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回忆录(九)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自由沟通”之后,时间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七月份。暑期课程即将开始,按照公司的安排,整个暑期课分为四期,时间跨度为7月中旬到8月下旬,每期大概两周的时间,包括课前预习,课中讲解和课后练习三个阶段。我们这些辅导老师在经过了长达三个月的微信群维护之后,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但事情一开始并没有如我们想象得那样顺利——在2016年的时候,网课的知名度远不如现在,大部分学员家长报课仅仅是一种尝试,甚至其本来的目的是报名直播课所带来的赠品(当初报名直播课的费用是几百元,所赠送的录播课等价值超过千元,但实际上是因为公司认为之后的录播课会全面下架,所以做个顺水人情,将其作为报名直播课物超所值的噱头)。而且,直播课上课时间完全固定,譬如上午八点半上课,如果学员9点钟才进入直播间,那么就会错过半个小时的课程,而这半个小时的课程要想补上,要等整个课程结束之后,技术部将主讲老师的录屏上传到公司网站上,这中间等待的时间差不多要半个小时,甚至有的时候时间要更长。这也成了当时被学员家长所诟病的地方——之前在宣传的时候,公司一直以时间成本更低作为网课的一个优点。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学员上网课的时间成本高得令人咋舌——首先,为了不错过直播课,学员差不多需要提前半个小时进入直播间(这和平时去线下补课班的路程时间差不了多少);其次,课上主讲老师的上课时间差不多要两个小时,其中为了活跃气氛,主讲老师有一半的时间是在东拉西扯(中间包括两次10分钟的课间休息,然后主讲的插科打诨,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往往也会占用不少的时间,甚至还有唱歌跳舞这类的“才艺展示”。在我看来,这些完全分散了学员上课的精力);最后,上课结束还有完成课后练习的时间。整体下来,光是一个科目想要完成网课内容就要三个小时,而所讲的内容只是相当于线下补课一个小时的内容,而效果甚至还要大打折扣。因此,暑期课的第一期在学员家长中的口碑并不是很好(当时有一个续报率统计,第一期是四期中最低的,种种问题不一而足)。
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公司当然非常重视,但由于时间上比较紧张,许多问题很难顺利解决,因此学员家长的不满第一时间都发泄到了我们这些辅导老师的身上。虽然我在第一期没有被安排课程,但看到第一期有课的同事眉头紧锁,还是难免会为自己接下来的第二期课程感到担忧。尤其是在第一期课程开始的时候,组长突发奇想,要我们这些第一期课程没有排班的辅导老师为接下来的课程预热,通知学员和家长召开课前的家长会,告知课程安排,以及直播课程中的注意事项。
从之后的结果来看,这一项安排属实是费力不讨好——所谓的家长会在公司内部其实被称为“直播测试”,目的是提前测试学员家长会不会在直播中出现问题,譬如浏览器插件,或者是操作系统老旧等。按理来说,这样的测试只要有一次就够了(比如课程发布会这种形式就比较好),但当时我们所有科目都要在课前做这样的一个家长会,内容基本是大同小异,报名多科的家长相当于把同样的内容看了好几遍,一开始的时候参加这种家长会的人数还有不少,到后来一场家长会能有十几个家长到场就不错了,甚至有的家长从一开始就拒绝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东西。
如此一来,所谓的测试并没有达到目的——不少家长根本不知道自己所用的电脑(当时智能手机普及率并不是很高)是无法观看直播的,甚至有的家长参加家长会用的是自己工作时的电脑,而学员实际上课用的是家里的电脑,最后家里面的电脑无法正常上课,直接打电话到公司投诉,要求退课,说我们涉嫌欺诈。在我看来,当时还不如直接告知家长们要进行直播测试,而不是用“家长会”来掩人耳目。或许这也是公司筛选目标客户的一种手段?毕竟当时的直播测试需要电脑系统win8以上才能支持,也就是说购买电脑的时间不超过四年,这样的学员家中经济条件一般不错,更愿意为我们接下来价格不菲的课程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