消,又不走特长为什么还要坚持。孩子从没有想过要放弃,再疼再懒,哪怕一天就弹30分钟,他也没有说要放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道理,不需要我讲他自己都体会过。学乐器的前期,坚持的是家长。现在都熬过来了,他自己都继续坚持,不言放弃。我就在旁边静静地陪着吧。



选择与坚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