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运输机直接改成“武库机”,C17已经开始模拟测试

历史进入21世纪20年代,人类战争的模式逐步向无人化和智能化高速迈进,现在中小国都能靠相对简陋的无人机系统取得可观的战果,那么大国自然就更有理由向无人化作战深度迈进。大约在一周之前,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附属的机构发布了一则消息。宣称其412测试联队的一架C17A战略运输机,成功的投放了载有AGM158模拟弹的托盘装置。此次试验目的是为了验证“先进战场管理系统”项目的数据分享能力以及在未来C17作为大批远程巡航导弹和无人攻击机的投放平台,也就是前所未有的“武库机”的可行性。过去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多次谈到过武库舰,也就是一艘巨舰可以携带数百枚甚至上千枚导弹。射程可达数千公里,一艘巨舰就有能力对一个中小国家进行饱和式的打击。是航母之后海洋上的新一代霸主。

而武库机的概念和武库舰类似。可以从空中瞬间投放大量的飞航式的巡航导弹或者无人机,也可以从空中投掷后再点火发射弹道导弹。相对于海洋上航速最快只有30多节的武库舰,武库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飞行速度快,每小时可以飞行上千公里,几个小时就可以跨大洲飞行数千公里。飞行路线可以灵活多变,防御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比武库舰更大。对小国来说,面对从数千公里外飞来的武库机而又在数百公里的防区外就投掷大量弹药发动的空中攻击。几乎毫无防御办法;而对一流大国,其实也相当的不好防,对本国的防空系统都是很大的压力。那么在超级大国已经有大量的战略轰炸机群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单独把战略运输机改装成武器运输兼发射平台成为武库机呢?实际上超级大国把运输类飞机改装成作战飞机早就有先例,比如著名的“空中炮艇”,

就是用C130系列中型运输机改装的。不过C17等改成空中武库机的打击能力是空中炮艇完全无法比的。C130改造而来的空中炮艇最多欺负一下毫无防空能力的国家,也就是打打游击队的土坯房和帐篷,面对任何有防空能力的对手都等于是白送。但是C17改造后发射无人机和远程巡航导弹却不是那么好防御。之所以在有专用战略轰炸机的情况下还要改造运输机上阵。首先在于现在包括超级大国在内的2个装备有正规洲际战略轰炸机的国家,其轰炸机队的出动效率都很低,因为普遍老旧,今后的出动效率会越来越低,比如B52H和BIB名义上都还有几十架,但是实际能随时出动的不过个位数。这个数量肯定是压不住其他大国的。而C17等战略运输机,超级大国现役还有接近300架,起码有一半,也就是150多架随时可以出动。如果能拿出20%改成武库机,那么也等于一下子增加60架左右新的战略空中武器武器发射平台,作用相当可观。

其次,用战略运输机有运载量大,航程也较远的优点。比如C17可以装载40吨的武器直飞6000公里,而目前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战略轰炸机可以满载40吨的炸弹和导弹长途飞行。如果40吨全部是巡航导弹和无人机,那么数量将成百上千,一旦发射出去恐怕谁都不好防御。第三,用大型运输机改造成武库机,还有相当的迷惑性。让对手以为是运输机而放弃警惕性。当然超级大国可以做这种改造。其他的大国自然也可以照方抓药,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支持下,谁先批量改装成功,谁就有先发制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