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怪异君: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转载】

2022-07-09 11:08 作者:50块一斤的随缘笔录组  | 我要投稿

*《特区文学》是大型纯文学期刊,是深圳市的文化品牌,于1982年创刊,由深圳市文联主办。

这里怪老师手里拿的是2022年第3期。

怪异君:

我没有办法用一张嘴就让所有人爱上推理,但我一定要让你知道它的魅力。


*这张照片出自怪老师2019年在【一席】的演讲,演讲全程可以在站内观看。


在互联网上搜索“如何评价怪异君”,词条下粉丝叽叽喳喳,“控诉”着自己的偶像怪异君像个班主任,喜欢对粉丝耳提面命讲大道理。站在镜子前的怪异君,拍拍日渐发福的肚皮,对此表示认同。三十多岁的重度熬夜患者,能保住发际线的生命已属功德一件,带点“爹味儿”对怪异君来说实在难以避免。更何况,这份气质几乎是完美复刻了自己的父亲。

四十岁才得一子的父亲,在怪异君记忆中衰老得非常快。十岁的怪异君每天都要被父亲指派两项大活:买一包一块五的红塔山,和包药。药铺的柜台大约和小怪异君齐高,老中医包药时十指翻飞,娴熟地左右折叠纸张。二十多年过去了,怪异君随手折一张便签,都是药包的形状。

颓废的父亲是从年轻时便浸泡在烟酒罐子里的,偶尔会辅助母亲做一些摊贩生意,但并未对改变家庭的贫穷而做出太多努力。怪异君的祖父是川剧世家,但父亲似乎只遗传到了严重的表演型人格,一边在人前摆派装样,一边偷拿母亲辛苦摆摊的收入去买烟。但这样的父亲却爱好对怪异君指手画脚地野蛮式教育,可谓是原汁原味的“爹味儿”。

因阑尾炎手术的伤口感染,卧床多日的父亲汤米不进,小腿肌肉严重萎缩,为了尽快康复,他只得在家中每日扶着藤椅挪动,重新学习走路。刚能开始脱离藤椅在家中溜达,父亲第一件事是潜入怪异君的书房,把所有的小说、闲书藏了起来,逼迫怪异君好好学习。没了小说看,只能自己写。这大概就是怪异君日后成为内容创作者的原始动力。

*这是我正儿八经踏入推理无底洞的第一本小说。当时在书店,在众多名字里我看中了这一本,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叫本格推理,也念不全这个作者的名字,但从这本书开始,我第一次认识了“新本格推理” 、“岛田庄司” 、“叙述性诡计”,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 专栏【书单】跟着怪异君读书涨姿势(二)
▲启蒙怪异君进入推理世界的第一本书

义务教育时期即将结束时,怪异君因得水痘停课在家,靠父亲租借回影碟来抵抗病痛。一部《哈利·波特与密室》让怪异君铭记至今,正是为了租这张影碟,在外人眼中像“混账”一样的父亲,骑着老式脚蹬三轮车,急急忙忙赶路时从路边坡道惨摔入田间。

多病的父亲又一次长期住院,母亲一边靠几块、几毛的小本生意供养着家庭,一边常守医院,再无更多精力分给怪异君。彻底脱离了管教的怪异君像断线的风筝,在职高读了两年美术专业便辍学了,跟着邻居家的姐姐自学了adobe和flash,泡在网吧研究逐帧动画与补间动画,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画出《海贼王》的男人。

2006年,怪异君正式参加了工作,在老家四川郫县做平面设计、画漫画,写了一些推理小说,刊发在《岁月推理》和《胆小鬼》等杂志上。汶川地震之后没多久,怪异君前往成都做专职魔术师,兼职婚庆表演、酒吧驻场等等杂活。2011年12月24日以魔术师身份来到深圳的怪异君,第一次开始了长期离开家乡的生活,从此也像父亲一般,严重地沉浸在烟雾中。

▲怪异君早期照片
*怪老师手上拿着的是午夜文库2016年出品的【珍藏版侦探笔记本之埃勒里·奎因】

2014年,父亲去世了,距离怪异君上次见到他已过去一年多。现在的怪异君经常会努力回忆一些旧事,回忆自己是否和父亲一起抽过烟,是否一起在宴席上以成年人的身份和他把酒言欢。


在深圳大学的讲座上,怪异君向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验,讲了一个“十年磨一剑”的故事。在怪异君的故事里,从2006年到2016年的个人经历堪称丰富多彩,这段经历后来被怪异君的粉丝整理成了长图,“他们整理得,比我自己说得都清楚。”怪异君稍有羞涩地自豪道。

▲上下滑动图片查看
粉丝整理的怪异君生平经历
*这张是我们组于今年2月5号发布的怪老师的直播笔录海报,另在下面附上这期录屏。

从初来深圳时的各处碰壁、流落街头,到在传媒公司里七七八八地做杂活,职业、岗位的不停更换,像在游戏中叠buff一样,让怪异君拥有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技能点。曾有一次,公司需要对外谈商务合作,几经波折拿不下来,那个时候对外负责谈判的人和做内容的人是分开的,这一点让怪异君很费解,他对乔布斯的演讲很崇拜,深知形式有时能极大地给内容赋能,于是便自告奋勇向公司申请对外提案。提案现场,面对自己公司已经无法再做优化的本子,为了更好地展现创意内容,怪异君对会议桌上的众人说道:“来,大家不要看本子了,就当我是这个本子里的卡通人物。”然后和同事用对话演绎的方式完成了这次提案。

“魔术师的职业经历让我知道了观众的心理节奏;各种兼职表演也让我的口才和说话节奏可能会优于很多人;美术基础又让我对品牌的设计有一定审美;还有推理相关内容的支撑。突然一下子,我融汇了所有的大脑内存。”怪异君在形容品牌诞生的情况时,打了一个响指,没有冥思苦想,也没有顾虑再三,2016年“怪异君”这个IP的问世,就像两根指头搓出的响指一般,一气呵成、顺理成章。孕育了十年的胚胎,时机到了,便破壳诞生。

▲怪异君与他的团队
*提前中秋聚餐 在公司嚣张的吃海底捞愿望达成
——出自怪老师2021年9月14日微博

2016年在b站上线的《怪异君致经典》节目,被当时平台负责运营的编辑一眼看中,这款解说经典电视剧的节目,对原作进行了高度解构,再通过幽默、精练的语言创新了剧情解说的形式,改编翻唱了原作主题曲,还融入了配音、角色扮演等元素,完美地填补了当时视频内容行业的空白。编辑将节目推荐到首页上,短短一天时间,单期节目的播放量便突破了六万。

除了优秀的数据和网友的好评,《怪异君致经典》节目还赢得了原作电视剧中演员们的认可。《方谬神探》的主演张卫健发视频催更:“我的经典电视剧还有很多,你们剪辑完告诉我一声,我要看的。”《大宋提刑官》的主演何冰也同样表示:“感谢怪异君这个节目,让这样一部老戏在观众当中能产生一些新的效果,还能给大家带来欢乐。”

*大家好 我是正拿刀架着跳票哥的江岸西 我个人觉得咋不更新就让他以死谢罪[奥特曼]
——出自怪老师2016年3月25日微博
▲工作中的怪异君
*大概能考据到照片为录制【致经典】《陆小凤传奇》第八集时拍摄的。



刨除掉因父去世而返乡的一年时间,怪异君在深圳已经整整十年了。家乡成了回不去的远方,在那里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和自己交心、沟通的人;离家最近的成都,倒是怪异君十分喜欢的大城市。可天府之国像个温柔乡,怪异君自嘲是有些“贱嗖嗖”在身上的,“太舒服的地方,会让我感觉不舒服”。

童年时期家庭贫穷所带来的阴影,以及小学时期被同学嘲笑霸凌的不快,在深圳得到了消解,这座城市的海纳百川让怪异君有了安全感。似乎每个人都很新鲜,每个人都又有无限可能,英雄不问出处,谁也不用瞧不起谁。怪异君拉扯着十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带着“怪异君”这个IP从原来的公司独立出来,成立了自己的小公司。

*明晚新版直播间开张 找出版社求了一些小说 到时候送给你们 嗷
——出自怪老师2021年9月18日微博
▲怪异君公司内拍摄及录音的工作室
*说一件我都不敢相信的事 新一集的点到为止录完了
——出自怪老师2021年8月8月微博
▲怪异君办公室

这家公司像怪异君的精神乌托邦,陈列和摆设充满了童趣,像是在对儿时想得不可得的延时弥补,手办、乐高、成套的漫画、限量版文创产品等等随处可见,俨然是大多数男孩子梦想中的办公室。

▲怪异君的各种收藏

自由的背后,肩负着新的责任。2017年曾经因为区别对待不同平台的粉丝,而在公开场合冲动发言的怪异君,被部分网友诟病了五年之久。怪异君开始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论自己火还是不火,冲动、容易上头的性格是走不长远的,更是对支持自己的人的不负责。如今已然成为一家公司法人的怪异君,开始认真学习说话的艺术,比起痛心疾首地嘴臭,不如语重心长地说教。“可能爹味儿就是这么来的吧,”怪异君无奈,“我自己也追过星,喜欢过别人,所以我很能理解粉丝的心情,我真的很希望能用我的人生经验,带给他们一些帮助,能正面地影响他们。”

一次线下粉丝见面会,怪异君一眼认出了一位老粉丝,如数家珍般指出这名粉丝第一次见面时候的穿着打扮。粉丝惊讶:“你记忆力这么好吗?”怪异君只是笑笑。很多年来,他不敢在网上搜自己的名字,那些诸如“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更新慢、膨胀了”等等的谩骂他心知肚明,但他偶尔会搜索关于自己节目的评论,有些粉丝中肯的长评让怪异君十分感动。一个陌生人,愿意花时间看自己的作品,并且给予逐帧拆解、评论,这种“懂得”给了怪异君莫大的鼓舞,他知道自己这个人的口碑可能不怎么样,因为节目内容的小众导致流量也不算高,可是却有一些人懂得自己,感知得到自己的用心,这叫他怎么能不记忆深刻呢。

*怪老师2021年12月31日微博“2021 886”中的一张。


*青崎有吾的分享活动结束啦 感谢@时晨1987 @凉拌鸡丁 @陆烨华 的加持还有谢谢顶风冒雨到场的你们[心] 
——出自怪老师2019年3月3日微博

*长沙站活动结束啦 谢谢到场每一位朋友[米奇比心]
希望以后我准备更充分一些 给大家带来更好看的演讲……哪怕听不懂[doge]
——出自怪老师2018年12月2日微博
▲怪异君出席各线下粉丝见面活动
 *@青稞是一棵草 的新书分享会结束了
从早上一直在赶路
结束之后又立刻赶回深圳
到家直接累懵了
万幸活动圆满结束
感谢顶着毒太阳到现场来的每一位小可爱
时间仓促照顾不周还望见谅
也辛苦@新星出版社 忙里忙外
最重要的是辛苦奶哥@铁奶 牺牲周末
跑广州 挤地铁 弄直播
辛苦了 各位
——出自怪老师2018年5月20日微博

怪异君畅想,很多年后,自己会拿出作品给儿子女儿,自豪地告诉他们“每一个都值得你看”。也会和那些从一开始就懂得自己的粉丝,常聚常新,老到吃不下豆腐时也还能一起畅谈有趣的推理世界。

*2021BML魔术表演《我是UP主》


*《金陵神捕》剧照

【《金陵神捕》 古装推理!-哔哩哔哩电影】

https://b23.tv/ep285794

*《极限挑战4》第9期剧照
*《记忆侦探事务所》剧照
*《金陵神捕》剧照


*DAY 3 开机大吉 @麥長青 @管云鹏_ 
——出自怪老师2022年3月26日的微博

2018年时,怪异君团队推出了《点到为止》系列节目,其中有一期关于“中国推理”的内容,表达了他希望推动中国推理发展的野心。这两年,比起单纯作为up主更新内容,怪异君也花费了更多的心思在品牌规划方面,他下定决心要通过品牌实体化等方式,做好一个推理泛娱乐品牌。

▲怪异君品牌实体化产品
*这张照片为怪异藏书局出品、经过正版授权的早坂吝老师的《爱丽丝罪恶奇境》的藏书票,图中的为隐藏款,现已绝版。

推理是一个小众的文化,推理小说也常常被划分为“类型化文学”,无数的朋友告诉过怪异君,推理很烧脑、晦涩,未必能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他并不认同。正是这些误解,才让怪异君生出“我要为它做点什么”的想法,在怪异君看来,推理从来不是一种类型,而是一种泛文化。从柯南道尔到阿加莎,即使是近年来很火的东野圭吾,他们在创作推理作品时,并不是为了写推理而写的,只是巧用推理的逻辑和手法技巧,为内容增加了更多亮点和创意。

推理的核心是解密,是需要像数学题一样,针对谜面有一套复杂的解法,若推理作品的故事性不够强,或者创作者完全不重视人物动机只“轴”在解密本身,那么推理作品的阅读门槛就会越来越高。而中国本土又缺少系统的推理体系,人们或多或少会受到日本、西方推理作品的影响,这对于新兴的创作者们来说也十分不友好,容易陷在追求“强设定”的茧房里。

针对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问题,往往都是众说纷纭的,需要时间的检验和沉淀,怪异君自认自己对中国推理的梳理和评价,也未必是一定正确的,但他很想做好这件事。无论是2018年参加的《极限挑战》综艺,还是2021年在《一席》节目上的演讲,怪异君都在用各种方式,不遗余力地向更多电视机前的普罗大众们科普推理。

▲怪异君在《极限挑战》

▲怪异君在《一席》

在怪异君的书桌上,高高摞起了数十本比枕头还要厚的学术著作,涉及文学史、推理史、战争史等等专业领域,他将晦涩久远的历史吸收消化,拆解成单独的事件,又在联系多方面资料的情况下,把看似独立的事件搭建上了关联。在怪异君电脑上如同论文一样严谨的知识表格中,他仿佛重新找到了当年做《致经典》时的兴奋。他一边试图把皇皇巨著加工成童叟皆宜的故事,通过降低推理的门槛,推广推理;一边在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打基础,或许未来会专门写一本小说,或编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中国推理史。

▲怪异君的办公室

要说遗憾的事情,依旧是存在的。

怪异君早先策划、制作了不少优质的推理节目,迫于资金问题,相继流产。为了确保自己未来构想的原创影视作品、泛推理产品能够成功上线,本一心钻营内容的怪异君,日渐担负起“老板”的职责,不仅招兵买马扩招团队,也四处奔走期望寻求合适的融资项目。今年端午时,怪异君团队脑洞大开,设计了一款只有种子、没有粽子的伴手礼,收到好礼的朋友们惊喜之余在微博上纷纷感叹“不愧是你”。

此时的怪异君和他的团队,像一个无限生产创意、蕴含着爆点的机器,耕耘着推理这片新田的他,期待地说道:“只要资金到位,我能成为一个永动机!”

▲来自微博@新经典
*怪异君转发新经典微博回复“老实说…真的想过送龙舟…
——出自怪老师2022年5月31月微博

立志每十年都要“磨一剑”怪异君,现在正如铸剑工匠般,两耳不闻窗外事,对物质的追求更是降到了极致,他只想做好第二个十年之剑:“我没有办法用一张嘴就让所有人爱上推理,但我一定要让你知道它的魅力。喜欢与否、能否接受都是你的选择,但我必须把关于推理的正面性内容传达出来。我觉得这是我的责任,我也有信心。”

*终于讲完了 谢谢到场的各位 谢谢一席给我这个机会
——出自怪老师2019年1月19月微博


撰稿:胡携航

本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面孔】发表的原创文章,于2022-07-08 10:59 发表于广东。

图下带*的注释为笔录组标注。

以上就是采访怪老师的全部内容,非常感谢大家抽出时间进行浏览,希望这篇专栏能让你们更好的认识怪异君。同时也非常感谢笔录组其他成员的帮助。谢谢大家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PdBFdf0oewkBFM160x-sA

怪异君: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转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