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常见类型及手法分析——慢门篇
在社交媒体或者一些大屏幕上,我们会常常看到这种图片




在这些照片中都不可避免的涉及了一个技巧,就是慢门,或者是长曝光。慢门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小溪河流再到云影星轨,这个技巧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加长快门的曝光时间从而使得不同时间的不同物体可以出现在同一张照片上,为了实现这种效果,我们可以在实地拍摄时候以及后期在软件处理时实现。首先我们要做的是确定自己的拍摄题材是什么,在下文我也会进行分类讨论
1. 水流
在日常的拍摄中又时会碰到需要以水流做主体或者是前景的情况,但在这种时候以正常的快门速度常常会觉得不够好看或不够有新意,这种时候慢门拍摄往往就能够派上用场。在拍摄水流时,可以区分为拍摄雾化或者是拉丝效果,这两种效果与快门速度与场景有关。拍摄雾化时常常会选择海边的礁石或者是河边的卵石作为这部分的主体,快门速度是场景来定,以不出现水流的明显痕迹以及不会显现出明显的水面边界为佳。拍摄拉丝效果时,可以先用眼睛盯住一片水流,然后估算流出取景框的时间,以这个时间为最慢快门速度并且可以向上增加快门时间。
2. 云
云层的拍摄与水流类似,但是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云层的曝光时间不可过长,过长时会呈现出类似于阴天的灰蒙蒙的效果。
3. 光轨
光轨是最常见的一种慢门拍摄题材,包括车轨,光绘等。首先这两种题材都需要在蓝调时刻或夜景时拍摄,在拍摄此类题材照片时,需要找到移动的光源,然后用上文拍水面的方法,大致的估算快门时间,在拍摄车流光轨时如果快门时间过长会导致光轨过于密集或凌乱。
4. 星空
在很多时候星空这一题材常常不被划入慢门范围,因为其中包含的知识与需要用到的技术足以让这个题材成为一个专门的分类。其中最好入门的就是星轨,不需要在意拖尾,星点等,放置相机,按下快门就可以得到一张精彩的星轨图片,但是实际上星轨的拍摄是需要一定的后期,并不可以直接出片的,这就需要我们下一个部分了。
5. 后期
慢门摄影中最常用到的后期就是堆栈,使用堆栈可以将很多张短时间曝光的照片合成一张长时间曝光的慢门照片。在堆栈模式中又有两种最为常用就是最大值和平均值堆栈,最大值堆栈常常用在合成车轨,星空等题材,这是因为最大值堆栈只会合成每一张图片的高光部分,与之相对,平均值用来合成图片的各个部分,所以可以用于水面的处理和画面的中间调部分。
6. 设备
在设备方面,手机可以用专业模式或者类似流光快门这样的智能模式来拍摄,相机的拍摄与之同理。在环境光稍亮而无法达到理想快门速度时可以使用ND镜,ND镜的作用类似于人们的墨镜,作用就是减少进光量从而控制快门速度。其次,需要一个稳定的三脚架,在拍摄慢门时,晃动的器材会导致图片出现拖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