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40.西周经济

2021-10-12 16:13 作者:鸣说历史  | 我要投稿

西周时期的经济盛况,我们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农业:我们就知道周人的祖先后稷就是一个农业专家,带领族人开发土地、种植谷物,周人的历代君长以及建立周朝后历代天子也很重视农业发展,可以说农业生产得到极大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耕种土地面积增加西周分封了很多诸侯,这些诸侯国到地方不断地扩大版图开发土地,农业种植面积得到极大增强。

2、种植谷物种类增多由于诸侯开发土地的欲望空前高涨,各种地理环境的土地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因此种植的谷物种类明显增多,以前主要以黍、稷为主,到了西周,粟、梁、麦、稻等都有了一定的种植规模。黍、稷为耐旱作物主要生长在高原缺水的地方,后来开发土地越来越大逐渐开发沿江沿河的土地,由于麦、稻需水的原因就得到了推广种植。

3、农具得到进一步发展,西周时期青铜农具更加锋利而且得到较普遍的使用,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4.田地管理:耕地划分上中下三等,上等不更易,一年一垦;中等田地一年交换,三年一垦;下等田地交替轮耕,三年一垦,提高了种田积极性,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以火烧法防治病虫害,标志了田间管理的新水平。周朝设置地官司徒专门管理田地与农业生产。

二、手工业:西周时期最重要的依然是青铜铸造业,铸造技术得到改进,在商朝时,一个模型只能翻一次范,所以商代出土的青铜器没有一件是完全相同的,而西周则一模翻制数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随着铸造技术的发展,西周后期青铜器的器壁由厚重变为轻薄,纹饰也由繁缛趋向简朴。由于陶范技术的进步,器壁上刻铸的铭文十分普遍,篇幅也逐渐加长。另外青铜在商朝多是饮酒器具而到了西周饮酒器具的比例变小,烹饪炊事类器具增多说明青铜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

西周的陶器,早期以红色粗泥绳纹陶为主,主要器皿有鬲(ge蒸煮)、簋(gui炊事)、豆、鼎(煮烹)、碗、盆、尊(酒)、缸等;晚期以泥质素面陶为主,器类以鬲、甑(蒸)、豆(腌菜)、盂(血)、罐、瓮(盛水或酒)为常见。这时的制陶技术以轮制为主,什么是轮制呢?构件是一个木制圆轮,轮下有立轴,立轴下端埋于土内,上有枢纽,便于圆轮旋转。

三、商业:西周商贸的品种有奴隶、牛马、兵器、珍异等,这些交易的市场都是官方指定地点,不得民间自设,周朝的商业有官府垄断经营不得私人买卖。


除了商业还有刚才讲的比较重要的手工业都是有官府垄断经营的,那个时候农业就是实体经济,手工业是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产业,商业是服务贵族集团交易的,总体上讲还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40.西周经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