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把美军“粘”怕了
上甘岭发生的战斗在美军眼里,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把它称之为“战役”,而是一次乐观的小规模“摊牌行动”。本计划投入两个营兵力就可以解决战斗,最后“联合国军”却投入了近六万多人的大规模部队,作战历时四十多天。双方指挥员都始料不及的。
战前韩2师的一个参谋带着作战计划投靠我方志愿军,我军对敌方的部署和作战意图有了一定的认识。敌方采用“速战速决”的策略,那么我们就采用“持久战”和“橡皮糖”的方式粘住它、让他不得脱身。
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是我们的强项。上甘岭战役为我方在后面停战协议谈判桌上,赢得了更多的谈判空间。

如果从纯军事战术的角度来考虑,低矮的上甘岭地理形态并不适合大规模作战。它的战略重要性也没有五圣山那样突出,有人甚至提出放弃上甘岭这个三点七平方公里的地方,也是可以的。
但历史不容许任何假定。料敌如神、百战百胜的将军那是神话传说。刘伯承元帅曾经说过,打仗一定要掌握五行之术:“任务、敌情、我情、地形和时间”。
上甘岭开战前,美军对我方的情报工作非常不到位。原计划五天就能结束的战斗,却由于我方采用的坑道战术被死死地“粘”在那里。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如果目标没有达成,止损是必须的。但美方不甘心失败,不断地投入兵力和成本,这就导致了上甘岭战役变成了美方眼中的“消耗战”。战役结束后,美方再也不敢组织一次性投入这么多兵力的战斗,他们是被“亏损”吓怕了。可见当时美军的指挥官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人”。


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在其他的文学作品里面有非常细致的描述。我们不做累述。如同战国诸侯争霸一样,敌我双方对垒,要么消灭对方,要么拖死对方,哪怕是十年、五十年、一百年,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的。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