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之战 - 加里宁反击中的苏军第21坦克旅

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83982801
题图:苏联1941年宣传画,“Вперед! Победа близка!”意为“前进!胜利就在眼前!”
1941年10月17日上午,载着凛冽的寒风与随车的步兵们,新组建不久的第21坦克旅对3天前沦陷的加里宁(Kalinin,今特维尔(Tver/Тверь))发起突袭。在没有援军,也没有任何炮兵以及空军支援的情况下,该旅成功地迅速推进至加里宁城区,并与驻守的德军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因形势不利而被迫撤退。
苏军第21坦克旅对加里宁发起的这一次突袭,是苏联红军有史以来最具争议的反击之一。该旅在战斗中伤亡惨重,两位因战功而荣膺“苏联英雄”称号的指挥官阵亡。
然而,即使是来自俄方的记叙,大多也未能真正地捕捉到这场战斗的全貌,以及这支部队在与数量上占优势的德军作战时所体现出的英勇无畏。

1941年9月30日,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掀起“台风”行动的序幕,仅在2天之后的10月2日,势如破竹的德军便突破了勒热夫-维亚济马防线。10月7日,第4装甲集群从南面突入维亚济马防线,成功将苏军第19、20、24、32集团军合围在维亚济马地区。10月10日,德军开始沿着布良斯克、维亚济马一线向莫斯科推进。10月13日,莫斯科西南方向160km的卡卢加沦陷,而历经13至14日间的小战,德军第41装甲军在没有遭遇激烈抵抗的情况下便攻占了莫斯科西北方向160km的加里宁。至此,德军已成功切断莫斯科至列宁格勒的铁路线,在南、西、北三个方向上对莫斯科形成了钢铁合围。
苏军试图让第5步兵师、来自南面的增援部队以及一个来自北面由瓦图京指挥的西北方面军的战斗群一同发起联合反攻,夺回对加里宁的控制权。然而,10月15日至16日的战斗并没有给苏军带来分毫的胜利,德军击退了苏军发起的所有进攻。10月16日,第1装甲师与第900摩托化旅开始沿着列宁格勒的方向对托尔若克(Torzhok/Торжок)发起进攻。
10月16日22时,加里宁方面军指挥官科涅夫签署了第1号作战指令,要求包围并击退盘踞在加里宁地区的德军。

罗科索夫斯基少将向第21坦克旅下达了对加里宁地区发起反击的命令,他要求:立即向普什基诺(Pushkino/Пушкино),伊万塞瓦(Ivantsevo/Иванцево)和加里宁方向发动进攻,目的是击溃德军的侧翼及驻守在后方的部队,协助我军歼灭加里宁地区的德军。
朱可夫也在他的命令中强调了这点:攻占图尔基诺沃(Turginovo/Тургиново),在此之后,各军向伊林斯克(Ilinskoye/Ильинское)、茨韦特科沃(Tsvetkovo/Цветково)、内戈蒂诺(Negotino/Неготино)方向前进,作战目标是是摧毁盘踞在加里宁地区的德军部队。
对加里宁的这一次突袭作战中,第21坦克旅实际上将不会获得任何来自其他部队的援助。原计划协助第21坦克旅的是当时仍在加里宁东南部作战的步兵第5师,它向加里宁发起了数次猛烈的进攻,但均被德军击退,不幸的是该师并没有接到第21坦克旅抵达前线的消息,这意味着解放加里宁的全部重任将全部落在了第21坦克旅的肩上——这是一项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作战任务。这道命令之所以会被下达,是因为苏军最高统帅部对于部署在加里宁地区的德军情况知之甚少,他们错误地判定加里宁地区的德军大部分都被部署在了该地区更北的地方,没有料到德军早就抢在苏军的作战计划正式执行之前将加里宁攻占。
虽然盘踞在加里宁地区的第1装甲师已接到向北移动的命令,但在当时,加里宁地区仍有第1装甲师的部分单位,第36摩托化步兵师,以其他的一些德军单位驻留,如驻守在加里宁市区的第660突击炮连。
总而言之,大约有1万名德军士兵驻扎在这座不久前刚被他们所攻占的城市中。根据德军记录,在苏军加里宁突袭发前的16号,仍有2个德军装甲营驻扎在加里宁市区中,但具体的番号不详。 而16日下午,第6装甲师先遣队——一个由轻型炮兵连加强的摩托化步兵营也正式进驻加里宁。
第36摩托化步兵师在加里宁以南的特瑞延诺沃(Troyanovo/Трояново)村部署了105mm重型火炮,并在市区内的火车站修筑了防御工事,而加里宁机场也被德国空军征用,德国空军的Ju-52运输机忙碌不停,为加里宁运输燃料与弹药,Ju-87也开始投入对苏军阵地的轰炸中。但总的来说,德军并没有做好应对苏军反击的准备,毕竟德军完全没有料到失去加里宁后苏军会如此迅速而果断地发起反击。

1941年10月初,以驻扎在莫斯科东部弗拉基米尔军营中的第21坦克团为主体,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单位,第21坦克旅正式组建。
10月12日,第21坦克旅接到了保卫加里宁的命令。
该旅的指挥官是尼古拉·史蒂巴诺维契·斯克沃尔佐夫(Nikolai Stepanovich Skvortsov/Николай Степанович Скворцов)上校,参谋长是大卫·雅科夫列维奇·克林费德(David Yakovlevich Klinfeld/Давид Яковлевич Клинфельд)少校。
旅长斯克沃尔佐夫上校是列宁勋章获得者,他已服役20年,经历了张鼓峰以及诺门罕的战斗。参谋长克林费德少校也是一名老兵,自1929年起开始在红军服役。
苏联红军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初期罹受了严重的损失,许多老兵都在战斗中阵亡了,因此对于苏军而言,这支主要由老兵所组成的部队是独一无二的——由于是从弗拉基米尔的坦克学院中征集人员,该旅中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坦克手。该旅的坦克车长大多由曾经历过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冬季战争以及伟大卫国战争初期战斗的经验丰富的坦克手担任,他们曾服役于机械化第8军的坦克第34师。
10月5日,第21坦克旅接收了从183厂 以及112厂运来的全新的T-34坦克。至此,该旅下辖:
10辆T-34/76 来自183厂
7辆T-34/76 来自112厂
10辆T-34/57(装备ZiS-4 57mm火炮) 来自183厂
2辆特别在车体上加装了火焰喷射器的T-34/76 来自183厂
2辆 HT-26
5辆 BT-2
15辆 BT-5与BT-7
10辆 T-60
4辆 ZiS-30自行火炮
第21装甲旅下辖3个营:
第1营装备所有分配给该旅的T-34;
第2营装备了包括ZiS-30在内的所有轻型坦克,该营也是第一个从37厂接收T-60的单位;
第3营是摩托化步兵营,由700名士兵组成,下辖3个摩托化步兵连,1个反坦克连,1个82mm迫击炮连(装备12门82mm迫击炮),1个防空连,1个DShK重机枪连,1个冲锋枪排,1个侦察排,1个工兵排,1个营部排。
在加里宁突袭作战中,第21坦克旅计划将第1营与第2营分成三个分队:
第1分队由米哈伊尔·巴甫洛维奇·阿基巴洛夫(Mikhail Pavlovich Agibalov/Михаил Павлович Агибалов)大尉指挥;
第2分队由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卢金(Mikhail Alekseevich Lukin/Михаил Алексеевич Лукин)少校指挥;
第3分队由约瑟夫·伊萨科维奇·马科夫斯基(Iosif Isaakovich Makovsky/Иосиф Исаакович Маковский)上尉指挥。
第1营与第2营总计有27辆T-34和8辆T-60可投入战斗,这些坦克被编入3个分队,目前尚不清楚每个分队具体下辖多少辆坦克,但根据推测,每个分队可能都分到9辆T-34,然后有2个分队装备3辆T-60,剩下的一个分队装备2辆T-60。

第1分队的指挥官阿基巴洛夫大尉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自1932年参军之后,他历经多次战斗而脱颖而出,他经历了1939年的对日战争以及对芬兰的冬季战争,由于他在诺门罕战役中的贡献,他被授予列宁勋章,并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与阿基巴洛夫大尉一样,第2分队的指挥官卢金少校也是一名久经考验的老兵,在诺门罕战役中,他成功地指挥了一场突袭,带领部队将日军一个大型补给站连同大量卡车和其他车辆完全摧毁。他同样被授予列宁勋章,并荣膺“苏联英雄”称号。卢金少校是第21坦克旅第21坦克团的指挥官,因此加里宁突袭战主要由他来指挥。

第3分队的指挥官马科夫斯基上尉同样也是一名战功卓绝的坦克指挥官,他因冬季战争中的贡献被授予列宁勋章,并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10月13日,第21坦克旅被划入西方面军第16集团军麾下。10月14日,该旅抵达莫斯科库尔斯克(Kursky/Ку́рский)车站。10月17日,该乘坐火车旅抵达前线,并被划入第30集团军麾下。
第21坦克旅原本计划从库尔斯基车站直接前往克林(Klin/Клин)车站,然后进入加里宁市,但由于加里宁车站已被德军攻占,该旅只能在扎维多沃(Zavidovo/Зави́дово)与列舍特尼科沃(Reshetnikovo/Решетниково)之间卸车,然后向图尔基诺沃(Turginovo/Тургиново)村移动并将其占领,在此期间,该旅损失1辆坦克——由伊扎克·奥克兰(Issac Okrane/Исаак Окраина)中尉指挥的坦克在通过浮桥时不幸发生事故,乘员全部丧生。
按照作战计划,10月17日的上午,第1分队与第2分队将从位于图尔基诺沃的集结地出发,向西行军,首先攻占普什基诺(Pushkino/Пушкино),再沿着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向北推进,自加里宁东侧进入市区,对机场以及一些重要的火车站发起进攻。该作战行动的期间还包括摧毁驻扎在普什基诺地区的德军的前沿指挥所。一旦部队抵达加里宁,两个分队将分头行动:第1分队负责进攻机场,然后进入市区协助其他部队解放加里宁;第2分队直驱市中心,攻占火车站。
同样从图尔基诺沃出发的第2分队从普什基诺以南的帕尼基诺(Panigino/Панигино)进入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然后一路向北,快速推进,与第1分队会合后共同对加里宁发起进攻。
第3分队从图尔基诺沃出发,沿着图尔基诺斯肯公路公路直接向北推进,这个分队进入城市的地点与第1分队和第2分队入城的地点相似,因为在接近加里宁市郊时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与图尔基诺斯肯公路公路相距并不远。
图尔基诺斯肯公路自东机场的东侧进入加里宁市,因此第3分队可以从东机场南面进入尤日内(Yuzhny/Южный)小区,也可以进一步向北,自火车站以北进入加里宁市。一旦进入加里宁市,第3分队将与第1分队和第2分队建立联系,以攻占加里宁市内更多的关键目标。
这项作战计划本身是灵活的,即便某个分队遭受重大损失,其他的分队也能够在其缺席的情况下对不同的地区发动进攻。
一旦主攻发起,第3营将沿着图尔基诺斯肯公路公路推进,协助主攻部队占领加里宁以南的村庄,并在主攻部队将加里宁市攻下来之后进入加里宁市。

1941年10月17日的黎明之前,卢金少校站在云杉林的边缘,他的目光穿透了黑暗,遥望远方的加里宁。
他知道他的部队不会获得任何空军或是火炮的支援,而除去那些搭乘在坦克外的4到5名来自第3营的步兵外,他的部队也不会获得任何额外的步兵支援。这个旅实在是太年轻了,坦克手们甚至还没来得及接受与随车步兵共同作战的培训就被拉上了战场。更糟糕的是,只有少数的坦克装备了无线电台,这就意味着一旦进入快速向前推进的行军状态,就很难保持队列的完整。而最为致命的一点,这次的突袭作战是完全的两眼一抹黑,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对他们的最终目标——加里宁市区进行彻底的侦察。
但他最终还是按照上级的命令,在拂晓时分,向已做好战斗准备的各分队下达作战指令。
自图尔基诺沃启程,第1分队与第2分队先是西进,再转向北方。第1分队直取帕尼基诺,只要夺下帕尼基诺,通往加里宁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将向他们敞开怀抱。
突袭开始后的不久,第2分队就幸运地撞上了大猎物——德军一支由卡车和装甲运兵车组成的纵队正向北沿着公路朝加里宁的方向开去,他们完全没有注意到苏军的坦克已悄然缀在他们的后方,伺机猎捕。卢金少校下令让他的士兵们保持耐心,在被德军发现或是等到合适的时机前,不要贸然开火。
与第2分队相交,第1分队显然就没有那么走运了。阿基巴洛夫大尉带着他的部队向普什基诺(Pushkino/Пушкино)挺进,原本他们打算从伊米延塞瓦(Yemelyantsevo/Емельянцево)村突破,一鼓作气冲上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但在进入村子后,他们的行踪被驻守的德军发现了,德军的反坦克炮很快就开始朝他们开火。

第1分队的先锋 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基列夫(Sergey Mikhailovich Kireev/Серг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Киреев)中尉所指挥的“2”号T-34很快就被德军的反坦克炮火击中并发生了爆炸,乘员全部阵亡。
3枚朝喑哑天空发射的红色照明弹敲响了开战的鼓点,苏联坦克疾驰而上,投身于激战之中。
先遣队的第2辆坦克是“3”号T-34,由西潘·克里斯托夫洛维奇·格罗别特(Stepan Khristoforovich Gorobets/Степан Христофорович Горобец)上士指挥。这辆T-34将在加里宁突袭的后半段战斗中因其主动撞击一辆III号坦克并毫发无伤地脱离战斗而著名。但在此时,这辆T-34正与驻守在村庄中的德军接战,第1分队将在其带领下冲上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与第2分队建立联系。

接下来的目标是拿下普什基诺——那里是当地德军临时指挥部的所在。途径普什基诺村时,坦克手们接到了进攻的命令,苏联坦克洪流的迅雷一击让驻守的德国人溃不成军,许多德军车辆被摧毁,普什基诺很快就被第21坦克旅纳入囊中,而德军的指挥部也被一举捣毁。
第1分队和第2分队没有停下脚步,他们沿着公路继续向北,穿越那片已有数百年历史的云杉林,在拿下瓦克施诺(Kvakshino/Квакшино)后,向特瑞延诺沃(Troyanovo/Трояново)全速冲去。

这时候,苏军坦克沿着公路发起进攻的消息已开始在加里宁地区的德军各部队之间迅速传播开来。德军已经意识到他们的后方出了问题,随即便加强了空中的侦察力量,然后发现苏军的坦克纵队正沿着公路向加里宁方向全速前进。为了对苏军坦克纵队进行拦截,德军紧急出动了Ju-87对第1分队和第2分队进行轰炸,但对于快速机动中的坦克来说,这些来自天空的袭击并不能真正地让他们的脚步停下。
与疏于防备的伊米延塞瓦、普什基诺和瓦克施诺不同,特瑞延诺沃本来就是德军第36摩托化步兵师部署重炮之处,此地被德军重兵把守,而由于情报的传播,德军早已使用一切可用的手段,迅速在这个村庄做好了防御的准备,沿着公路奔袭而来的第1分队和第2分队将要面对的是密集而猛烈的德军反坦克炮火。
根据第36摩托化步兵师的日志,第611重型炮兵营第3连的105mm火炮在特瑞延诺沃与苏军坦克纵队展开了交火。在村子中,卢金少校的T-34因故抛锚,报告中并没有详细地指出他的坦克是发生了故障还是受到了德军炮火的打击。但无论如何,这辆T-34的左侧履带断了,并最终坠入公路左侧的沟渠,深陷于卡缅卡(Kamenka/Каменка)河的淤泥中。
卢金少校选择独自一人留在车内,操纵坦克的火炮和机枪来掩护他的乘员们逃离,他最终在他的坦克中阵亡。

阿基巴洛夫大尉接过了第1分队和第2分队的指挥权,他带领着部队继续向加里宁冲去。然而在加里宁郊外的纳普鲁德芮(Naprudnoye/Напрудное),阿基巴洛夫大尉也倒下了。
战斗报告呈现了与卢金少校相似的阵亡经过。阿基巴洛夫大尉的T-34驶离公路并向右行驶,他命中并引爆了一辆德军燃料输送卡车,然而他的坦克已在不知不觉中远离了公路上的大部队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阿基巴洛夫大尉的T-34很快就遭受了德军火力的猛烈进攻,动弹不得,其余坦克手们观察到他的T-34的主炮停止了射击,但机枪仍旧在朝德军射击——阿基巴洛夫与卢金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他让自己的乘员们先行逃离,自己则是留在车内掩护他们。后来,机枪也彻底地沉寂了,走上前的德军发现阿基巴洛夫孤身一人留在坦克中,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战斗开始后的2-3小时内,第21坦克旅的两名关键指战员就阵亡了,这给接下来的作战行动的执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幸存的坦克手们仍旧按照原计划行动,他们英勇无畏地继续朝加里宁市区冲去。
这时候的加里宁市区内,已收到苏军来袭消息的德军驻军像炸开窝的黄蜂一样,疯狂地将所有可用的火炮部署在任何苏军坦克可能出现的地区。防守机场的88mm防空高炮和20mm防空炮严阵以待,而德军的步兵固守在防御阵地中,随时准备好使用所有可用的反坦克武器去对付这些来势汹汹的苏军坦克,德军的坦克也做好了待命准备。
在第1分队与第2分队沿着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推进时,由马科夫斯基上尉指挥的第3分队也按照原计划沿着图尔基诺斯肯公路迅速推进,他们在沿途没有遭遇德军激烈抵抗的情况下抵达了波克罗夫斯科耶(Pokrovskoye/Покровское),然后第3分队迎面撞上了顽强的德军守军,尽管如此,第3分队还是克服了困难,将德军击溃,然后继续向北进入加里宁市。
3支分队历经战斗,终于在加里宁市会合,开始对加里宁东部机场以及火车站发起进攻。
对加里宁机场的进攻主要由第1分队负责,而一部分来自第1分队与第2分队的坦克则是协助马科夫斯基上尉的第3分队进攻加里宁火车站,同时一部分来自第3分队的坦克也参与了对加里宁东部机场的进攻。

在对机场的进攻中,内利(G. M. Gnyry/Г.М. Гныри)中尉政治指导员的T-34作为进攻的矛头,引领着第1分队和第2分队的坦克所汇成的纵队直接从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驶向机场,他沿途击毁了一些行驶在公路上的德军车辆,然后右转,带领部队闯入仍有约50架德军飞机停放着的机场,与驻守的德军展开交火。在此期间,第3分队的坦克也赶来支援机场上的战斗。

德军的防空炮开始朝苏军坦克射击,呼啸的炮弹划破了空气,将被其精确命中的坦克撕成碎片。
雷巴科夫(S. E. Rybakov/С.Е. Рыбакова )上士所指挥的坦克驶入尤日内小区(这个位置的现代名称),从旁支援内利的突击,他和他的车组乘员在之后不幸被德军包围并被俘虏,但他最终将看守勒死并成功逃离。
内利则是没有那么幸运,报告上记录他的坦克被那些为了从机场上逃离而仓促起飞的轰炸机给击毁,当然他也有可能是遭受了布置在机场附近的德军防空炮的炮击。无论如何,他的坦克失去了作战能力,内利与乘员被迫弃车,并成功突围撤离。
在这次突击中,至少有16架德军飞机因被内利和他的部队射击,或是直接用坦克碾过而损失。
在T-34冲进机场大闹一番时,闻讯赶来的德军第660突击炮连突然出现,开始与T-34交战。在激战中,由迪米特里·格里高利耶维奇·尤先科(Dmitry Grigorievich Lushchenko/Дмитри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Лущенко)中尉指挥的“4”号T-34和由塔辛斯基(Tachinsky)中尉指挥的III突A型展开了对决。在战斗中,T-34的炮盾被III突击中,使得火炮发生故障无法使用, 尤先科中尉毅然加速撞向了III突,在T-34强大的冲击力下,III突甚至被顶了起来,将T-34压住。

这场两败俱伤的撞击发生在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上,也成为了苏军坦克手们撤出战斗的信号,尤先科中尉的车组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将这辆III突拦住,让其他的T-34得以成功撤离。“4”号T-34已动弹不得,其车组乘员也拒绝弃车逃离,抵抗至最后。
T-34的舱盖最终被德军用撬棍强行撬开,随后乘员被德军射杀,然后从车内拖出来。

在西潘·克里斯托夫洛维奇·格罗别特上士的指挥下,总共有8辆来自第1分队的T-34坦克驶向市内,对加里宁市中心发起突袭。一些坦克径直驶向加里宁火车站,而格罗别特上士的“3”号T-34则是匆忙地向西行进,驶过火车站后,又继续北进,穿过铁路线,抵达特维尔河畔,然后转向东面继续前进。他的T-34以极快的速度环绕加里宁市一圈,并与沿途撞上的德军交战,摧毁德军的火炮和车辆,甚至还成功撞毁了一辆III号坦克。随后他毫发无损地从加里宁市区的东侧脱离了战场。

其余的T-34就没那么幸运了。火车站被德军重兵把守,在第1分队和第2分队部分坦克的协助下,第3分队向火车站发起进攻,但德军的防守过于强大,坦克手们根本无法成功将火车站给拿下。在加里宁市区的战斗中,有7辆坦克损失,大多数进入市区并对火车站发起进攻的坦克手都在战斗中丧生,其中1辆已被确认是在火车站附近损失掉的是第“21”号T-34,它坠入了火车站附近的沟渠中,但具体的位置目前仍未被确定。
总而言之,第1分队和第2分队的进攻已告失败,迫于德军的迅速回防,第1分队和第2分队仍幸存着的坦克开始沿着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和图尔基诺斯肯公路撤出加里宁。而进攻火车站受挫的第3分队也已损失惨重,他们不得不撤出战斗,沿图尔基诺斯肯公路撤离。
上午11时,德军第36摩托化步兵师第87摩托化步兵团通过无线电报告师部,声称已击退苏军坦克所有的进攻。

此时,局势已变得越来越明了,最初所期待的胜利已化为泡影。
第1分队残存的坦克在第21坦克旅的新指挥官扎卡尤金纳(G. I. Zakalyukina/Г.И. Закалюкина)营级政委的带领下穿越德军的封锁,撤退至图尔基诺斯肯公路,在那里,他与其他分队剩余的部队会合,并组织这些部队沿着图尔基诺斯肯公路撤出加里宁地区,并进驻格里施基诺(Grishkino/Гришкино)村——未参与加里宁突袭的摩托化步兵营以及一些轻型坦克驻扎在这个村庄中,能为第1营和第2营的残部提供支援。
在接下来的2天中,德军与这些从加里宁突袭中幸存下来的坦克手们再次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已成为第3营指挥官的马科夫斯基上尉也在19日的战斗中受了重伤。
整个加里宁地区重新被德军占领,而伤痕累累的第21坦克旅也在19日正式撤出,结束了其在该地区的作战。
卢金少校的遗骸仍留在他的坦克中,德军拿走了他遗骸上的勋章与文件,甚至还将他的靴子剥下。2天后的一个晚上,当地几名目睹了这场战斗的青少年们趁着夜色将他的遗骸运走,他们将卢金重新安葬在一处小树林中并做了标记。
总的来说,10月16至 19日,第21坦克旅在加里宁的作战中损失了21辆T-34,3辆BT坦克,1辆T-60,450人阵亡。仅在17日的加里宁突袭战中,就有11辆T-34损失,35人阵亡。
根据苏军日志,在17日的加里宁突袭战中,第21坦克旅总计击毁了38辆坦克,200辆机动车辆,82辆摩托,70门火炮和迫击炮,12辆燃料运输车,至少16架当时停在机场上的飞机,对德军官兵造成重大伤亡,并捣毁了3座德军的指挥部。
之后,在冬季的几个月中,第21坦克旅仍在前线作战,直到1942年1月5日才被调入预备役。
1941年12月,在苏军的大规模反攻中,加里宁被成功夺回,而它也是首座被苏联红军从德军的手中解放的大城市。
1942年1月24日,一辆没有炮塔的坦克行进在加里宁市的街道中,坦克上放着的棺材上盖着红布,一些战斗车辆随行在这辆作为灵车的坦克之后,那天,在加里宁市列宁广场,卢金少校被正式下葬。

与卢金在同一天阵亡的阿基巴洛夫大尉则是被安葬在加里宁地区的阿辛基诺(Aksinkino/Аксинькино)村庄,人们为他树立了一座纪念碑。

在加里宁突袭战中,从一开始,形势就对第21坦克旅不利。首先,苏军最高统帅部既没有正确地告知第21坦克旅那时候仍在加里宁市区战斗的苏军部队的规模,也低估了加里宁地区德军守军的力量。其次,这支部队没有获得任何额外的援助,坦克手们唯一能够依赖的步兵只有那些一开始就搭乘在坦克上的来自第3营的步兵,他们所能获得的步兵支援极其有限。最后,按照第21坦克旅所遭遇并击毁的德军目标来看,将T-34/57投入战斗是极其不划算的一个决定,57mm火炮的定位是猎杀德军的坦克,但在这一场战斗中,苏军坦克手们所面对的是大量的德军火炮以及卡车,使用76mm的炮弹对这些目标进行杀伤显然更加有效。
总而言之,就最初的目的而言,这一次突袭并没有达成攻占加里宁的作战目标——在损失惨重而不得不撤离加里宁时,第21坦克旅所发起的这场突袭就已宣告失败。
但这场突袭也成功将加里宁地区的德军牵制住,让他们无法立即对别热茨克(Bezhetsk/Бе́жецк)或是西北方向更远的地区发动进攻。此外,德军在加里宁突袭中损失了大量的运输车辆,根据第36摩托化步兵师的记录,在与苏军坦克的交战中,该师损失了84辆卡车,21辆汽车,13辆半履带车(未搭载武器),15辆摩托车,5个野战厨房,1辆通讯车,1门轻型火炮,1门重型火炮以及8门反坦克炮。车辆的大量损失,连同当地那恶劣的解冻天气所致的泥泞难行的道路,给德军的补给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限制了德军部队的机动。
10月18日,由瓦图京指挥的一支特遣部队:包括4个步兵师,1个摩托化步兵旅,1个坦克旅,2个摩托化步兵团,对加里宁地区的德军第1装甲师和第900摩托化旅发起了一次突然的进攻,步兵第133师和第46摩托化步兵团的部分单位解放了卡利基诺(Kalikino/ Каликино)和加里宁西北方向的几个村庄,切断了加里宁城中的德军与其他单位的联系。10月19日,第8坦克旅解放了玛丽诺(Maryino/Марьино)。10月20日,步兵第185师将德军从米德米尔(Mednoye/Медное)驱除,在这三天之中,被苏军从这些定居点驱离的德军的残余部队不得不撤往加里宁。
第21坦克旅的这一次积极而勇敢的突袭,不仅为加里宁地区,也为莫斯科争取到了必要的时间来组织防御。

这些突然在德军后方出现且给德军造成重大损失的苏军坦克给德军带去了心理上打击,苏联红军用行动向德军表明他们仍未放弃抵抗,他们仍未耗尽后备力量,而所有的这一切,也预示了纳粹德国那假设红军处于彻底崩溃的边缘的雄心勃勃的征服计划将会在未来彻底落空。

Калининский рейд героев Халхин-Гола
Увидеть Калинин и уцелеть
Не рейдом единым
Нас ждёт огонь смертельный
Агибалов Михаил Павлович
Агибалов, Михаил Павлович
Лукин Михаил Алексеевич
Лукин, Михаил Алексеевич
Горобец Степан Христофорович
Горобец, Степан Христофорович
21-я танковая бригада
The Soviet 21st Tank Brigade’s Assault On Kalinin
Radey Jack & Sharp Charles,The Defense of Moscow 1941: The Northern Flank,Stackpole Books,2014
Викторович Фоменко Максим,Сражение за Калинин-Хроника нетипичной обороны,Эксмо, Яуза, 2017.
尼克拉斯·泽特林 & 安德斯·弗兰克森,王行健译,莫斯科战役1941:二战“台风”行动与德军的首次大危机,台海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