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墨法对立篇

昨天讲了儒家,今天我们还是先不讲道家,我们先把墨家和法家讲完起。

墨家
我不玩王者荣耀,但我知道里面好像有个地图是叫做墨家机关道对吧,还有一个人物好像就是墨子。
那么大家有没有好奇什么是墨家机关道呢?
墨子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事实上并不弱于儒家,这是因为他不但是思想家,还是一名科学发明家,军事家。
王者荣耀里好像还有一个鲁班七号。墨子和鲁班两个人呢,同行是冤家,两个人都是搞机关术的,但是墨子是“非攻”,鲁班是“霸道”。比如鲁班为楚国造云梯攻城,墨子就从齐国跑过去劝他不要打仗,还和鲁班比机关术,最后鲁班输了,墨子成功制止了战争。

非攻
“非攻”是墨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墨子被称为是“平民圣人”,他的思想维护的是下层群众的利益。
“非攻”的本质就是爱护百姓,他认为天下英雄,应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所以墨家弟子都是以百姓为中心,尽全力制止战争,打倒暴政阶级,比如荆轲刺秦王。
那有人就会问了:荆轲刺秦王,本质不就是“攻击”吗?
墨家的非攻不是不打仗,而是把战争放到最后一位,荆轲是为民的,他这么做也是为了打倒到处征伐兼并的秦王,从而制止战争,毕竟,墨子还是个军事家啊,很多攻城武器都是他发明的。所以很多人认为荆轲不是墨家弟子,我是不认同的,我反而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墨家思想的践行者。
战争是残酷的,不管战争十分正义,百姓都会受苦。
但是,战争的根源是什么呢?
兼爱
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做贱,诈必欺愚。几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墨子认为,战争的根源就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
所以墨子认为我们不但要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朋友,更应该爱全天下所有人。
这种思想非常浪漫,但是不现实。
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都会不断的搞中央集权,但是墨子这种“百姓爱君王,君王爱百姓”的思想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负面的,所以墨家思想从来没有被哪个统治阶级使用过,还搞什么兼爱非攻。
而且对于那些大坏蛋呢?人道上,我们应该给予帮助,但是我们是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啊!所以杨朱就起来反对墨子无条件的爱。
不过呢,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与人为善,万物都是平等的这一种思想。
尚贤
他认为选举当官的人,不能首先看门第亲疏,而应该看德才。
后来汉代不是出现了察举制吗?就是看德才,但是汉代察举制,选举权不在中央在地方,所以看门第,营私舞弊的现象非常严重,再到魏晋南北朝出现的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一种,它把人分为好几等,哪一等的人只能当什么什么官,所以门第现象非常严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直到隋唐科举制发展起来,门第观念才逐渐淡了,但这还只是淡了。。。
所以墨子的思想多好啊,但是他的思想却很少被人采纳,这是很可悲的。。。
节用 节葬 非乐
墨子提倡节俭,我们当下的新时代也应该提倡节俭。
墨子认为不管是平民还是君王,都应该节俭,下葬的时候也应该低调,这与儒家的风光大葬又是相悖的。。。
而且他还反对奢靡的的音乐活动,因为这回浪费财力人力,这与儒家的乐制又是相悖的。。。
老墨,不愧是你,又碰到统治阶级的红线了。。。
太惨了,好的东西不被采纳,这种教条浪费的东西偏偏占了主导地位。。。
天志
墨家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东西,他是世界的管理员,其意志就是——惩奸除恶!
我们人也应该代表天的意志:除暴安良,见义勇为。
看到这个“天志”是不是会想到咏春张天志。
不知道是不是我过度理解啊,但我还是跟大家说一下。
张天志这个人咏春功夫高啊,和叶问比武基本没输多少,但是他虽然叫做“天志”,但他开始时并没有代表天的意志——惩奸除恶,反而把想要利用武术出名,最后引起武术界公愤。在和叶问对战输了之后,他悄悄地离开了,发誓再也不使用咏春,静一静,静一静......
最后,他悟了...他学习叶问的精神,用一生武功打倒贩毒团伙,达到了真正的“天志”。
可在当下社会,天的意志可不好代表啊,但我们仍然应该学习“天志”的这种精神——见义勇为,见义智为!
明鬼
举头三尺有神明,莫要欺天骗鬼神。
他认为我们要辨明鬼神的存在,他们也代表天的意志,惩奸除恶。
哈哈,这又和儒家天命论里面“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硬碰硬啦!
非命
墨家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
也就是说他否认天命对于人的支配与主宰,天只不过是惩奸除恶,但事情是人做的,不是天做的,富贵贫穷不是天生的,没有什么宿命不宿命的东西,只有你努力不努力的事情。
再一次否定了儒家的天命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尚同
尚同,这个思想是建立在兼爱和尚贤的基础上的。
他认为居下的人应该服从居上的人,臣民服从君王,君王服从天子,从而达到“一同天下之义”。
但这一切都要以兼爱和尚贤为基础,因为一旦不兼爱,尚同就会变成阿谀奉承,上对下的下迫;一旦不尚贤,尚同就会直接在最下的一层——臣民直接崩塌。

法家
墨家是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的,法家则相反,他主张依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巩固统一。
商鞅变法大家都熟的吧,法家就是那个时候崛起的。
我们现在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法家思想的一种体现。
法家的积极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低下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所以那个时候人们并不需要什么法律,因为大家连私心都没有。
可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石器时代后期,私有制萌芽,早期法律已经出现,到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阶级产生,原始社会瓦解,奴隶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奴隶主阶级出台了法律,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也伴随着出现——奴隶制国家出现。
法家提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他的思想对于秦国的影响非常深,所以秦始皇建立了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这可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啊!也正是这样一种思想,促使秦国结束了分裂局面,为此后古代中国版图奠定了基本框架,成功避免了中国欧洲列国化的出现。
法家提倡依法治国,反对儒家的“礼”,用法律正肃社会,让人民遵守法律,从而维护统治,稳定社会。反对“礼”,是为了打倒旧贵族阶级的特权统治,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法家提倡“定分止争”,就是利用法律规定某一样东西的所有权,从而阻止纷争,比如这个馒头是我的就是我的,法律规定的,你们抢不走。
法家提倡“兴功惧暴”,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法律规定奖励军功,以法律让不法分子感到恐惧。
法家的消极作用
过度的“法”,有利无弊。
有合法,就一定会有非法。罗翔老师经常说:“一切法律一旦制定必然滞后。”法律地不断制定,犯罪手段也会层出不穷,那怎么办?继续制定法律?那不就恶性循环了嘛!
所以,我们应该有“法”,都是不应该过度的去“法”,秦朝的建立,法家功不可没,但秦朝的灭亡,法家依然功不可没,就是因为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使法律极其严苛,人民挥手触禁,一时之间流民不断,奸邪四起,监狱都不够用了。。。
大家应该庆幸啊,自己生活在新时代,我们的全面依法治国,就是不但要强调法律的规范作用,还要有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作为入罪的基础,伦理作为出罪的依据,尊重当事人的常情常感。
虽然现在还是有法律规章教条主义的现象存在,我体悟很深,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毕竟,法律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法律——因为,善的世界,不需要矫正!

希望大家节俭,希望大家遵法,希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