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看山计划第十八题:2020年江苏申论A卷第4题
“给定资料5”中提到: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网络世界为这种想象提供了无限可能。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围绕“网追正能量 担当新时代”这一主题,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参考给定资料,不拘于给定资料;(3)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4)篇幅1000字左右。
【指点】
这类非典型命题作文,是国考、苏考常考类型,难度高于一般类型作文,是国考、苏考申论均分低于一般省考的原因所在。这题的难度在于在主题明确的情况下,又给出限定条件(结合指定句子)。一般来说限定条件(指定句子)是给作文主题限定了写作范围或角度(比如新发展理念包含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有的文章写作就会专门限定经济(更具体可限定到制造业)中的新发展理念),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分析理解,把抽象的指定句子具象为明确的限定条件,以此让文章写作更加精准扣题。
先理解主题:网追正能量:“正能量”好理解,积极正确的价值理念;“网追”,网是指网络还是网络技术,略有歧义。“担当新时代”,“新时代”是指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或者就是材料所展现出的时代特征;“担当”是责任担当、主动作为,谁在新时代中担当呢?政府、民众、企业等主体都有可能,要到材料中去找寻。
再理解指定句子:维特根斯坦这句充满哲理的话比较晦涩,大家不要想当然地去理解,更不要主观逃避忽视去理解。把这句话当做词句解释类的客观题,放置到材料5中去理解:语言背后体现出一种生活方式,就像不同的方言习惯、文字表达体现出特定地域人群的生活方式一样,现在网络上各种新生语言,也都体现出某种有共同兴趣爱好、价值追求人群的行为、观念。而且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网络世界的及时便捷,让这种语言产生的速度变得非常快,让这些人群聚集地非常快,也让价值观念传播地非常快。在这种趋势下,“是惊讶,是反感,是听之任之,抑或是适度引导”,这就需要相关主体的“担当”作为。
分析到这个层次,主题就已经明确了:“网追”中的网,更多指的是网络世界(网络空间),“担当”是各个主体通过不同方式对网络空间进行治理,已达到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的目的。
看材料:先看跟作文主题和指定句子关系最密切材料4、5、6:
材料4:互联网技术深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滋生出各种乱象。造谣泄愤,安全漏洞。也反映出法律制度的缺位。
材料5:年轻人成为互联网原住民,新型社会关系、社交活动指数爆炸般蔓延,社会各主体要适应、更要引导。
材料6:网络需要正能量,正能量能够辟谣、能够定纷止争。互联网企业要自律、要主动担当,产生优质内容,维护网络生态,推动社会进步。
从中可以提取出三个分论点:一是政府依法严管,二是企业(或相关技术主体)通过技术来构筑防线,三是网络内容生产者(自媒体、官媒、互联网企业等)需要更多的正能量内容来净化环境。
再看其余材料有没有相关补充:
材料1谈互联网发展历程和成绩,可以作为背景部分,描绘新时代样貌。
材料2网络催生出不同价值观,可以作为开头部分谈危害,或者融入第三个分论点谈网络内容产品对网民的影响。
材料3主要谈基层治理,不建议使用。这部分内容容易干扰考生,作文非要写这些内容容易偏离主题。如果非要用,也只是作为背景,谈网络对新时代(具体为社会治理)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4一半写了网络世界中的人肉、暴力行为,一半写了网络技术存在的问题。对应作文写作的话,前半部分可以用到第三个分论点,后半部分可以引申为网络空间的安全性问题,写到第二个分论点(不要单纯就技术谈技术,而要把技术放置到网络空间的背景下,以此贴合作文立意)。
【中指范文】
网络空间治理须全社会共担责任
当前,我国已有9.4亿网民,500多万家网站。网络空间不再是虚拟一偶,而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与现实社会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互联网时代衍生出了各种新奇的网络语言,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重塑了人们的价值观念。这汹涌而来的网络力量打开了崭新的网络空间,如何引导运用这股力量,影响着社会稳定,考验着治理者的智慧。
一篇网络美文可以带来一天的好心情,一句恶语诋毁可能引发网络群体的战争;一项智能研发可以改善人们生活,一个技术漏洞可能威胁生命财产安全。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社会才能够和谐稳定。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最终损害的是国家人民利益。人人都想让网络空间成为“能量池”,而不是“垃圾场”,这就需要全社会共担治理责任,营造清朗网络生态。
依法严管,划清网络空间的“红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强化法治思维是网络空间治理的根本保障。当下一些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片面追求点击量和转发量,打“擦边球”甚至违法法律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健全网络社会组织、网站、网民守法信用记录,逐步建立依法处罚和退出机制;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管理从业人员,确保市场经营不逾越法治轨道。
技术创新,推进网络发展的“主线”。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产业发展面前,法律制度的更新总会稍显滞后,法律制度的触角也难以遍布网络空间的所有角落,这就需要互联网技术来推动网络空间向好发展。要自主研发网络安全技术,保护公民隐私,防止邪恶势力入侵,构筑起网络空间的绿色长城。要大力发展数字科技,用更加庞大的数据库,更加精准的算法投放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产品,限流打击有害身心健康的网络垃圾。
道德引导,筑牢网络生态的“底线”。广大网民是网络空间的享有者,更是网络空间的建设者,他们的品格决定了网络世界的价值底色,影响着网络生态的品质优劣。在图谋不轨者的煽动下,网民们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在正能量的感召下,网民也可以成为加油点赞的暖心人。因此要坚持以正为本,用更加打动人心的优质内容温暖年轻网民,用更加权威有力的观点教会年轻网民是非曲直,用正能量引导刚打网民行为。要坚持以德治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网民形成理性文明的道德习惯,形成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氛围。
互联网技术方兴未艾,网络空间极速扩张。网络已经从社交工具、金融载体变为连接你我、联通世界的无限力量。只要社会各方担当正能量,网上网下画好同心圆,定能把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脉搏,为人民创造成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