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的快到了,这个节日,真的让妇女们感到了关怀和快乐吗?
“我不想被特殊对待,这不是奖励是折磨。”小雨一脸抱怨的对我吐槽。
原来她对三八妇女节的积怨已经很深,她告诉我,其实不少女性对于三八妇女节并不高兴,看起来,这一天会有假期,会有各种组织的活动,然而却从来没有问过她们,这些真的让她们感觉到快乐,并且乐于参加吗?

无独有偶,梅红(化名)同样对三八节充满了抵触。这一天,我们总要进行一些学习,总要去做一些打鸡血般的讲演,平淡无奇是不行,必须有一种典型的代表,总之要树立一种模范的态度,可惜,我并不希望这样,我宁愿如平常一样上一天班,或者什么都不干,真的放假一天。也不愿意去参加那些被披着“仪式感”外衣的“形式化”内容。
不知道什么时候,三八妇女节其实已经被一部分女性朋友视作一种可有可无的鸡肋行为,甚至充满了反感。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尊重好像越来越多,但是真正让大家感受到的却越来越少。

关于妇女节全称,应该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到了咱们中国则称为“国际劳动妇女节”,简称“三八节”或者“三八妇女节”。
从的起源到如今,不过一百多年而已。20世纪初一系列发生在欧洲和美洲的女权运动共同促成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诞生,而我国首度公开、正式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在1924年3月的广州,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八节其实一直是展开“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评选活动,表彰中国妇女做出的业绩。

更多的是对积极向上的塑造正能量的妇女形象和巩固公平公正的妇女地位。
但是一如既然的形式化以后,难免从一种最初的原始状态,变成了一种工作。你还不能说是负担。毕竟,这些流程还是在那种有体制约束的群体才有的,普通老百姓无所谓了。
但是,为什么普通老百姓对三八节也没有好感呢?首先不是对女性朋友没有好感,而是三八节的本质越来越淡化,商业味越来越浓的反感。

三八节又搞一个什么女神节。把女性的独立的意思当成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把贤惠、持家和温柔体贴,当做女性愚蠢的表现。一种伪女权主义在悄悄蔓延。仿佛女性的觉醒,就是要打掉那些传统的美德,要自由、开放,甚至要跟男人不仅仅是平起平坐,多数要超出一头。
很多娱乐化的女性,除了表现美貌以外,知识和修养完全不会呈现,一边叫嚣着不靠男性,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一边又有各种方式让男性为一些缺乏涵养不懂得进退和荣辱的女性买单。
看着是尊重女性,实际上也是另外一种方式给大众洗脑,继续玩弄一些缺乏独立思考意识的女性的大脑。

他们故意打造很多女性作威作福的形象,在家里老公畏畏缩缩,自己就是武则天君临天下,反正不管对不对,女性说得都对。不要跟女性讲道理,因为女性是感性的动物,你是自己傻,还是当人家傻。
通过各种无底线的自媒体,故意塑造一些没有主见怕老婆,各种低级无聊趣味的家庭男,仿佛中国的男性集体被“阉割”了一样,没有阳刚之气,没有责任和担当,外面怕事,家里怕虎,从来没有正面的歌颂和积极宣传那种温柔、善良、具有东方传统的美德的女性。
她们持家有道,相夫有谋,教子有方的形象你却很难看到。

反正除了吃喝玩乐,仿佛中国女性都是被欠费和需要捧起来的人权,这是对妇女的尊重吗?并不是,这是在对妇女的另外一种侮辱。当正确和良性的形象不被重视和推崇的时候,我们就更应该高度警惕,中国女性不应该这样,也不是这样。
妇女节的意义,不是宠溺多少莫名其妙的“女神”,而是真正的认可和感谢那些为社会和家庭做出积极贡献的女性同胞,是真诚的关爱女性健康和应有的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论她们的地位、民族、语言、文化、经济状况和政治立场如何。都应该得到大众的尊重。是激励和鼓舞更多的女性,在生活中自信、独立、强大,并且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这恐怕比那些小九九更有意义,也更具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