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舒适区到成功
舒适区
舒适区(Comfort zone)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

舒适区的优点是精神特别放松,不需要为未来和未知的事物担心。
舒适区的缺点是缺乏进取心,不愿意学习理解复杂知识,不愿意改变不良习惯,不愿意交新朋友,不愿意经历挫折,不愿意成长。
最直接的害处就是健康状况越来越差,酒肉朋友越来越多,真心朋友越来越少,离成功越来越远。
恐慌区
恐慌区,在这个区域中会感到忧虑,恐惧,不堪重负。
比如让一个人戒断毒品,停用药物,购买不熟悉品牌的营养补充品;改变不良习惯;交新朋友,跟陌生人/不认识/不熟悉的人打交道;学习新知识,跨入新行业等,都会导致一个人的恐慌,遭到拒绝。
恐惧改变的人往往会找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借口来抵制改变:比如不愿意减肥的人会说肥胖是发福,是有福气;有的人会说健康是由基因决定的,不需要改变饮食;有的人会说人体需要糖,不需要戒断,不能不吃;还有人会说年纪大了,没有必要改变等借口。
恐惧改变的人还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放弃或者改变立场:有的人会因为无法劝说别人戒烟,而放弃烟草有害健康,抵制烟草的立场;有的人会因为无法劝说别人戒糖,而放弃抵制高糖饮食,得过且过,任其发展。
处于恐慌区的人往往严重缺乏自信,容易受到别人意见的干扰,容易找借口,容易放弃。

说明:舒适区和恐慌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极端,却是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
处于舒适区的人,贪图享受,不求改变。
舒适区里的有钱人往往追求的是好烟好酒,豪车美食,花天酒地,夜夜笙歌;舒适区里的没钱人往往追求的就是找一份安定的工作,老婆孩子热炕头,躺平是舒适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处于恐慌区的人,担惊受怕,反复无常。
今天担心病毒流感,明天担心核辐射污染;今天担心食品安全,明天担心供应短缺;今天担心国家大事,明天跟人斤斤计较;今天安于现状,明天心怀不甘;今天豪言壮语,明天萎靡不振;今天嫌上班没前途,明天嫌创业太辛苦。
跟舒适区的人沟通,就要想办法让对方看到不改变,安于现状的危险。
跟恐慌区的人沟通,首先要想办法让对方静下心来,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问题,重要事件上。
在跟恐慌区的人打交道的时候,要注意他们严重缺乏自信,很容易受到家人朋友的影响,往往会信口开河,出尔反尔,不守信用,今天说的话,明天就会改变。
学习区
舒适区和恐慌区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想要成功,就要学习,就要成长。
一个人学习之后,才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知识,什么是错误的知识;什么是有效的方法,什么是无效的方法;什么是专业的知识,说法,什么是不专业的知识,说法。才会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

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会因为病人/其他人不愿意戒烟就放弃抵制烟草的态度;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会因为病人/其他人不愿意戒糖而放弃抵制不健康饮食的态度。一个合格的健康师/营养师不会因为别人不愿意购买营养补充品而放弃营养,营养学知识,放弃科普营养,健康的知识。

这就是系统学习,深度思考带来的最大益处,一个信念无比强大,信仰无比坚定的人才有信心去帮助别人改变认知,改变行为。

一个真正对健康,对健康行业感兴趣的新人,会想办法学习各种各样的健康知识,逐渐尝试改变,不再受错误认知的误导,扩大自己的舒适区;学习,改进与人沟通的技巧方法,增加人脉,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成长/成功区
掌握正确的知识不等于成功。
成功需要跟人打交道,需要了解什么知识别人容易接受,什么知识别人不容易接受;什么知识可以改变别人,什么知识无法改变别人。
成功 = 掌握正确的知识 + 有效分享
处于成长区的人,除了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还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些至关重要的经验教训。
他会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拥有的资源重新制定或者调整战略目标,明确自己的人生使命,知道如何跟低认知,跟处于舒适区和恐慌区的人打交道;知道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别人,改变别人。

一个成长过程中遭受的挫折越多,总结的经验越深刻,与此同时自信心越来越强,离成功也越来越近。

成功者的眼里只有成功的喜悦,还没有成功,成长路上,成功路上者的眼里才是如何胜利,如何成功的知识,方法和技巧。
成功者未必能够一直成功,成功者未必能够长期保持成功的优势。
越简单,越容易的成功,越有可能是骗局,越有可能被别人超越,被别人取代。
太早成功未必是好事,大器晚成才是常态,才能真正掌握成功的秘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经历挫折,经历失败的成功,不香,也不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