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越、日等诸邦,行用中历纪事
第一篇 存在韩国农历和越南农历吗? 今天我又在网络上看到了一个说法,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日的日子,中国、韩国、越南可能不在同一天,所以韩国和越南过的不是【中国新年】而是「韩国农历」和「越南农历」,一时惊愕万分。 本来,上元节之前,我想淡网了,因为有些事情,永远说不完。 但是现在是过年期间,大家也挺关注的,索性我就破例说一次吧。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农历是彻彻底底的天文历,是天文年历性质的阴阳合历。 近代之前,李氏朝鲜和安南奉行中夏正朔,中原王朝颁历授时,颁之四海,以治历明时,同此正朔。 哪怕李氏朝鲜和安南因为历日需求量大,有自制历日以供民用的情况。 但历法历算全依中夏历法之法数,所以历算的结果也是中夏历法的结果,一般无二。 今日,三国已是平等之国,再无奉正朔之事。 然后中国今以北京时间,韩国今以首尔时间,越南今以河内时间历算农历。 因为农历是彻彻底底的天文历,所以导致有一些个别的年份里,因为合朔和节气时刻发生在北京时间23时和0时之内,导致三国时差原因,使得三国所历算的农历,出现大小月不同,节气差一天,或者因大小月和冬至节气不同,导致置闰不同的情况。 这种情况虽然极少,但的确存在。 所以就有人说,其实中国传统历法(农历)已经分化了,分化成「中国农历」「韩国农历」「越南农历」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明确韩国和越南历算农历所使用的历法规则,完全就是中国传统历法的历算规则。对于朔弦望晦、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干支纪法的规定完全一致。 特别是干支纪日长期保持稳定一致,哪怕韩国和越南废除了汉字,但还是用各自的拼音文字保持干支纪法的。 所以哪怕没有西历(格里高利历),当三国版本的农历日子出现不同时,通过干支纪日依旧可以明确记录分辨出来是哪天,以及如何精确对应和相互对照中国《紫金历》韩国《明时历》和越南《协纪历》的历算结果,不会发生错乱。 这里《紫金历》是中国农历现行版本的习称。 《明时历》和《协纪历》是清末两国一被日占,一被法占,脱离和中华宗藩关系之后给中华传统历法起的版本名。 这里使用一下,是为了方便区分三个历法版本。 那么综上所述,应该如何表达呢?中华传统历法(农历)是中华所独创性的历法,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作为华夏文化圈的一个重要象征,四海同此正朔。 哪怕现在三国历算中华传统历法(农历)时,使用的时区不同,但韩国和越南自行使用和历算的农历版本,只能说是中华传统历法(农历)的韩国版本和越南版本,而不能说是「韩国农历」和「越南农历」。举个通俗的例子,英语除了英国人之外,澳大利亚人,加拿大人,等等国家的人,都说英语,那英语就不是英语了吗?存在加拿大语和澳大利亚语吗? 中华传统历法(农历)其实道理是完全一样的。 请诸君慎思明辨。 农历癸卯年正月三日壬午 记 第二篇 简单介绍一下日本使用的历法事,存在日本农历吗? 日本自古以来,本没有历法,所以也不知道历日。日本使用历法,是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具体时间按中华年号是隋文帝仁寿四年岁次甲子,也就是西元604年。从此,日本才知道历法,使用历日。但是从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历法,并非是当时中华行使的历法版本,而是南朝何承天制定的中历版本《元嘉历》。 唐高宗仪凤年间,唐之《麟德历》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日本称作《仪凤历》开始行使唐代的中历版本。 唐开元二十三年岁次乙亥(西元735年),吉备真备携带唐之《大衍历》返回日本,自唐代宗广德二年岁次甲辰(西元764年)开始,日本行用《大衍历》。 唐德宗建中元年岁次庚申(西元780年)遣唐使携带唐之《五纪历》回日本,开始行用《五纪历》。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岁次己卯(西元859年)唐之《宣明历》也称作《长庆宣明历》由使臣携带,传入日本。 自唐懿宗咸通三年岁次壬午(西元862年)开始,日本行用唐之《宣明历》。 当是时,大唐由盛而衰,两国交流中断。 日本行《宣明历》之后,五代十国时期,日本从吴越国得到了《符天历》。 但当时日本历官无力行使《符天历》推步,故一直使用唐之《宣明历》,积八百二十二年矣。 期间,年远数盈,无力修改。分至启闭,日月交食,遂不验。 大明永历三十七年岁次癸亥(西元1683年),日本欲改行大明《大统历》。 惜哉,当是时,华夏板荡,明朔亡,日人不视清为中夏,而自认为中夏,遂有华夷变态之说。 后日本有涩川春海氏,以元郭若思太史公之《授时历》略加损益,改惊蛰二月节为启蛰二月节,改中夏历法七十二候名称为日本版七十二候名称,改定为《贞享历》自甲子年(西元1684年)开始施行。然涩川春海氏,擅改郭若思太史公所定之岁实数值,减分太大,历久必差,先天多刻。越七十余载,遂改《宝历历》,后从清引入《御定历象考成》制《宽政历》,后又引入《御定历象考成后编》制《天保壬寅元历》。 行用至明治改历,中历全废为止。 然,近三十多年以来,日本已经成立民间「传统历法保护和复兴协会」等民间组织,意欲复兴中历。 重视中历在传统岁时文化,传统节日中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后说一下,日本冲绳县(琉球),为何保持过中历新年的传统呢?琉球地区,本为一王国,乃大明藩国,历代国王受大明以藩王册封,如李氏朝鲜例。故受大明颁历,奉大明正朔。清代因之。称守礼之邦。 然清末,日本强占琉球,灭琉球王国,设冲绳县。 清廷无力保护,琉球使臣在北京殉国,何其惨烈。 故历史已成过往,但琉球地区仍然保护自己的文化特色,无可厚非。那么,日本中历尽废,琉球所用之中历何来?今琉球所用之中历,多为依据日本国立天文台历计算室每年预先发布的“历要项”中的中历二十四节气和朔弦望晦的准确时刻,以中历历法规则推步计算得出的。所以,虽然使用的是日本东九区时间,与中夏所用之东八区时间不同,所以因时差原因,极个别年份会有大小月不同,节气差一天,甚至置闰不同的情况,但也不能说是存在「日本农历」,因为历法的全部核心规则都是中夏历法的规则,包括干支纪法也是长期一致的。所以,如越南、韩国例,只能称作中历的日本版本。但本质上还是中历。 注:中历即农历 农历癸卯年正月五日甲申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