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中哲上岸经验丨永远不给自己设限,永远坚定向前丨哲学考研


河海大学·中国哲学
导言 /introduction/
鸭小墨 :
小安同学是23届的优秀鸭鸭学员之一,也是23加油鸭一众“专业第一”中的一员。小安在平时的学习中,与我们助教沟通积极,遇到不明白的知识点都会请教我们。和别的初试高分的同学相比,小安可能较少一些应试方面的天赋,但却呈现出一股百折不挠的勇气。还记得我们的第一次阶段测验,就把小安给做“崩溃”了,但她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继续努力,参加每一次的测验和模拟考,每一次都进步一点点,直到最后在考场上“大放异彩”。
小安所报考的河海大学是综合实力较强的211院校。不过河海大学的真题流传出来且被收集到的很少,这给小安的考研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使得她要对教材上的知识有更全面的掌握,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偏难题和非常规题型。面对这样的困难,小安没有轻易言弃,而是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对自己选择的目标坚持走下去。
经验贴写完,我问小安,“如果给这篇文章起一个标题的话,你会写什么?”她说“永远不给自己设限,永远坚定向前”。这句话,既是小安考研过程的“主题”,也可供正行走在考研路上的诸君共勉!
学员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2023年三跨上岸河海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的小安,本科是浙江的一所独立院校。我在2021年就着手考虑关于考研的相关事宜,虽然一开始选错了方向,选择了教育学。在教育学的学习过程中,我有一种虚浮感,一直看不进去书,理解不下去。但是这个过程引导我仔细考虑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终于在2022年年初选定了我命运的哲学专业。也很幸运于2月加入了加油鸭的大家庭,开始了哲学的学习之旅。
初试的最终成绩是361(英语65,政治69,中国哲学史1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14),专业排名第一。之后在面试中排名第二,成功拟录取。过程虽然充满了惊险,但是真的很高兴让我得到了满意的回馈。接下来就过去拼搏的一年做一个小小的复盘,同时给24的同学们一些学习建议。
说在前面:在考研的最初,你要对自己是否考研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对我自己来说,将近半年的心理暗示和铺垫,是我这一年持之以恒的最重要的因素,这意味着我拥有了一颗坚定的初心,我就是要考研,我就是要学哲学,我就是要坚持下来。这帮助我在这一年中,做无数个选择时、遇到无数个困难时,始终保持正确的大方向不偏航。

Part.1 公共课
1.英语
我自己本科学的是英语,六级分数500出头,因此并没有过分担心英语的问题,虽然分数不算好,不过也没有拖后腿。最大的感触是之前的英语水平和考研成绩不成正相关,最关键的是打好基础,一步步精进。
英语最重要的无非是两个东西,一是单词,二是语法;前者是砖块,后者就是地基。
单词问题:这个别无他法,只能硬啃,无论是app还是纸质书,都没有问题。我有些自己的习惯,就是特别关注词缀,熟悉了词缀意味着很多词哪怕一下忘了,但是也能判断这个词的词性,这能够帮助把握大致句意,是积极还是消极;还可以将相似的词或词组照抄分板块记忆,这可以防止混淆。但是实际上单词背诵只有头两遍就比较痛苦,后面熟练了就如鱼得水了,所以坚持坚持再坚持,等待曙光到来。
语法问题:其实这个比较困难。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进行知识摄入。比如说,要求低一点的,以弄清句子主干为主,什么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在看课两遍之后仍然似懂非懂的可稍稍搁置,放到之后的真题实战中对照笔记进行研究和学习。这里对于基础较弱的人来说就需要找网课看看,我自认为自己的基础还可以,所以就没看课,只是自学了刘晓燕的书。这个工作在大三上半学期就完成了,而对于这些基础的工作,确实尽早开始为好。但是当下就是最好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按部就班,不要过分为难自己,坚持下去才是更重要的。
阅读理解:对于阅读,我看了颉斌斌老师的课程。互联网上五花八门的课程的选择,没有标准,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要被别人的推荐迷花眼,但是值得警惕的是,在选定之后尽量不要更改,否则会混淆老师的讲课思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至于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我没选择听课,只是进行真题训练。
作文:对于作文,我准备的比较迟,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着手背诵,也未看课,因为热门老师的课我吸收不到太多东西,这里仍旧推荐大家根据自己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基础薄弱同学仍旧需要打基础,背功能句。基础还不错的同学,可以不用过早担忧作文,开始准备时多看几篇作文,王江涛等的老师都可以,也包括标准答案。将适合自己逻辑的语句和作文结构整理下来,往别的作文上套,看是否合适,不合适,就再积累模板。我自己认为,根据文章题材不同,小作文大作文各背3-5篇模板即可,数量虽少,但是过程很耗费时间,也更有性价比。
2.政治
政治是一门比较特殊的科目,因为它不需要过早开始准备,在7、8月份即可。而且加油鸭小涵学姐给的推荐时间规划非常合理,可以用作参考,并随自己的情况时刻调整。
早期,我刷了两遍1000题,这时候不要执着于对错,关键是对马原、毛中特等四个部分具体内容的了解和大框架的形成。因为1000题覆盖内容太广,也比较僵硬,不要太过纠结。中期我发现自己对整体框架比较乱,细节对应比较松散,所以我看了政治老师徐涛的网课。我认为看政治课是有必要的,但重点不能搞错,课程是辅助,可以增加趣味性和知识点的关联性,但不能取代自己花时间看书和做题。
最后各种押题卷出版之后,我的重点就转移到了肖八的选择题,这是最重要的时期。包括腿姐,米鹏、徐涛在内的稍有名气的5、6位老师的押题卷的选择题,除了肖八刷了3遍,另外的各刷了两遍,这对于熟悉出题规律和今年的知识重点是非常有用的。对于腿姐的技巧班,我并不认为这是必须的,但是她对于重点的划分还是非常值得关注和了解的。
后期就是用题目补充腿姐背诵笔记,反复看反复记。在肖四出了之后,我就着手开始背肖四,我只背了肖四的大题,但是是比较熟练的。这里建议,后期时间比较紧或者想将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情况下,还是择一而精更好。总而言之,政治不需要太担心,但是仍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采取足够多的重视,耐得下心去理解、背诵。需要提醒以下的是,23年政治选择题出题比较灵活,在学习时要注意培养自己主动思考和调动知识点的能力。
在答政治的主观题时,鸭鸭们一定要注意灵活运用自己背下的题目答案,根据题目和材料的关键词去编写答案,不能生搬硬套自己背过的内容。

Part.2 专业课
零基础的我可以说对专业课是最上心的,一上来是毫无头绪,但是在一年之后的今天来看,不得不说加油鸭学长学姐给的建议是非常有用的。一开始要用心阅读学校参考书目,为帮助理解,可以另外挑选学长学姐推荐的其他书目,进行组合阅读。千万千万不要盲目抄书、做笔记,因为在茫然阶段,这些工作的效果会被压缩到最小。充分的理解和大致知识框架的建构非常有利于后续的背诵和答题。
等到《高分手册》(基础篇)发下来之后,就可以配合前期的理解和阅读进行手册的背诵,若前期工作不到位,这个过程不仅见效慢,且很痛苦。无论如何,背书终究不是个轻松的活儿,这时候就要咬牙坚持下来。当然在背诵知识点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我们对书的理解会更透彻,更连贯,背诵慢慢就会更从容。这里建议不要僵硬得一字一句死磕,仍旧以理解为重点,组织自己逻辑体系,这也有利于复试时的考验。

基础手册对我的帮助很大,学长们对于重点的分析非常合理。这使得我在目标院校没有考试重点,不公布历年真题的情况下没有走歪路。虽然我为防止意外发生,仍旧耗费了很多时间在不重要的知识上,但是所学即有所得。
总而言之,这个时期分清主次仍旧是最重要的,因为咱们的目的是上岸。在中期的学习过程中,因为对于原著理解的忽视导致后期我复盘背诵时发现背诵过的很快就忘了,所以这里以自身经验提醒大家,死记硬背不是长久之道,只有真正明白了、理解了才能够灵活运用。


后期《高分手册》(进阶篇)也下发了,由于我认为自己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就没有花太多精力去背诵进阶手册,这也是为我前期基础不够扎实付出的代价。其实决定报考河海是4月份临时做的改变,西哲史变成了马哲原理,我只能一遍遍啃书,虽然着急,但是还不算迟。
对于背书的次数,我不记得自己背了几遍书,只能尽可能的多背多总结,多复盘。即使最后一个月的多次模拟测试,我次次以狼狈收场,但是坚持到最后和不能辜负自己之前努力的信念一直支撑着我,再狼狈我也次次参加。也非常感小墨学长的支持和鼓励。最后几遍背书,我将重点回归了最基础的知识,以保证我上了考场有话可写。最后既忐忑又坚定地上了考场,幸运的是考试过程非常顺利,结果也让人满意。


Part.3 复试
今年是疫情后第一年线下复试,过程之折磨就不用说了。河海大学的复试是1:1.5。这让我这个社恐非常惶恐,今年推免了一个,也就是只招两个,我很害怕自己翻车。但是什么都不做躺平摆烂没有任何作用,反而对专业知识看的越多,底气越足。
出于对自己基础知识的不自信,我在过了个年没多久就开始看复试的参考书了,同时加入了两本初试时看不进去的原著书,这也是为复试面试做准备,但是效率不算高。在初试成绩出来后,压迫感让我开始系统看复试书。同时我开始有意识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我意识到和初试不同,复试只有两个月时间,于是重点应该在参考书的重要章节以及整体框架上,切勿过于纠结细节以及僵硬地背书,同时注意培养自己做研究的心态的方法。
还有要时刻关注官网发布的消息,按照院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材料,这里能加分的奖状奖项尽量都带上。
在晚上我参加了河海的笔试,和初试的考试形式差不多,在认真准备的情况下不需太过担心。第二天是面试,开场是一个中英文的自我介绍,之后重点都在专业知识上,至于别的问题当场发挥绰绰有余,真诚就是必杀技。
对于笔试,就是要多背,没有重点,有初试的基础的情况下,可以主要背每章节的关键句➕理解。而面试的考察分专业课和英语,对于英语口语比较担心的同学,还是需要提前准备的,能早一天是一天,先不说对面试有利,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任何时候都能为一个人的初印象加分。此外在面试过程中要自信、大方、敢说,老师见惯了初出茅庐的菜鸟,而且为人都是又有力量又亲和的。

最后,谈一下心态调节的问题。
从学习状态来说,一开始不要上来就逼自己学多少个小时,学习时长不是衡量自己学习状态的标准,只是一个附加值。一开始以找到自己适合的学习状态为主,给自己安排计划要合理,不能照搬别人的,不舒服了就立马调整,这也是给自己在日复一日学习过程中带来新鲜感的一种方法。同时要将自己放在宏观时间点上去看,随着自己的计划完成度和状态去更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时长,有松有驰,懂得合理给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放放松。
考研是一场攻坚战,遇到的每一个坎,都需要足够的能量去跨过。尤其是对于我这样的大学三年一直浑浑噩噩的普通学生来说,我做下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我深思熟虑的。当人一旦全力以赴,就会发现,除了释怀和平和,只觉得一切是最好的安排,莫问前路,但行远方!将眼光放在当下,放在自己吸收的每一个知识、获取的每一点成长上,为自己选择了走这条路而自豪,为自己付出的每一份努力而欣慰。享受这个过程,去感受自己的成长。
最后分享一句支撑我走下来的话:“上坡要努力,下坡要开心。”希望看到这里的人都能在努力和开心中取得自己理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