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文清华”讲坛|纪念梁启超诞辰150周年,汪晖:理解思想者梁启超

2023-09-12 10:35 作者:人文清华  | 我要投稿

纪念梁启超诞辰150周年之际,9月11日晚7点,“人文清华”讲坛献上开学第一课,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发表演讲《理解思想者梁启超》

,带领大家重新回顾梁启超生平和思想的四个阶段,从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背景说起,介绍梁启超对于中华民族的认识、对于进化论的认识、对于东方与西方、科学与玄学的思考。

最后,他指出,梁启超仍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其思想至今仍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启迪今人重新思索我们民族与时代的关系。

线上线下

约310万观众

跟随汪晖教授走近梁启超,重新理解这一世纪之交百科全书式的跨界巨人。梁启超先生的孙女梁红女士也到现场聆听了演讲,并分享了梁启超与儿女间的家庭往事,使梁先生风趣温情的一面跃然纸上。

汪晖教授指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风雨飘摇,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巨变,中国面临生死抉择;梁启超身处乱世之中,殚精竭虑,上下求索,推动旧帝国重生为生机勃勃的“少年中国”,是一位行动的思想者。今天的“开学第一课”借150周年诞辰的机会,纪念梁启超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巨人。

梁启超言行与思想矛盾多变,这也来自于他对时代的切身投入。进入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危机日盛,梁启超敏锐地意识到民族帝国主义、科技进步与托拉斯成为二十世纪的典型特征,并从竞争、垄断和阶级分化的角度理解现代社会。在垄断资本刚刚冒头的时代,梁启超便透过民族帝国主义的表征,意识到了全球性的资本积累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梁启超对于“世纪”的使用,暗示着一种理解全球的新时空观,以及中国历史性地踏入了全球共时,汪晖教授指出,这种思考在他的时代当属前列。

梁启超作为启蒙思想家的同时,还是一个杰出的宣传家,他通过大量的编辑刊物、撰写时评,广泛参与到社会思潮的讨论之中。看似多变的梁启超,其政治实践与对道德观的探索其实是统一的。在他关于国家的思考中,始终有共同体应如何行动的视野,由此关注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如何确立承自历史的多民族社会之政治主权问题,也开创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众所周知,“进化论”对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影响颇广。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带有强大的革命性,其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也引发了广泛讨论。汪晖教授谈到,梁启超对进化论观点的看法经历了从认同到批判的转变;对进入20世纪之后的梁启超而言,“进化”的标准关系到某种道德评判,即是否有利于群体,这一点也进一步影响了梁启超历史观的重构。

在东西方理论学说的调和方面,汪晖教授提出,梁启超始终强调东方与西方、儒学与科学并非完全对立,同时梁启超关于独立自由之理解,也嵌含着他对中国哲学世界性意义的思考。今天,如何在科学技术之发展下,重新思考人的伦理道德,依然是一个重要命题,有待梁启超式的与时代短兵交接的探索。

在演讲的最后,汪晖教授向现场观众提问:梁启超仍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吗?汪晖教授认为梁启超理解时代困境与矛盾的方式,他全身心地投入以获取应对时代危机灵感的执着,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时代困局的精神与气质,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现实性的强烈质感。所以在21世纪,梁启超的思想依旧是活的思想,也启迪着每个人在愈发复杂的世界中踏浪前行。

“人文清华”讲坛|纪念梁启超诞辰150周年,汪晖:理解思想者梁启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