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搬运到创新 这一条路有多难走?
专利,版权,相信各位在去年不少听到这两个词儿吧?从中美博弈,美国在芯片制造专利上对华为重拳出击,到郭敬明,于正作品抄袭,被业内上百名编剧联名抵制。
即使细微到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也能无时无刻感受到版权所带来的影响:听个音乐往往要换APP,自动续费各大影视会员成了家常便饭等等。
在游戏界,国产这两个字也在变得越来越有份量。2020年横空出世的《黑神话:悟空》就如同一道惊雷,劈的每位玩家从头皮到脚趾都在发麻,即使它只发布了一个宣传片,却让人感到热血沸腾。而之所以能让玩家对《黑神话:悟空》抱有这么高的期待,主要原因就是国产终于不再是糊弄人的标签了。
有趣的是,魔兽RPG很像是一个沙盒,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盒外的观察者,那么你就能从魔兽RPG中看到整个游戏界发展过程的缩影,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要是你是从06,07年就开始玩魔兽RPG的老玩家,那肯定能对这么多年来魔兽RPG发生的变化深有体会
在如今来看是一款小众游戏的魔兽RPG,在当年可是拥有最多玩家数量的游戏之一的顶流存在。火归火,但是魔兽RPG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路平坦。众所周知,魔兽RPG是由玩家自制MOD(即地图)发展形成的社区,可以说这样的社群是最美好的的,因为发自对游戏的热爱和怀抱着憧憬做出来的地图都是珍贵的。
在当时几个主流的魔兽BBS上,可以各个分区里免费找到制作地图所需要的工具,模型资源,地图资源等。如果在写技能写触发时遇到问题,在社区里也总能找到解决的方案,或是cue一下有问必答的热心版主即可。
在06年到08年这段时间,或是是魔兽RPG地图的第一次井喷,诞生了大量让玩家完了后感到印象深刻,甚至十多年后依然愿意找出来一玩的经典作品。不过,这些图虽然非常经典,但很难称得上成熟,过高的上手门槛,几乎为零的新手引导,并不便利的游戏系统,那时候要想通关一张人气地图,不找攻略绝对是不存在的。
曾经的WOW8现已不在
小鸡最近就又通关了一次《幻想三国志》初代,作为一款2003年中国台湾出品的国产单机游戏,放到现在来看的确存在特别多的问题,制作也比较粗糙,和同年发售的《魔兽争霸3》完全没法比。但这不意味着它不能给小鸡留下美好的回忆,就和早期的RPG地图一样。
《幻想三国志》也是童年回忆了
在开发魔兽RPG地图上,国外也走在了前头。小鸡永远忘不掉第一次看见外国作者制作出几乎1:1还原出《魔兽世界》中副本的地图时的震惊场面,那是一种降维打击,更让小鸡明白了,什么叫做匠心精神。
往死里打磨,或是去创造一种不该存在在《魔兽争霸3》中的玩法,外国作者的想象力和真本领(编写代码)刷新了国内玩家的三观,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做出一些作品不该骄傲自满,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很快,国外好的地图就被搬运回来并制作成汉化版让国内玩家也能畅快的玩耍。小鸡表示永远不要拒绝好东西,如果不是汉化组一直对Dota1锲而不舍,又怎么能让国内玩家在Dota1的技术上领先当年众多的欧美国家,夺得这么多世界第一呢?
除了人气不断攀升的DOTA外,当时RPG圈里另一群主流玩家拥护的是动漫类地图——即塞满各种二次元模型的RPG地图。几乎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是一条不长久的路,即使二次元地图是这么吃香,玩家也这么爱玩,但是在版权面前,它就是违规的。
魔兽RPG的商业化来得比预想的快,在开放了地图与平台的接口后,魔兽RPG的地图可以上商城了,这对一直为爱发电的作者来说自然是件好事儿,毕竟人是要吃饭的嘛。而在一局中获得的成果不再会随着游戏关闭而消失,他们能够被记录进存档,伴随玩家逐渐变强。
不过既然涉及到的商用化,自然不能再使用那些动漫中的人物形象,或是一些网游,书本中的人名也是禁止的。小鸡并不认为这对魔兽RPG是一种伤害,反而是件好事,过度依赖那些垂手可得的东西,导致的结果就是永远不会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手游也好,端游也罢,这两年充斥着大量代理国外IP的作品。拥有粉丝基础的自然先天能赢在起跑线上,但说到底,似乎很难对自主研发游戏产生利益。毕竟立项往往就占了一款游戏成果与否的一半。
当“国产游戏”只剩下了情怀,没有与之对等的质量,那么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在消费前人留下的“遗产”,让曾经的经典蒙灰罢了。
那些本就拥有响亮招牌的游戏开发商应该努力做出比前代更加优秀的作品来回馈粉丝的期待,而玩家也不应该为情怀无脑买单。作为一名游戏人,小鸡看到了很多独立游戏的成功,证明原创之火还在熊熊燃烧。
魔兽RPG的下一个季节,是春天还是寒冬,这将会由玩家和作者共同决定;放眼观之,整个游戏界又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