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透视 | 基层卫生服务—“健康中国”的基石

2022年11月8日,2022年红树林健康峰会在北京和深圳两地同步召开,峰会主题为“夯实中国基层健康治理基础”。围绕峰会主题,凝聚专家智慧,发布《2022年红树林健康峰会——“加强基层健康治理、夯实全民健康基石”专家共识》。
👉小卫提醒:滑到文末查看《共识》详细内容!

主题来源
在2022级考研中,基层卫生服务也是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均针对“强基层”这一主题设立了专业课题目,具体如下:
1、吉林大学2022年论述题第1题
从长期看,需要通过全面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推动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等方式逐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造血功能,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的信任度,真正推动分级诊疗的实现。论述为什么将“强基层”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
2、复旦大学2022年问答题第4题
强基层有哪些措施?
如果把健康中国建设看作是一项筑塔的工程,那么基层卫生服务就是保证所有工程顺利进行的塔基,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接下来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基层,一起来复习相关知识吧!


背景
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召开,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health for all by year 2000,HFA/2000)”的全球战略目标,旨在促进各国采取行之有效的社会卫生策略,从而平衡卫生资源分配,缩小卫生保健存在的差距,最终使得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其重点在于使发展中国家人人都能获得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1]。
为了促进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UNICEF)在1978年召开了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了著名的《阿拉木图宣言》,提出: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PHC)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和关键[2]。
此后,世界各国开始大力发展初级卫生保健,通过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等促进人群健康,如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健康服务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卫生事业,逐步建立起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城市两级医疗服务体系,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起就近居民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随着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新医改所提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也在逐步实现,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得到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1 — 基层卫生服务
基层卫生服务以满足群众需求、保护人民健康为出发点,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卫生服务,在城市以社区为单位,在农村以乡镇、行政村为单位,具有较好的地理可及性[2]。
在《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是: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和疑难重症病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部(所)和军队基层卫生机构等[3]。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而是由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即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即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共同构成的[2],在答题时不要忽略农村卫生服务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2 — 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GP),又称家庭医师或家庭医生,是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接受全科医学的专门训练,着重于解决社区中的常见健康问题,为个人及其家庭提供协调性的医疗保健服务[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健康因素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也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新要求。
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的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4]。

真题透视
1、真题复现
**吉林大学2022年论述题第1题
从长期看,需要通过全面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推动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等方式逐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造血功能,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的信任度,真正推动分级诊疗的实现。论述为什么将“强基层”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
2、答题思路
首先看问题,如果问“为什么”,回答重点就是其意义和重要性,为了增强答案的结构性和完整性,在意义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可简要说明概念,但不能喧宾夺主。此外,题目中给出了非常重要的三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科医生和分级诊疗,因此答案不要忽视围绕关键点。
3、参考答案
我国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是由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共同构成的,功能定位是以满足群众需求、保护人民健康为出发点,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一体化的卫生服务。
新医改的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将“强基层”,即加强我国基层卫生服务建设作为重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5]:
1、基层卫生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基层卫生服务具有较好的地理可及性,覆盖人群范围广,可以提供多样化卫生服务,可以快速响应居民基本的卫生服务需求,“强基层”有助于城乡居民的全覆盖。
2、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有助于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大多在基层,但卫生资源配置却较多在大型医疗机构、县级医院等,通过“强基层”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分级诊疗引导居民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流动,有助于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3、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有助于促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抑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通过鼓励参保居民与所在辖区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引导居民就近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通过家庭医生诊断和双向转诊,帮助参保和签约居民合理利用医疗服务,从而节约费用。
4、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有助于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家庭医生等基层卫生服务项目是以个体及其家庭为中心的,更易于实施三级预防中的病因预防和“三早”预防,此外将居民健康状况纳入健康管理中,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不仅有助于提升居民参与度和信任度,也有助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5、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有助于卫生事业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群的健康理念和健康需求也在变化,通过基层卫生服务的体制机制创新,灵活调整,可以提供适宜的卫生服务,有助于新理念、模式的快速推行,即增强“造血”功能,使基层卫生服务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真题透视
1、真题复现
**复旦大学2022年问答题第4题
强基层有哪些措施?
2、答题思路
这道题目为简答题,按照题目要求答出加强基层卫生服务的措施并简要说明即可,可以从农村、城市两个方面着手作答。
3、参考答案
强基层即加强我国基层卫生服务建设,包括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和城市基层卫生服务两个方面,具体措施如下[2]:
一、在农村:
1、整合农村卫生资源。一方面是解决总量不足的问题,通过加大各方面投入、城乡对口支援、政策支持引导投资等措施统筹城乡卫生资源,从而增加农村卫生资源总量;另一方面是改善分布不均的问题,以人群健康需求为导向,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合理调整乡镇卫生院的规划布局,进行合作经营、改制等,提高资源利用率。
2、改革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服务人口、服务项目等核定工作人员,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如院长公开招聘、人员竞聘、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等,此外应着力提高乡村医生收入水平。
3、探索多种办医形式。打破部门和所有制界限,通过集团式医联体、多元化投资等方式拓宽办医途径,鼓励社会和个体举办农村卫生机构。
4、规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项目。依据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的功能定位制定服务项目,合理制定服务价格,从而控制卫生费用不合理增长,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卫生服务。
5、建立稳定的农村卫生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对农村卫生工作的投入应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保障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落实。
二、在城市: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和管理。健全服务网络,根据服务人口和半径设置机构、核定人员;鼓励社会办医,满足居民多样化健康需求;改善卫生机构环境,加强房屋和设施设备的建设和更新。
2、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并的诊治能力;加强中医药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能力;根据居民需求发展康复、理疗、养老等服务项目。
3、加强联动机制建设。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通过组建医联体、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等方式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4、转变卫生服务模式。完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执业注册,推行家庭签约服务,推进医养结合等,从而满足居民多层次卫生服务需求。

小卫点睛
课本定位
《卫生事业管理学》
梁万年主编
第十三章 基层卫生服务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学》
张亮,胡志主编
第十四章 社区健康服务管理
第十七章 卫生服务整合管理
《社会医学》
龚幼龙,严非主编
第十三章 社会卫生策略
第十五章 社区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龚幼龙, 严非. 社会医学.第3版[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2] 梁万年. 卫生事业管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30/content_9560.htm.
2015-03-30[引用日期2022-01-12]
[4]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 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zwgk/2011-07/07/content_1901099.htm. 2011-07-07[引用日期2022-01-12]
[5] 张亮. 卫生事业管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合作作者
小布老师
复旦大学 公共卫生硕士
卫灿公卫研习社 教研组

一图读懂《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