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短评2:从平淡中体现自然
——读《春晓》
原文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初读《春晓》,全诗没有华丽的用词,略显平淡。在读《春晓》从平淡中读出了自然,读出了春天的鸟语花香。本文通过从听觉的角度出发赋予这首绝句更多自然的元素。
文中“处处闻啼鸟”作者不写春天的种种景色,也不写醉人的花香,还是写到了鸟鸣。从听觉入手,突出春天,就如同那树枝间的鸟一样,灵动活泼。“处处”二字,体现鸟鸣声远近应和,倒有点像我们今天的“ 3D环绕声”了,使读者身临其境,置身于作者笔下的那片树林。
文中写道“夜来风雨声”,再一次写到了声音,这一次作者的视线在室内,可是本句给我们的感受,仿佛在室外感受一滴又一滴雨水飘落。作者再次从听觉的角度出发,通过想象,将独处的视线引出室内,生动形象地写出“挡不住的盎然春意“。
本文语言平易,处处流露着自然,通过将听觉引入写作内容,更加突出了一片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