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架空/日常】地平线上〔2021〕

2023-04-18 06:42 作者:吹雪七月  | 我要投稿

如舷下沉睡的海洋,它的舰首平滑而齐整,唯一突兀的,是那一片被方形围栏保护的井盖,两座棱角分明的炮塔并列在它们之后,如哨兵般警惕着远方。


“拦截弹发射。”


一块井盖被打开,从中迸发出了一瞬如超新星爆发般的辉光,两座单管的炮塔坚守着,目视着熊熊燃烧的烈火,默许了残留在舞台上的土黄色硝烟的萦绕。


但这是战情中心所能看到的监控画面,与大部分水手无关。一分半钟后,舰长通告全舰,刚才的射击成功击毁了50海里外、近万米高度的目标。全舰发出欢呼,区域防空导弹“紫菀”-30——他们存在的价值,果然不负众望。


接下来,是76mm奥托快炮的秀场。在这型意大利人自己的盾舰上,总共列装了3门这种火炮,舰首2门,机库1门。它们正是那些庄严的哨兵,与2门25mm自动机炮一齐,构成了最后一道防线。


“右舷炮组预备,右侧90度。”


舰首靠右与机库上方的两座炮塔立即转右,以半秒一发极高效率抛射近炸编程弹。这些76mm的炮塔不断吐出掺杂着些许灰黑的滚滚白烟,与一枚又一枚金黄色的弹壳,对那在可视距离外飞行的目标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顷刻间便将之炸坠入海。


又一次成功的作战行动,可对于在轮机舱工作的杜布瓦而言,却似乎有些含混。他负责的是燃气轮机,既闷又热,同时还响得刺耳。但这里至关重要,不仅是对于这艘7000吨级的地平线级导弹护卫舰,更是对于每一艘舰船。


即使是相对安稳的地中海,杜布瓦都感到有些难受,他难以想象那以海况恶劣著称的北大西洋,不仅需要正确熟练地完成各种工作,还要应对野蛮的环境。值班结束后,杜布瓦迫不及待地去健身房找自己最好的朋友,这个同为轮机兵的家伙正在跑步机上放松。


朋友说:“如果有12个弹道导弹靶标就好了,我想看到我们同时摧毁12个弹道导弹。”


“和我们又没什么关系。”杜布瓦接话道。朋友皱了皱眉,说这简直酷毙,并且也不用他们出钱。杜布瓦低声回了一句:“我们又看不见。”


朋友做了个嫌弃的鬼脸:“请专心跑步,杜布瓦先生。”


杜布瓦不再说话,尴尬地笑了,显然再这样发泄情绪会被讨厌。可作为船上的一颗普通的螺丝钉,整天和舰里最狂野的机器打交道,又能保持住什么热情呢。军医的“话聊”已经不管用了,他感觉愈发看开了,似乎自己与机器也没什么区别。


“反舰导弹发射。”


在舰体中部的烟囱后,一枚“奥图玛”Mk.3导弹从发射架中腾空而起,拖着姜黄色的尾烟奔向了目标。不过,与之前不同,这次是他自己的想象,他在轮机舱里维护设备,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恍惚的状态。“快追宝贝,快追宝贝。”他在嘴里念叨着。


“怎么了小子,”一个同僚笑着打断了他,“对我们的安多利亚·多利亚女士有什么想法?”


杜布瓦只好回到这枯燥的现实,继续做他的工作。他想着,那颗“奥图玛”Mk.3导弹应该命中目标了,这倒霉的家伙应该是什么东西呢?“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空母舰?但这块66000吨的铁坨,已经在很多电子游戏里爆炸了成千上万遍。


基诺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战列巡洋舰?似乎要更好一些,25000吨,装载200枚导弹,殉爆的效果肯定不赖。然而他们的导弹只是个亚音速的小玩具,抬举不了,反而是他们的座舰,一旦被对方击中,定会当场爆裂。


他的脑海里还闪过了一些核潜艇。“拖曳声呐部署……确认空泡……鱼雷发射……”他构想出了一场由直升机和舰载发射器参与的联合猎杀,拖着长长导线的鱼雷击中了潜艇。水下发生了一场骇人的核爆,他们的座舰在爆炸掀起的巨浪中翻腾。


“你觉得,我今生能不能去飞航母的F-35B?”


做仰卧起坐的朋友只是在笑,而抱着朋友腿的熟人则嫌弃地说:“你可以坐在飞行员的大腿上,他从甲板上垂直起飞,就能带你私奔了,F-35隐身能力强,你们一定不会被发现——因此我建议你继续锻炼,再降低一些重量。”


杜布瓦皱了皱眉,他还从未听过这么恶毒的话。“噢,鲁索。”他委屈地回应着。


躺在自己的铺位上,他幻想着驾驶F-35B的情景,但作为一个基层轮机兵,他也不了解战斗机。他听说F-35B有种“野兽模式”,是在飞机上不顾隐身性能地挂满武装,比如各种导弹、精确制导炸弹……似乎可以变成一个武装直升机,比他们的反潜直升机强大。


杜布瓦想起来一个朋友说,她想驾驶战略核潜艇,原因是上面装了很多核弹道导弹,想体验掌握人类命运的感觉。显然,是电影看多了,潜艇的环境比水面战舰还差。杜布瓦告诉他现在干掉一艘潜艇有多容易,还讲了2009年英法战略核潜艇相撞的事。


“他们的声呐听不到吗?”这位女士非常惊讶,杜布瓦也疑惑这个问题,无法给出解释。杜布瓦告诉她,以前意大利倒有艘弹道导弹巡洋舰,不过被扬基佬扣押了导弹,因此从未真正形成过战斗力,朋友深感惋惜。


杜布瓦无法心安,直在铺上乱动,隔壁铺在看的猫娘杂志都吸引不了他。她们很美丽,但是都太贵了,他清楚自己还要给老爹还债的财力。而且那位朋友就拥有一个,让他感到了巨大的落差,特别是看到猫娘红光满面——她们生活得似乎很幸福。


“如果我们整支军队都像城里的那帮人罢工,是不是也能涨薪……”


“俄国人正希望我们这样。”


“目光放长远,水手,我们的职责是保卫国家。”


他听到有人在谈危险的事,可能要被关禁闭的那类。不过,他们的地平线级导弹护卫舰可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先进军舰,有着顶尖的作战能力与隐身性能,待遇是不错的——然而轮机舱还是不够舒服,就像那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工厂……他辗转反侧。


可他又想到,自己享有相对不错的福利待遇,不需要像那些欠发达国家民众一样,为了活命奔波。就像南面与他们隔海相望的非洲邻居,每年都有不少偷渡客乘着各种乱七八糟、打满补丁的小船,冒着死亡的风险在地中海折腾。海岸警卫队抓了很多,也救了很多。


至少,比这些人强。杜布瓦仰躺在狭窄的铺上,对着近在咫尺的上铺铺位哈气。至少,这里不是那些摩肩接踵的难民船。


第二天一早,又要进行一轮值班,杜布瓦浑浑噩噩地整理了行装,走向了自己的岗位。此时航向向西,这艘先进的战舰背着朝阳行驶在微波粼粼的海面上,舰尾上用红油漆涂写的“D553”,在晨曦中黯淡无光。


【架空/日常】地平线上〔202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