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清美考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初试真题解析与备考建议

2022-12-29 13:25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图片

考题复原

图片
图片

试题概览(1)考题变化

今年是清华美院考题变革较为重大的一年,考题编号是520专业设计基础。相较于19年的三重“惊喜”(素描、抽象画、鸟类保护区/博物馆)至今,已经出现了大体两类:一是素描+抽象画/草图方案+专业快题(2019年“朱鹮、2021“中西方文明对话”“传统与现代”);二是概念性的设计与文化观念,以专业快题为主,区别为2张A2与1张A2的图纸量要求。(2020年“大道至简、少即是多”、2023年“共生”“师法自然”)。

图片
图片
图片

整体上看,初试题目回避了时下热点,趋于稳中求变,较为宽泛。要求上仅仅依据图文进行设计创作,对场地、功能、受众人群及设计表达形式等都没有明确限制,给予了考生较大的自我展现空间和灵活度,考生可以根据题目选用自己较熟悉的空间和擅长的方法表现,图面饱满,方案合理,有设计亮点即可。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考试的重点向方案表达和设计思维陈述这两方面偏移,相较于早年的“千篇一律”、效果图“一统天下”,考试回归到设计本身,更加注重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审美、概括、抽象思考能力,这也是考试考查设计类学生的本质所在。这种变化和现状,和我们一贯强调的重视基础、夯实根基、融汇变通、灵活运用、活学活用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2)考察重点

 今年考题从以往的3小时2张A2,减少成1张A2,极大的减少了完成度的压力,但是对于卷面输出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随着这几年的考题变革,清华美院环艺专业的考察重点已经从早年的制图规范,图纸完整(这些仍然是基础,不是不重要)等变化到考生对于解题、扣题、设计思路和重点的突出。这无疑预示着考生练习的重点,要从模板套路、图面效果等转移到对于设计理论的积累、设计案例的分析、设计方案的深化、设计亮点的推导等设计本质问题上去。不以图纸数量和幅面大小为判断标准,更加重视专业的设计的质量和输出,画得更少,但是需要你画的更好。


图片

试题解析与教学复盘

学硕考试中的“师法自然”,大抵是从唐代画家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理解而来,同时也是设计史上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重要理论观点。这八个字,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艺术美学的纲领性命题,也反映了清华美院考题对于传统艺术观的重视。

而专硕的考题“共生”,则是更加宽泛的,没有限定的语境与要求,但同时会极大程度上反映考生自身的专业水准。三个草图方案的绘制,反映的是基本的发散思维,不拘泥于一类设计范畴,是很轻松可以完成的。从解题的角度来看,今年的题目是“较为抽象的概念”,那么解题应该有如下几步: 

图片

“共生交融”为题的 前期练习作业稿(1)分析词性:

把一个题目换一种看待的方式。名词、动词、形容词都会带给你对原有想法的重构,则进一步引发你新的设计创意。“师法自然”如果看成一个结论性的名词,那么你的解题点可以落在设计内容与自然的关系、或者自然如何体现在你对于空间与功能的构建上,是一种结果的设计。但如果将“师法自然”看做动词,则设计重点将落在“师”与“法”上,“法”是一种自然的价值、是自然中蕴含的设计含义;而“师”则是你设计快题的策略,是一种方法,基于自然价值重构当前某类空间的手段。“共生”一题也是一样的道理。作为名词,可以是文化与科技、中西方、自然与生活等二元性的和谐;作为动词,可以是以科技为手段,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共生共融;可以是构筑手段,促进新老建筑之间的活化共生等等。而作为形容词,又可以是共生后的产物,对于当前现状有更好的创新。

图片

(2)梳理框架:

经过分析关键词后,那么你的快题将会至少有两到三条核心的设计逻辑,进而下一步分化细化深化,形成一套完整的分析解决过程,是高分的必经之路。问题的提出、人群差异分析、需求分化、场地与空间现状等是基础,在此之上继续分析意象引入、空间重构、人群体验,最后是产出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轴测图等结果。无论是“师法自然”还是“共生”,抓住二元概念的对立矛盾和分析后的解决手段是十分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考题框架中,设计逻辑的分析是最重要的,并且要时刻通过对设计亮点的诠释回应来扣题。

(3)表达方式:

当有了一定设计逻辑和框架后,思考使用平面图、轴测、剖透视等不同的表达方式,是下一步需要做的。这一步所遵循的逻辑是,切勿“舍本逐末”,导致形式大于内容,弱化了设计本质上对于题目的解答。在“共生”等二元性题目中,排版形式就可以选择带有割裂的、对比的左右版面或者交叉版面,而设计的主体则作为共生的结果,处于中间位置,诠释对于解决问题后的和谐结果。要用形式语言更加强调你的设计逻辑与亮点,才是形式与内容的最好搭配。另外,要在设计的每一部分,有清晰合理的小标题,它会起到时刻提醒自己也暗示老师你在扣题的作用,并且会使得设计逻辑更加完整自洽。

图片
图片

 纵观全年的课程设计与安排,我们在春季、暑假前期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对于基本的设计概念、制图规范、表达效果、工具规范、解题切入有了系统的训练和掌握,在国庆班、高分班、冲刺班等后期课程中注重实际解题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后期,我们以10多道专题训练的方式,以贴近考题要求的命题风格,从文化和宏观概念角度入手,帮助大家提高的实际答题设计能力,训练大家的解题思维和转化能力、表达能力。相信经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和课程,让大家具备了拿下高分的本领,完全有理由相信大家卓越的表现,等待大家的好消息!


图片

备考建议(1)专业学习的积累和训练

经过几年的变革浮沉,清华美院的考研真题都在向我们很清晰的表达信号:套路、模板等只能救一时,想在考场上冷静应对、逻辑清晰地做出高分快题,首先需要的就是过硬的专业知识。一方面是对于专业书籍的阅读,大量的训练和积累,除了基本的考试范畴,应有“格物致知”的自学精神,抓住一个点,发现一条线,构建一个面、形成一个体系,才是真在的加深专业知识的沉淀。另一方面是对于已有的设计案例、竞赛方案等反思与重构。无论是普利兹克得主们的设计还是国内外各类专业竞赛的作品,其都有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学习其处理问题的长处亮点,反思局限性进行拓展,不断地训练自己的思考方式,才是最根本的设计积累。

图片

(2)学科交叉不同领域的涉猎 考研学习是是不断汲取的过程,而养分则不应该独源一处。交叉学科的学习和理论思维,是当前对于设计类研究生基本的要求。换一个角度,多一个方向,会对你原本的设计内容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容易产出极具创新的设计方案。广泛涉猎不拘一格,锻炼发散思维多关注视传、科普、数媒、科技、美学等多元化信息。平面设计可以带给你对于色彩关系和排版布局的新思考展示设计可以带给你对动线与交互的新理解科学与美学的浸染可以提升设计方案的整体层次。且快题学习和理论学习本就是同源,丰富的理论基础,也是高分方案的应有之义。《HOUSEVISION》系列、《设计心理学》系列、《建筑师的20岁》、《美学》等都可以是学习之余的枕边读物。

图片

(3)准备抄绘小本

 好的设计节点,构图,单体,效果图等,都要随时抄绘下来。很多时候看过的不等于你会的,唯有经过绘画转译后,才会是自己随时取用的素材。本子的挑选有二点建议:1.尺寸为B5、B6大小,便携易绘,更容易产生成就感,让你坚持下去每天一幅;2.选择网格本而非纯白,虽然抄绘相对随意,但网格的存在,会让你对大体尺度和构筑关系有潜移默化的关注。

图片


“路漫漫其修远兮”考研之旅定然坎坷,但勿忘初心,求真求学一定会有一个满意的答复,预祝大家顺利上岸!

梦清环境艺术设计教研组2022年12月27日 于北京












2023年清美考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初试真题解析与备考建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