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94杂志分享 马景涛的情感世界 电影画刊

2022-10-03 11:25 作者:west007  | 我要投稿

1994年电影画刊

图片来自上海马迷Abbie

台湾影视明星马景涛出演的剧作不算太多,却部部走红,他的表演激情投入,给人的印象极为深刻。透过这颗耀眼新星的晶莹之光,追溯他的从艺历程,我们看到了他为此所付出的常人难以想到的辛苦劳碌和沉重代价,体验到他对演艺事业如痴如醉的执着追求和坚持不懈地艰难奋斗,感受到他心灵深处的歉疚,寂寞,和缺憾………
心中留下了太多的歉疚与缺憾

1994年的暮春四月,古城西安。
城内一家正在营业的超级商场,身着普通休闲装游览购物的马景涛被人认出,店员,顾客纷纷围拢而来,霎时间,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保安人员不得不赶来维持秩序。当拨开人群,看到马景涛时,保安人员也暂时忘却了驱散人群而请他签名留念。跟马景涛一块出游的几名台湾演员事后跟他开玩笑说:“我们以后再不和你上街了。” 马景涛感慨地说:“没想到在大陆跟台北一样,不敢轻易地出门上街了。”
近郊雁塔侧畔的曲江春晓园,马景涛坐在湖边的石凳上,在进行拍摄前的化妆。正在园内复课的大学生走上前来要求签名;一拨儿游玩的女青年要求合影;一群春游的小学生拥了上来,有新发现地手指着他高喊:“肃顺!”(《戏说慈禧》),“张长贵!”(《春去春又回》)……
远郊杜曲桃溪堡《人面桃花》拍摄现场。妍红的桃树下,马景涛身着剧中角色的古装白色绣袍,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围观的农村青年男女不显陌生地交头接耳地谈论起他演过的角色:“他演过《雪珂》里刘雪华的丈夫!” “他就是《意乱情迷》里的小叔子!”……
置身于这些动人场景中的首次来西安的马景涛兴奋地说:“想不到这么多人看了我几乎全部的电视剧,想不到大陆有这么多热情的观众认得我,想不到我演的电视剧在大陆这样受欢迎!我真是很感动,很开心!”马景涛一米八一的高挑个头,鼻梁挺直,长得帅气,深邃有神的双眸中,透出一种机敏与豪气。他不厌其烦地一一满足影迷签名,合影的要求,间或简短地回答着他们的问题。

马景涛的这次西安之行,是应邀参加由陕西电视台和台湾永真电视电影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十集电视连续剧《人面桃花》的拍摄的。我国唐代诗人崔护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部电视剧就是依据这句唐诗演绎出的一段美丽哀婉的爱情故事。马景涛在此剧中饰男主角崔护。因为剧中的故事情节是以那争奇斗艳,笑迎春风的桃花为自然背景和展开的,所以许多镜头必须赶在桃花盛开的时候抢拍下来,马景涛4月16日到达西安时,该剧已经开拍多日了。

“别的演员4月6日就到了,你怎么来迟了?“当我冒昧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之后,原以为可能是拍戏、作秀等事难以抽身所致,他的回答却出乎我之所料:“4月5号清明节那天,我的父亲过世了……” 喃喃低沉的语调中透露着惆怅与伤感。原来,他是在不得不料理完丧事以后,匆匆赶来西安外景地的。这时,我看到一抹阴翳掠过他的眸子,他是在极力压抑着失去亲人的悲痛,许多难以抹去的对亲人的回忆依然萦绕在他的心头。在他的人生之路中,父母养育了他,又无时无刻地不再关怀着他的成长。是父亲执意送他读书,让他去国外留学,进修表演,开拓视野,打下日后事业发展的基础;是父亲带领着他,第一次踏上了辽阔的中华大地,回到了祖籍辽宁省绥中县探亲寻根,看望爷爷,激发起他对祖辈繁衍生息的自己家乡的眷恋和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豪迈情怀。如今,正在他事业有成,应该回报亲人养育之恩的时候,父亲却离他而去,92岁的爷爷也在今年刚刚过世。
“听说你的婚姻也在最近遭受了挫折?”不料,我的询问,却更深地触及了他心中的隐痛:“爷爷,父亲去世,她又走了,我确实很难过,他们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 他的哀痛之中,充溢着的是深深的怀念。
马景涛坦诚地谈起自己的婚变,心中的孤独与伤感顿时倾泻而出,他说:“我与妻子结婚三年,其中两年半的时间在大陆拍戏。妻子在家哺养婴儿、操持家务、全力支持我专心拍戏。我的戏演得成功,是她为我付出了很多。三年时间里,我们极少见面,离多聚少,几乎让她的感情世界成为空白。她需要安定正常的家庭生活,我却不能给她。她应该追寻自己所应该得到的生活。对于她的离开,我没有怨言,只有愧疚。直到现在,我还在期待有破镜重圆的一天,重新建立甜蜜的家庭生活,以弥补我所造成的种种缺憾。”
妻子离他而去了,留下了3岁的女儿和他心中那难以排解的落寞。他把爱和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我的女儿好可爱哟!” 他对我说,疼爱之情溢于言表,但他仍然离不开自己所钟爱的影视事业,仍然抵挡不住好戏的“诱惑”,仍然是在短暂的休息和跟亲人相聚之后又要远离家园投入拍片,仍然得把女儿留在台北家中而难以尽到自己做父亲的责任。他带着诸多缺憾,抑制着难言的哀痛来到西安,又一次投入到他所痴迷的艺术创作之中。

心中的艺术化解了太多的辛苦和忙碌
马景涛对大陆有着难言难解的情结。这里不仅有他祖辈生活着的家乡,更有他艺术才能得以充分施展的广阔天地。除过那次回辽宁老家不算,粗略而计这次已经是他第六次来大陆拍戏了。从1990年至今,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有两年多待在大陆拍戏。
近年来,台湾不少电视连续剧选择以辽阔的大陆为背景拍摄。一些演员返台后,视大陆为畏途,不愿再来拍戏。其中有的是经不住气候剧变的折腾;有的是难以忍耐长时间的相思之苦的折磨;有的是适应不了生活的不便,叫嚷:“苦不堪言。” 三年多来,马景涛却是一次又一次地默默地前往大陆拍戏。这其中,他所经历的奔波,劳碌与辛苦是可想而知了。
马景涛第一次赴大陆拍戏,是到承德拍《雪珂》。从1990年夏末秋初拍到12月,历时四个月。《雪珂》是琼瑶的作品,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情节集中在雪珂(刘雪华饰)以格格之尊与奶妈之子顾亚蒙(张佩华饰)私定终身,又被逼嫁于罗志刚(马景涛饰)的三角感情中的种种扣人心弦的磨难与感情冲撞。他回忆这次拍摄时说:“先坐飞机到北京后,又搭了四个小时的汽车奔走在山路中,最后才到达外景地,跟打仗似的。在台湾拍这类戏,多是棚内搭景。来到古色古香的避暑山庄,置身自然景色之中,令人豁然开朗,一种怀旧情绪油然而生,表演起来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一次到大陆拍戏,对我印象极为深刻,也万万没想到以后陆续又来大陆拍戏。”

第二次赴大陆拍戏,是到扬州拍《青青河边草》,从1991年夏天到冬季,历时8个月。《青青河边草》是以民初为时代背景,展示大学生何世纬(马景涛饰)路遇青青(岳翎饰)和小草(金铭饰),后与青青谱出恋情的曲折故事。马景涛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夏天在石涛故居拍戏时,大水已经漫及膝盖,闲情迭生;这年冬天又恰逢罕见的大雪,雪深处达一尺多,猛然动得人招架不住。这次拍戏时,他的妻子以怀孕之身留在台北,远隔两地,爱莫能助,只能借助电话联络,为此竟付出二十万台币的个人电话费。

第三次赴大陆拍戏,是1992年到北京拍《戏说慈禧》和《梅花烙》,一共拍了7个月。先是《戏说慈禧》,马景涛演肃顺,6月份上戏,拍了3个月。紧接着拍《梅花烙》,9月在北京曹雪芹故居开镜,他又一口气拍了4个月。《梅花烙》是琼瑶的系列电视剧《梅花三弄》中的第一部,马景涛在剧中扮演贵族公子皓祯。《梅花三弄》叙述的是一个跨越清代、民初以至近代的故事,以凄美动人的爱情、感人肺腑的亲情为主线,依次分为《梅花烙》、《鬼丈夫》、《水云间》三部,每部二十集,内容都与梅花有关,故称《梅花三弄》。

第四次到大陆拍戏,是1993年3月到8月,在杭州拍《水云间》,他演一位穷困潦倒、安贫达观的青年画家。拍戏的5个月时间里,苦头也没少吃。西湖附近蛇多,有时甚至窜到马路上,怕蛇的马景涛自然少不得担惊受怕。

第五次到大陆拍戏,是1993年8月以后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附近的康西草原等地拍《倚天屠龙记》。这是部武侠大戏,以宏大的场面和高超的技艺取胜。亏得他曾经练过跆拳、学过骑马、走拳弄剑、飞骑驰骋可以不用替身,但却身经了不少惊险场面。这部电视剧直到今年3月份才全部杀青,台湾已经播映。

第六次到大陆拍戏,就是这次4月份的西安之行,历时也得两个月。由于接连不断的阴雨,为了赶拍桃花镜头,遇雨稍停,不等田间地干剧组即插空抢拍。两次到拍摄现场,看到马景涛晴天却脚蹬雨靴,感到奇怪。他解释说:“这几天抢拍,真怕地面泥泞脚陷进去。”

回顾起来,马景涛感受深刻的是,每一次到大陆拍片,都是需要具备相当大的毅力。“我本可以在台湾接戏、作秀、赚钱不会少,生活也安逸,但都推掉了。我太痴迷拍戏了。我还要走很长的路,事业要发展。只要戏好,我觉得吃点苦无所谓。”马景涛坦诚地敞开了自己的心扉,“我所接拍的戏,角色类型都不重复。接戏后,一心想着拍好,全身心地投入,也忘了劳苦。戏拍成以后,看到观众很喜欢,我很开心。”是啊!分明是心中的艺术,化解了他那太多的辛苦和劳碌。

心中充溢着对师友的由衷感谢

马景涛成功了。他深深感到,这成功的取得,靠艰苦奋斗,靠亲友支持,还有自己对机遇的把握。他说:“拍戏刚起步时没有选择的余地,机会来时要把握;现在可以选择,开始主动去争取。”

马景涛1962年生于台湾,他说:“我从小性格内向害羞,万万没想到会演戏。亲友、同学很难把今天的我和少年时代的我连系起来,妈妈到现在还难以相信,我是个演员。”

起初,马景涛从台湾世界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注:即现在的世新大学广电系)毕业,考上电视台副导播,想做一名幕后的编导人员,跟表演完全是两码事。在电视台实习的一段时间里,他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不时有人问起:“这小伙是谁?”于是拍戏临时缺人拉他顶个角色,后来就开始找他拍戏。以后,他到英国伦敦艺术学院进修了一年表演课程,又回到台湾发展。他说:“当演员对我是一个再教育,好像注定我该吃这碗饭,感谢这一职业改变了我的性格。”

回顾演艺生涯走出的每一步,马景涛总忘不了那些对自己有知遇之情的良师诤友。他说:“在我的从艺道路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陈耀圻导演。”那时,他刚从英国回到台湾,决心重新开始自己的演艺事业。为了推销自己,他把过去的演出剪辑成一卷录相带,附上自己的履历资料,寄给自己知道的电视制作人和导演,这时陈耀圻正拍电影《晚春情事》,已经选定了正在走红的陆小芬担任女主角,而男主角尚未选定。陈耀圻看了他的录相带,发现他的潜质,大胆起用了当时还未出名的马景涛担任男主角,与陆小芬配戏。马景涛非常珍惜这一次难得的机会,下了许多演员难以做到的工夫。为了能达到与陆小芬配戏默契,他风雨无阻地到陆小芬常去的健身俱乐部,观察陆小芬的一举一动。为了达到剧中角色所具备的壮实体格,他除每天健身外,还要到翡翠湾晒太阳。当导演看到他晒黑了的健壮模样时,对他为创造角色所付出的坚强毅力惊叹不已。

马景涛在此以后,还陆续接拍了《感恩岁月》、《水袖》、《明月几时圆》等影片。《感恩岁月》是以台湾一位有名的棒球运动员父子为原型的。马景涛演的这位棒球运动员是左手打球。为了真实再现人物原型,他专门练会了左手打棒球。

回顾自己演艺事业的发展,马景涛更念念不忘杨佩佩与琼瑶这两位台湾最著名的影视制作人对自己的提携之恩。

《晚春情事》是部艺术片,虽未引起很大轰动,但马景涛却被杨佩佩一眼相中,起用他在电视剧《春去春又回》中扮演坏入骨髓的张长贵。在这部电视剧中,马景涛牢牢把握住了人物性格发展的脉络和感情起伏,演得真实而不脸谱化,使人们对这个角色不能不恨之入骨。他因此而获金钟奖男主角奖。由于他入木三分的表演,在该剧播放后,台湾黑道人物竟打电话到电视台警告他。马景涛说:“这部电视剧我很喜欢,它是我演艺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最近,马景涛又在杨佩佩制作的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扮演张翠山和张无忌父子。这部金庸的作品,曾反复多次被搬上荧屏,台湾拍过刘德凯主演的电视剧,香港拍过郑少秋、梁朝伟主演的电视剧,最近李连杰又拍成了电影。人们普遍认为,凡当过《倚天屠龙记》主角的必定是红小生。这次杨佩佩制作的电视剧《倚天屠龙记》由马景涛、叶童、周海媚联袂出演,播映后收视率扶摇直上。马景涛说:“这部戏拍得很精致,有很多高难度场面,惊险特技和曲折细腻的感情戏。”他感谢杨佩佩又一次给了自己展示风采的机遇。

马景涛被琼瑶看中起用时拍《雪珂》。琼瑶是看了他在《春去春又回》中的表演而认定要由他演《雪珂》中的罗志刚的。马景涛不愿把自己定型在反派角色上,经琼瑶四度相邀而后出演。事后,他才知道,琼瑶的戏是有许多个人眼巴巴想上的。以后,他又连续出演了琼瑶的《青青河边草》、《梅花烙》、《水云间》,被观众称做了“秦汉的接班人”。“台湾传说,我与琼瑶签了约,实际不是,这是一种默契。琼瑶对我的这种信任、扶持和关怀,我是打心眼里感激的。”马景涛深情地说。

当马景涛在自己的演艺事业得到辉煌发展的时候,对于跟自己亲密合作的很多演员也是难以忘怀的。在《春去春又回》中,他有幸与刘松仁合作,他说:“刘松仁就像大哥一样照顾我,教我很多演戏方面的经验。他是一个很棒的演员,希望再有机会和他合作。”在拍摄《倚天屠龙记》中,他和叶童配合默契,认为叶童是一个很敬业的演员。总之,在他的心中存留着那么多合作中建立起来的亲密友好情谊。“我觉得蛮幸运,遇到了这么多好的导演、制作人、演员……”他久久沉浸在这些美好的回忆中。

马景涛拍完电视剧《人面桃花》以后,要接拍两部电影:一部是李安导演的《袋鼠男人》,一部是尹琪的《在那陌生的城市》。他认为《春去春又回》、《雪珂》、《青青河边草》、《梅花烙》、《水云间》、《倚天屠龙记》这六部电视剧可以算作他的荧屏代表作。有了这个成功的基础,他还要向大银幕冲刺。他仍然喜欢电影,期盼着能在影坛走出新天地。

当然,他还要拍电视剧。今年,他要出演两部杨佩佩和琼瑶的电视剧,还要出版首张个人的专辑唱片。他在向着新的目标不歇气地奋进。

来自1994年杂志


1994杂志分享 马景涛的情感世界 电影画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