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干预性研究方案撰写模板

2023-03-21 15:49 作者:临床科研小病房  | 我要投稿

方案模板使用说明

1. 此方案模版是为研究者撰写方案提供的参考, 使用时请注意涵盖黑体字中的主要方面。

2. 不鼓励照搬此模版中的原文,此模版中的内容并不是所有的方面都适用于您的研究。请根据自己研究的特点撰写;

3. 在排版时请注意将方案的封面单独列为一页

(以下为方案封面页)

 

干预性研究方案模板

 

项目名称(中文)(请填写项目名称中文)

项目名称(英文)(如有,请填写项目名称英文;如不涉及请删除此项)

 

 

研究单位:(请填写单位名称,如果多中心研究,则列出所有单位并注明组长单位和参加单位;如果仅在我院开展的则此项填写为“XX大学附属XX医院“)

研究负责人:(请填写本院负责人名字,在方案定稿后,研究负责人需在其打印名字后签署姓名和日期)

 

 一、前言

1.1研究背景

描述研究问题,说明进行试验的理由,以及对照组选择的解释。

1.2受益/风险评价

二、研究目的

2.1 研究目的

主要目的:

次要目的:

推荐一个研究尽量解决一个问题。如: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与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比较,评估###对于经非甾体类止痛药物治疗疗效欠佳而需要阿片类药物控制疼痛的中度至重度肌肉骨骼源性疼痛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2 研究终点(或评价指标)

主要终点(或主要评价指标)及定义

次要终点(或次要评价指标)及定义

探索性终点及定义

包括特定的测量变量(如收缩压),量化分析(如从基线开始的改变;最终值;至终点事件发生的时间等),统计量(如中位数、比例)及每个结局指标的时间点。应解释所选有效/安全性结局指标与临床的相关性。

三、研究设计

3.1 总体研究设计

试验设计的描述,包括试验设计类型(如平行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单组设计等),随机化分组方法,盲法的形式(单盲、双盲、开放性),多中心还是单中心,研究类型(如优效性、等效性、非劣效性、探索性)。例如:***人群***干预***多/单中心、随机、双盲、平行组对照研究。

3.2 研究项目的预期进度和完成日期

3.3 试验简要流程图

临床研究流程图

(说明:此表仅作为参考,请根据项目实际流程制定)

四、研究人群

4.1 入选标准

4.2 排除标准

4.3 退出标准

入选标准一般与年龄、性别、临床诊断和合并症有关。排除标准一般是为了保护受试者安全性而进行的选择。在设定入选排除标准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选择过于宽泛的人群(导致观察不到期望的临床疗效);也不要选择过于限制的人群(限制了该临床科研的后期推广)。

五、研究治疗分组

A组:

B组:

5.1随机化分组

5.1.1产生随机序列分配的方法

    详述采用何种随机方法。如有分层,则要详述分层因素。

5.1.2随机分配的隐蔽

详述用于执行随机分配的方法,如中央随机、密封不透光的信封法等。

5.2盲法及揭盲

实施干预措施后对谁设盲(如受试者、医护提供者、结局评估者、数据分析者,应解释某些病人、医生和评价者未采用盲法的原因) 以及如何实施盲法。如果实施了盲法,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揭盲,以及试验过程中紧急揭盲的程序。

六、研究程序

6.1 研究治疗期

描述每组的干预措施,包括怎样及何时给予该干预措施。

6.2 研究性药物/治疗的供应

6.3 给药方法及剂量调整

阐述对受试者治疗方案中止或者方案调整的标准,及相关不良事件的处理。

6.4 伴随治疗、随访访视

描述在试验期间允许或禁止使用的相关干预措施。

6.5 患者依从性及退出

描述提高干预方案依从性的策略。

七、评价

7.1 疗效评估

7.2 安全性评估

7.2.1 基线体征和症状

7.2.2 实验室安全性评估

7.2.3 体格检查和生命体征

八、不良事件报告

8.1 不良事件的定义

8.1.1定义 

不良事件:指受试者接受试验用药品后出现的所有不良医学事件,可以表现为症状体征、疾病或者实验室检查异常,但不一定与试验用药品有因果关系。 

严重不良事件:指受试者接受试验用药品后出现死亡、危及生命、永久或者严重的残疾或者功能丧失、受试者需要住院治疗或者延长住院时间,以及先天性异常或者出生缺陷等不良医学事件。 

8.1.2程度 

轻度:受试者可忍受,不影响治疗,不需要特别处理,对受试者康复无影响。 

中度:受试者难以忍受、需要特殊处理,对受试者康复有直接影响。 

重度:危及受试者生命,致死或致残,需立即做紧急处理。 

8.2不良事件的记录及报告途径 

受试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临床不良事件,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包括重要不良事件),应在原始病历上详细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理经过和持续时间、转归以及与试验的关系;出现实验室检查异常者,须随访患者至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或至用药前水平,或确定与试验药物无关。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应填写严重不良事件表,并在24小时内报告临床研究中心。

此部分请按具体情况自行修改

8.3风险的防范和处理

、统计分析

9.1 样本量确定

预计达到研究目标而需要的受试者数量以及计算方法,应包括任何临床和统计假设。

9.2 分析人群

描述统计分析人群定义,未依从研究方案的受试者应重点说明放在什么分析集中,用什么方法处理失访数据。

9.2.1 全分析集

9.2.2 符合方案分析集

9.2.3 安全性分析集

9.3 疗效分析及统计方法

请描述分析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及任何附加分析的方法(如亚组分析等)。

9.3.1 主要终点的分析

9.3.2 次要终点的分析

9.4 安全性分析及统计方法

请描述所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9.5 中期分析

描述中期分析/和停止分析的准则,包括谁可以取得这些中期分析的结果及中止试验的最终决定权。

9.6 数据监查委员会

如有期中分析,则应该设立数据监控委员会。请简介其人员组成、架构及其职责,表述其是否独立于研究团队和存在利益冲突;。反之,如不设数据监控委员会亦需解释其原因。

十、数据收集和管理

10.1 病例报告表/电子数据记录

描述评估和收集结局指标、基线和其他试验数据的计划,对录入工具的 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描述。

10.2 数据管理

描述录入、编码、保密及储存的方案,包括任何用来提高数据质量的相关措施(如双重录入、数据的范围检查等)。

十一、研究相关伦理学

11.1 伦理委员会审核 

本方案和书面知情同意书及与受试者直接相关的资料必须提交伦理委员会,获得伦理委员会书面批准后方可正式开展研究。研究者必须至少每年(如果适用)向伦理委员会提交研究年度报告。在研究中止和/或完成时,研究者必须书面通知伦理委员会;研究者必须及时向伦理委员会报告所有研究工作中发生的变化(如方案和/或知情同意书的修订),并且在未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之前不得执行这些变动,除非是为了消除对受试者明显且直接的风险而做出的变更。在发生这类情况时,将通知伦理委员会。 

11.2 知情同意

研究者必须向受试者或其监护人提供易于理解的并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的知情同意书,并给与受试者或其监护人充分的时间考虑本项研究,在从受试者获得签署的书面知情同意书之前,受试者不得入组。 在受试者参与期间,将向受试者提供所有更新版本的知情同意书以及书面信息。知情同意书应作为临床试验的重要文档保留备查。

(此部分请按具体情况自行修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书写,如果已经申请免除知情同意书请说明申请免除的理由。)

十二、保密措施

本项目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在医学杂志上发表,但是我们会按照法律的要求为患者的信息保密,除非因相关法律要求,患者的个人信息不会被泄露。必要时,政府管理部门和医院伦理委员会及其有关人员可以按规定查阅患者的资料。

十三、参考文献

(请附上相关文献)

干预性研究方案撰写模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