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知识分享六

2023-07-21 20:30 作者:汉硕考研大然然  | 我要投稿


秦汉部分二

《李将军列传》文章内容

1. 《李将军列传》中,对李广说“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的是(霸陵尉);称李广为“汉之飞将军”的是(匈奴);向汉景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的人是(公孙昆邪);“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远甚”,然而“为列侯,位至三公”的是(李蔡)。

2. 《李将军列传》记录李广为将时期的有(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

《苏武传》 文章内容 

1.  派遣苏武出使匈奴的皇帝是(汉武帝);苏武北海牧羊,啮雪吞毡之时,曾给其衣食帮助的是(於靬王);受卫律举剑威胁而投降匈奴的是(张胜);班固《苏武传》中提到的人物有(李陵、卫律、虞常)。

2. “雁足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苏武传》中,“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的是(常惠);为汉使设计求得苏武的是(常惠)。

3. 《苏武传》人物语言中,苏武斥责卫律的有(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 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4. 《苏武传》人物语言中,出自苏武之口的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匈奴之祸,从我 始矣。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苏武传》 文章详解

5. 试比较卫律、李陵二人思想情感的差异:卫律卖国求荣,自鸣得意,在劝降时以剑、以言语相逼, 遭到苏武严斥。李陵计较个人恩怨,投降匈奴,以老朋友叙旧的方式企图从感情上软化苏武,遭到苏武严词拒绝。

6. 试分析班固《苏武传》的对比手法:(1)苏武与张胜对比,衬托苏武的深明大义、富于骨气,及临事不惧、对国家高度负责;(2)与卫律对比,以卫律的卖国求荣突出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3) 与李陵对比,李陵计较个人恩怨,苏武则一心一意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李陵自己前后的言行也构成了对比。这些对比都有利于表现苏武的高风亮节。

7. 《苏武传》一文在详略处理上的特点、作用:(1)详叙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的曲折经历,略叙回国以后的事迹。(2)详写匈奴方面劝降、逼降和苏武的拒降,略写苏武在匈奴娶胡妇生子的事情。 (3)这都有利于突出其爱国主义精神。 

《十五从军征》作者简介

1. 汉乐府的基本艺术特征是(擅长叙事);基本艺术特色之一是(多采用杂言和五言)。

2. 汉代民间首创的诗歌形式是(五言诗)。

3. 保留了大量汉乐府民歌的《乐府诗集》编成于(宋代)。

《古诗为焦 仲卿妻作(并序)》 诗歌内容

1.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故事发生在(东汉建安年间)。

2.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刘兰芝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3. 其说话的对象是(小姑)。“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里刘兰芝讲话的对象是(焦母)。“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这里所写刘兰芝行为发生的时间是(被焦母驱遣时)。

4.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 义郎体,其往欲何云?”说这段话的是(刘兄)。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 注释

5.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以“焦仲卿妻”为题收录此诗的是(《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在《乐府诗集》中收录于(杂曲歌辞)。

6.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中,“交语”的意思是(传话给下人)。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 诗歌详解

7.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悲剧故事中,属于性格方面的因素是(刘兰芝外柔内刚,焦仲卿懦弱无能)。 围绕刘焦两家的家庭矛盾冲突线索展开的事件是(兰芝拒婚,焦仲卿与母告别)。

8. 以《孔雀东南飞》“兰芝辞别”一段为例,简述刘兰芝的性格特征:(1)坚强、持重、自尊,所以自请遣归;(2)不卑不亢、有教养,辞别时还牵挂婆婆和小姑;(3)与仲卿话别,表现了深厚的恋情。

9. 论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结构特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叙事采用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 结构缜密紧凑。第一条线索围绕刘焦两家的家庭矛盾冲突展开,仲卿求母、兰芝辞婆、兰芝拒婚、 仲卿别母,展现了人物间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第二条线索围绕兰芝与仲卿之间的爱情铺展。仲卿求母失败后,与兰芝的临别,反映了两人浓厚深切的恋情;兰芝辞别婆婆后,与仲卿的话别,抒写了他们真挚坚定的感情;兰芝拒婚后,与仲卿的诀别,刻画了他们生死相依的爱情。这两条线索交替发展,完成了故事的叙述及人物命运的展开。

《行行重行行》作者简介

1. 被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的是(古诗十九首),作于(东汉)。

2. 《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萧统《文选》/《昭明文选》),《行行重行行》出自(古诗十九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知识分享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