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灾后心理救援,你需要了解这些
现代社会,心理健康一直是至关重要的话题,而灾难后的心理救助也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那么,我们如何在尊重当事人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人性化的支持和帮助?
NO.01 关于灾难后的心理救援 在灾难发生后,灾后心理重建的工作至关重要。及时的心理介入可以帮助危机个体正确的认知灾难,帮助个体从客观、理智的角度面对现实,让灾后的人民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
灾后心理创伤影响的人很广泛,除了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朋友,救援人员、目击者、记者等都有可能在灾后强烈的冲击,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当人在面对重大灾害时,甚至是亲眼目睹这些悲剧时,面对生命的离去,我们会感到无助,也很无力,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导致个体出现应激反应,焦虑、恐惧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会严重损坏人们的认知功能,一旦处理不当,就会使问题更加严重,有可能发展为长期的心理疾病。
NO.02 灾后常见反应 灾后心理创伤可以分为5个阶段
①抗议阶段
灾害的突发性会让个体因为巨大的恐惧感而感到有些不知所措,面对危险时,会用本能反应来应对。
②拒绝回应阶段灾难发生后,会有部分人在一段时间内对灾难的经历持有怀疑的态度,拒绝承认灾难的发生。
③侵入阶段此阶段的侵入性症状会使得个体陷入痛苦且麻木的状态,例如在脑海里反复重演的灾难现场、无数个交杂闪现的片段等等。
④情绪和身体感受阶段在这个阶段。受灾后的个体会在生理、心理、情绪上产生负面反应,例如眩晕、精神恍惚、悲伤愤怒。
⑤解决或症状严重阶段在一段时间后,灾后的个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调节、或者由身边的人帮助走出困境,若是无法调节情况,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援助。
灾后心理创伤常见反应
①生理层面:疲倦、眩晕、恶心、发抖、呼吸困难、喉咙及胸部梗塞、反胃、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头晕眼花、消化功能紊乱等。
②心理层面:神情恍惚、不知所措、精神持续紧张处于戒备状态、陷入沉默或变得冲动、自我责备、一蹶不振。
③情绪层面:强迫性重复创伤回忆、恐惧、担心、无助、悲伤、内疚、愤怒、思念、容易受惊。
NO.03 我们可以做什么 ①陪伴
在灾难后,在恐惧面前,比起安慰的话,陪伴对于当事人来说更加重要,不当的安慰话语反而会加深当事人的恐惧和焦虑,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愈加严重。
②倾听让当事人将内心深处的负面感受全部宣泄出来,有利于让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宣泄过后,当事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释放压力的作用。
③关怀当事人在突发灾难过后,对他们的关怀和理解十分重要,不需要过多安慰的话语,关怀这才是他们在恐惧和焦虑面前最需要的。
④理解如果不能感同身受,那就让当事人感受到你是的接纳和理解,让他感受到有人是能让他依靠的,让他知道他可以放声大哭。
⑤接受专业咨询
当需要心理介入或无法进行自我疏导,也无法依靠亲朋好友走出困境时,要及时寻找帮助,以免当事人的情况越来越危险。
希望每个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也希望在大家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及时寻求帮助、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将自己带出困境,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