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敌3:贯穿始终的低调经济建筑——市场
大家好,本期我们继续进行游戏系统的解析,今天的主题是游戏中举足轻重,但十分低调的元素——市场(Market),如喜欢相关文章,还请关注冰鸟!

在英雄无敌系列的基本发展模式中,探索,收集资源,城建招募,继续探索是核心的游戏流程,其中早期收集的资源是否是城建当前的急需,以及金币是否能满足招募需求,是其中的核心挑战点。极端情况下,出门就看见水晶和宝石的鬼族比起路口之内只有木头石头的鬼族,门口就有三堆木头,与一堆木头都没有的城堡,两者的发展速度差距会有天壤之别。即使官方自带的随机图算法已经做的不错了,但难免还是出现初始条件迥然不同的开局环境,甚至木石都有强怪卡住也是常见的情况,鉴于英雄无敌系列的前期发展是整个游戏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如此巨大的不确定性会让游戏退化为一个纯纯的抽奖游戏,几天之内反复重开几乎会成为常态,这也不是一个经典游戏应有的水准。
因此,无论是用处广泛的金币,还是各色稀有资源,作为游戏中较为关键的发展要素,都需要“市场”这个可以交换资源的缓冲区作为平滑发展路径的工具。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市场,地下城的邪眼之柱完全有可能卡上几个月,而塔楼的法师塔简直是不可逾越的奇观,相反,人类,壁垒,要塞,据点一跃成为超一线的强族,游戏要是设计的如此僵硬那可就实属失败了,这也是市场存在的极强理由。

但从游戏设计的角度来看,前期开荒的乐趣自然还是需要一定的困难和运气,倘若市场的“资源交换”机制极为宽松,那也势必降低整体的乐趣。因此,英雄无敌3里的市场,其坑爹的交易价格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黑市”,而真正在野外出现的“黑市”(交易所),其实算是一个“良心市场”。
那我们就要说到游戏的资源基准定价机制了,虽然我们没有直接的明码标价,但却可以通过“自由职业者协会”的相对交换价格来探知系统内部设置的资源价值。

简单总结就是:稀有资源(宝石,水晶,硫磺,水银)值500金/个;普通资源(木头,石头)值250金/个;这个比例我们也可以在游戏中的各种环境中发现,例如物资仓库,要么每天获得一个稀有资源,要么获得两个普通资源;再比如英雄特长上,每天+350金币和+1稀有资源等价,这里考虑了金币的泛用性远远强于本族不太需要的资源,因此给了一定的折扣(即使如此,350金币还是强的不行)。
那我们的市场是如何定价的呢?正如下图所示,城里造出市场后,如果要靠金币来换稀有资源,则要价高达5000金一个!其它的交易也同样贵的离谱,意思就是,你想要交易标的的价格是10倍,也就是1000%基准价值,同样,当你需要卖出稀有资源换取金币时,市场上的金币的价值也上涨了十倍,原本值500金的宝石,只能换50个金币了,即你只能获得10%的基准价格,这妥妥是个极为黑心的市场。

当然,无论是从游戏设计还是背景设定的角度,明显不公平的交易也是合理的。毕竟,作为扮演一方领主的玩家,在小王国的市场里总归也算是个大户了,整个王国搜刮一番,还是缺一些宝石(一个宝石可以认为是一批宝石)给吸血鬼修宫殿,英雄去市场里采购,这巨大的买单,比起平日市场上小打小闹的平民交易,那可不是直接给市场上宝石的价格拉涨停么?何况不在这里买,也没法子变出来。即使你英雄攻防再高,手持神兵护盾,也不能直接抢不是?同理,大户要抛售水银,那自然水银的价值要跌的狗都不要的程度才足够,跌倒10%的价值还算是良心了。
于是乎,市场的第二个设定“拥有的市场越多,交易价格就越优惠”就变得合情合理了,交易方越多,市场参与主体越多,流动性也越强,交易价格也就能更向所谓的“真实价格”靠拢,当玩家攻占第二个城市并造好市场后,原先10倍的黑心价格会瞬间降低到6.7倍,虽然仍然是极不平等的交易,但也让步了不少,随着市场越来越多,黑心价格也越来越低,我们用一条曲线来展示购买资源的这种价格变化:

同理,变卖资源筹集金币也遵循类似的规律,仅有一个市场时,变卖价格仅有10%基准价格,每多一个市场,价格可以上涨5%,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购买资源的价格下降也就是每多一个市场5%涨价的反函数,意思就是玩家手上的金币价值,也是按照 "5%/每个市场" 的幅度来增长的。因此,当拥有9个市场后,变卖资源可以获得50%的价格,即一个稀有资源兑换250金,这已经是最终的价格了,市场更多,也不会带来更优惠的价格。意思就是,即使是最优的环境下,市场也只能提供2倍价格作为交易基准,不赚个100%,市场的黑心商人是宁可不交易的。
很明显,多个市场带来了极强的交易议价能力,尤其是当拥有第一个副城,造出第二个市场后,变卖资源的金币直接提高了50%,可谓是边际收益最高的提升了,但矛盾的是,最需要金币,或者最需要关键资源的前期,往往仅有一个主城,只有极为坑爹一折的交易价格,因此如何选择最优的交易时间,也极为考验玩家的决策能力。在这种环境下,野外的“交易所”无疑是极强的战略设施了,由于这货提供的价格等同于拥有五座市场,卖资源的价格能达到35%的良心价格(最高也只能50%),甚至直接招募一个英雄常驻在交易所都是划算的买卖。

对于大多数速攻种族,例如壁垒和据点,甚至前期的要塞,第二周的周一,砸锅卖铁精锐尽出,虽然各怀目的,但基本上都会将仓库里的所有资源换成金币,来尽可能扩大优势期的战果,此时,500金的“市场”就几乎成了一个必须要出的基建,除非是350英雄带队,否则在游戏的第八天,是肯定无法凑齐招募全部大精灵,全部大雕和半兽人,全部飞龙和蜥蜴勇士的金币的,市场的存在让这些对”Timing“要求严苛的种族不至于出现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情况。甚至在微操上,倘若没有市场这个资源-金币的转化渠道,前期开荒的英雄,由于每天的移动力极为宝贵,甚至都不会在不需要的散落资源上面浪费移动力,而有了市场,一堆稀有资源的散矿也约等于225金,在捉襟见肘的前期,还是值得尽快入库的。
而在中期的攀科技过程中,周末抓紧建造高级部队巢穴是常规操作,即使是缺几个稀有或几百金,由于有市场的存在,总体心中也不会慌乱。当然,作为萌新肯定遇到过到了星期日发现缺一个木头造骑士训练场,然而发现主城并未建造市场的窘境,这也表明这个经济建筑实在是低调,但完全值得在第一周在城建闲时赶紧造好。

正是由于市场在前期起到的重要战略作用,甚至超过了绝大部分产兵建筑,即使是坑爹的交易价格,也远远比完全无法交易要强太多。随着游戏进入中期,兑换资源或者变卖家产的情况没那么迫切了,是不是市场的含金量就下降了呢?其实不是的,多个市场的优惠效应还能影响宝物商店宝物的买卖,据点里自由职业者协会的交易价格,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了,以流行的组合宝物套件之一,二级武器宝物——黑魔剑为例,在仅有一个市场时,宝物商店的购买价格高达15000金,而当市场数量达到最多时,仅需要花费5000金就可以购得,在初始价格的基础上打了三折!同理,出售垃圾宝物换金币的价格也达到两倍以上的差距,这在游戏后期凑套装时可是极为强大的助力,因此打下塔楼想要疯狂购物的朋友们要管住手,还是多占领几个城再去购物比较划算。

其实,从游戏的顶层设计上,除开较为逆天的壁垒金库,如果要保证战力的持续增长,城市的税收以及扩张收益都是赶不上招募部队所需要的金币的,毕竟还有几万金一只的野生龙作为金币黑洞,游戏里金币在总是供小于求的环境下,是很难出现通货膨胀的。与之相对的,大部分资源在基建完成的后期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前期殚精竭虑搜刮的水晶宝石之流,在后期都是拿来换金币的家产而已,在满市场的情况下,一个水晶矿意味着获得250金/日的小型金矿,也正是市场的存在才让占领这些资源建筑还存在价值,并帮助王国维持巨大的军费开销,可谓是劳苦功高的老臣了。
但游戏里的交易系统还不仅仅只是作为核心的交换资源的市场,资源和战力的转化渠道——“宝物商店” 以及 军队和资源的单向渠道——“自由职业者协会”则是更为惊人的两个存在,限于篇幅,就此打住,感谢各位阅读,我是冰鸟,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