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欢歌(9)
第九回 军工厂
9.1、国营工厂
争先机心比天高,
疏管理命比纸薄。
傍大款联合发展,
无创新饭碗难保。
弹指一挥间。1978年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我作为知识青年完成了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过程,回到了我的出生地---长春市。被分配到市电子局下属的国有企业《电真空器件厂》。工厂坐落在长春的西南角,南湖公园附近。工厂有玻璃熔炉、电子器件装配、金属钣金和机加车间等几个部门,我被分配到机加车间当上了一名模具钳工。
车间里整齐的摆放着两排机加设备,后来才知道那是车床、铣床、刨床、磨床、镗床、冲床、线切割数控机床、超声波发生器、高频加热炉等先进设备,看的眼花缭乱。开始在模具制造组当学徒,要求从水电焊、钳工、金属热处理等机加工艺都要掌握基本技能。都说这是个好单位,搞电子产品的企业技术含量高。在此之前我还只见过电焊机、卷扬机、搅拌机等建筑机械。不过与现在这些精密机床相比,那些都是干粗活的家伙什,自己在心里有一种自豪感,一定要干出点名堂。
工厂做些什么呢,电真空器件当然就是做电子管,我厂生产的是个头最大的电子管——电视机显像管,就是老式电视机、电脑的显示器。显示器这东西由主要由两部分构成,金属材料制成的电子发射装置,以及玻璃外壳。先说金属发射装置,其结构并不复杂,最关键的是电子发射芯,它的形状很特别,有些像钢笔帽,细长细长的锥形金属管。材料是无磁不锈0Cr18Ni9Ti,来料是条状的卷材,加工过程是先把它展开,用冲压机下料成巴掌大小的圆形,然后用油压机经过一次次拉伸工序,最后达到设计形状。由于发射芯细长比太大,而材料的延展性有限,不可能用一次拉伸来完成设计形状,只能靠多次拉伸成型。
为消除每次拉伸造成的机加应力,以便在下次拉伸时工件能顺利完成拉伸作业,提高零件合格率,在拉伸后都要进行退火处理。先把半成品用工业酒精、笨、丙酮等溶剂清洗掉加工过程中的润滑油,由于这东西形状细长,刷子又伸不到里面,内壁的油膜很难清洗掉,因此还要把半成品放在超声波清洗机里处理。清洗好的半成品再放入石英炉内加热,为防止半成品工件金属表面在加热过程中被氧化,石英炉密封后还要抽真空。按热处理工艺要求加热、保温、淬火,然后再次拉伸,直至达到设计尺寸。受加工工艺、设备、材料的限制,成品率很低,大约一半料能在经过反复折磨以后勉强坚持到最后成为合格的零件。
再说外壳。厂里有一台烧玻璃的炉子,老师傅拿着根长长的玻璃管伸到炉子里粘一点熔化的像蜡一样的高温度的玻璃料,在管子这一头用嘴往里吹气,一会的功夫,刚才还是碧玉似的一块玻璃料,转眼间翠鸟、金鱼等玻璃工艺品便神奇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一个个晶莹剔透、惟妙惟肖。后来要用这台炉子烧显像管。就是把熔化的玻璃料倒入成型模具内,其原理简单工艺也并不复杂,厂里在不断的进行工艺试验,逐步提高产品合格率及稳定性。
那是在1978年,长春市电子工业局管辖的电子企业主要有第一至第四无线电厂、第一、第二半导体厂,电真空器件厂。按电子局的发展规划第一无线电厂生产电视机整机,其它企业为一无配套元器件形成自成体系的完整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
当时电子局系统内还有一套嗑,一无、二无、三无、四无(四个无线电厂),好容易有一户企业不带无字,还是个真空(电真空器件厂)。
我所在的电真空器件厂由于有制造玻璃的熔炉,因此计划承担显像管生产。为了尽快启动生产线,完成给一无(第一无线电厂)电视机配套的任务,厂里多次派员工外出学习,也请来南方厂家技术人员来指导。
国家第四机械部按照高技术行业在全国各省合理分布的原则,鉴于长春市现有的电子产品配套生产能力,同意在长春布置彩色显像管生产线。
当时全国仅有4条彩色显像管生产线,都在南京等南方城市。如果按计划在长春建设彩色显像管生产线将使全国电子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也能充分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作用。
一切似乎都在预料之中。那年四机部派技术人员来厂里对我厂试生产的显像管进行引进流水线前最后的基础能力验收,厂里自然是非常重视,做好环境卫生,整理工艺文件,都准备齐全就等验收合格开始大批量生产了。
验收组来了,又走了,很多天没有消息。
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取消在我厂生产显像管的资格。理由呢?生产环境洁净度不合格,据说是在我们生产的显像管内发现一根毛线头。
厂里为提高环境洁净度制定了严格详细的规章制度,然而,市里领导的孩子许多都在这里上班,用老百姓的话说能到这里来的都是有门子的人,从总装线到机加车间按老子级别高低分配孩子工作。总装线上的大姑娘小媳妇们都是谁呀,她们对厂里的规定具有天然免疫力,室内清洁、不让吸烟没问题,该死的是这些娘们居然在偷偷的勾窗帘、织毛衣,结果毁了厂子和她们自己的前途。还有机会吗?没有了,这是淘汰赛!回想这些公子、小姐们(不是现在的小姐)的日常表现,她们也干不出什么像样的活。上班不穿工作服,女孩子上身穿那种又薄又透又长的睡衣似的衣服,下身着露着脚脖子的七分裤或喇叭裤,脚下穿绣花拖鞋,还要露出发霉的脚趾甲。再往上看,头上全是烫得花一样的卷,扎上鲜艳的塑料头花,那样子让我们这些年轻小伙们都不敢正视,瞅一眼脸红心跳脚下软。现在想起来,靠这样的管理和这样的员工如何能适应现代化的大生产呢。
彩管是不能做了,员工埋怨领导管理不善,领导埋怨员工素质太低。可是日子还得过下去,干什么呢?找市场吧。给五商店做铝合金柜台、做磁疗眼镜、做沙发、做食品厂的用于制奶粉的的喷粉设备,做风力发电的螺旋桨、做换热器(那种最普通的在圆管上串铁片的民用暖气片)、反正什么挣钱干什么吧。一个具有高端装备水平的国营中型企业居然沦落到如此地步,可怜,可悲。
说话到了1982年,国家对三线企业有了新的政策。他们要进城了。
我们厂正处于困难之时,想抓住个机会与有产品有技术的大厂合并以求生存,三线企业又想进城,两下一拍即合,很快宏伟机械厂与电真空器件厂合并了,新厂起名《宇光电子工厂》。2000余人的军工企业,技术实力雄厚,又有军品保证,前途一片光明。
兴奋,我们属于军工企业了。军品技术含量高、价格贵。
新厂以生产军用雷达为主。但是和平年代又逢百万大裁军,军品只有维护,没有消耗,订单任务越来越少。随着技术进步原来许多像射频发射管这类需要进口的高端元器件也逐渐都国产化了,单台设备售价也越来越低,厂里渐渐吃不消,开发新产品的任务显得十分急迫。与瑞士探讨船用雷达技术引进、与冰岛探讨风力发电、给一气奥迪搞配套做汽车黑匣子、与香港合作生产钟控收音机等等,产品开发工作像个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的人。
在企业管理上,开始实行厂长承包负责制,合同期三年,时间短据说是怕厂长把企业做成自己家私有的,那样性质就完全变了,我们可是社会主义国家。
可是三年时间,谁能有长远打算呢。厂长换了一届又一届,厂里的效益下滑一节又一节。缺少核心技术,没有效益好的主打产品,技术干部开始流失,大都去了南方。好好的企业渐渐的空心了,没产品、没技术、没人才。就这样长春市电子局属下的所有电子企业都完蛋了。业内人士戏称,电子局的企业掰开来看,一瓣、两瓣《第一、二半导体厂》,看的明白那是一无、二无、三无、四无《第一,至第四无线电厂》,什么都没有。噢,好像还有一点光嘛,哎,还是个微弱的宇光《宇光电子工厂》。嗨,你说这还能好吗。
9.2、师傅
两用人才闲不住
工作生活两不误
代代相传好手艺
工人阶级擎天柱
钳工师傅郭宏祁是老职工,八级钳工。一直从事机电产品的工装磨具的设计与制造。在行业里很有威信,是省里的劳动模范,每月工资不打捆(100张一元钱的票子),能养活一家老小5口人。像我们这些小徒工、初级工每月才28元工资。真是羡慕老师傅,我们什么时候能开那么多工资该多美呀。
当然,那不打捆的工资可不是白拿的。八级大工匠是一级一级考上去的,要有理论更重实践。师傅有能耐,很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关键时刻都把他请出来才能解决,而每次几乎都是不负众望,迎难而上,迎刃而解。他的主意最多、经验丰富,经常用很简单的办法解决起初看起来很复杂的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级工大,就是损招子多”,在别人看起来没办法做的活,他就能用替代材料、简易工具,或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比如用剪子在蒲坂上剪出个正方形、给杆件套扣的时候不用搬杠;三视图补图,俯视图是个回字、侧视图是个回字,问你主视图是个什么样的图形?师傅手很巧,电工、木工、机械加工全会,强项是电工技术,自己家里的电器差不多都是他自己做的。
我们在一个车间,非常珍惜有幸能跟师傅学习技术。开始是明里跟着干,暗地偷着学,以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为目标,经常鼓捣出一些什么电动扳子(那时候市场上没有),定位夹具等小玩意。由于我们选择的小改革小发明项目直接服务于厂里的生产实际,因此收效快,效果明显,所以在工作中得到车间技术科的积极支持。我有玩电子(家用小电器)的经历,有时也做些火柴盒大小的微型收音机或无线对讲机、负离子发生器等小东西练练手艺。我们那帮师兄弟里高人多的是,自己装个组合音响,装台电视机不算什么事,就是个玩。我们钳工组张凤玉组长说,男人业余时间应该干点电子、木工等手艺活,一来呢练手艺,二来呢也可以少干点家务活。真聪明,我们几个师兄弟都是跟他学的,电子技术跟郭师傅学,钳工技术跟张凤玉组长学,热处理技术跟李兴年组长学,铣床技术跟郭政师傅学,车间里的工程师张耀轩都热心的帮助我们进步,当然少不了我们那帮整天在一起琢磨技术的藏洪兴、刘立臣等师兄弟。都看过《射雕英雄传》吧,我就是那个郭靖,师傅多。
在我国工厂里历来有自发小改小革的传统和气氛,互相学习技术共同提高能力在年轻工人中巍然成风,今天你给我出一个古怪题目,明天我就给你来个更刁钻的,互相比试的结果自然是共同进步。
那时就很崇拜新闻里报道的在国家某重点项目里发挥关键作用的青年技术骨干,他们未必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甚至有没上过大学的,都是通过自学成才。就是他们这些人或者解决外国专家都找不到门的进口设备调试问题、或者在国家那个重点攻关项目里力克难题等,每当看到类似报道心想总是痒痒的,心想,这个人就该是我,只可惜没赶上机会。
那个年月社会尊重工人阶级、更尊重工人里搞技术的人,王进喜等人物是全国人民崇拜的典范。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反映石油工人的电影《创业》,里面有个男演员大高个、方脸型、大胡子,形象气质很男人。我一个三年级小学生还没长毛呢,就对着镜子用细毛笔尖在我那光光的脸蛋子上画胡子,然后再戴顶前进帽像模像样的在家里唱着电影主题歌“天寒地冻不觉冷,荒原一片篝火红….”,模仿电影中的人物。其实人的一生都是在演戏,演员是你自己,可谓自导自演,演什么角色自己定,只不过是舞台不同而已。
社会影响也有很大的作用,现在的影视节目中满眼尽是文艺界的猩猩狒狒,跟动物园似的。新闻传播诱导的结果是,从幼儿园开始就练习演戏,弹钢琴、练形体,有用的不学只练习作秀,这样下去谁还想着为国家默默付出呢。
上世纪80年代的社会环境是国家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一曲《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像春雨浇灌了每个人的心田。都在设想再过20年祖国是个什么样子,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工厂里的师兄弟中很多人后来都参加电大、夜大的自考学习。我属于那种不愿意上课考试,喜欢鼓捣实际东西的这类人,比较崇拜爱迪生。到厂里没几年,就要攻克高速钢钻头红硬性寿命的难题。抽空去图书馆查阅有关金属材料的书籍,在工作中请教热处理高级工程师刘总技术途径,请教李师傅具体工艺方案并与师兄弟们切磋探索实验方法,大胆实践。期间还斗胆写篇技术论文邮寄到《机械工人》杂志上发表,居然真的出版了,还收到5元稿费。那真是很大一笔收入呢,能去饭店吃半只北京烤鸭,那年月厂里有人结婚,随礼钱才2元,还能混顿饭呢。虽然受技术能力制约,也缺少金属构成和金相分析等必要的实验条件限制并没有最后完成攻关,但只要在工作中积极去努力解决,早晚会克服难点的,只是说不准是在谁手里最终攻下了这个山头而已。
后来我们几个不安分的师兄弟不甘心只是跟着师傅干活,要主动参与,逐渐一起讨论、一起琢磨,还不知天高地厚要自己研究项目开发市场。
见到电影院禁止嗑瓜子,分析原因是因为有太多的凳子腿碍事扫地太费功夫,就研究能自动绕过凳子腿的电动扫地吸尘机,然后卖给电影院宣称随便嗑瓜子(现在市场上也没有),电影院的收入将比禁止嗑瓜子要好的多。
那时候中药丸都是用纸壳做成圆柱形小盒,或者用蜡直接包住药丸,感觉包装过于陈旧落后,就想开发中药丸自动包装生产线(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药丸包装方式),哥几个都说我胆子大,让我出头去游说,一个工人居然不知天高地厚真的把方案交到厂里的总工手里,尽管落下个不务正业的坏名声,但仍然是贼心不死,一但有机会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哎,那才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呀,又跟了个思维活跃胆大包天的师傅,真要是没人管全放开了,没准那天也能弄出个什么新奇玩意。
郭师傅是干一行爱一行,也喜欢讨论军事技术,工作更是特别认真。在军品雷达调试机器期间,判断有个电子管质量不好,换新的吧。库房早下班了不能从仓库提货,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他干脆回宿舍把家里老式收音机里的电子管拔下来按在厂里的机器上调试,我们都怀疑这东西能行吗,师傅轻松的回答说就像是军人需要输血,你能说非要抽军人的血吗,脱了衣服都一样,看问题要看本质。绝了,换上民用品果然也好用。师傅比我们胆子大,那可是582甲军用雷达。里面有个暖瓶胆(雷达的发射管)3千多元一支,是我月工资的100倍,不敢碰。师傅就敢把那宝贝装了卸的反复折腾,后来又在回波信号中发现一个细微的忽隐忽现位置不变的反射源,分析来分析去找不到原因,师傅也不言语自己出去爬到载车雷达天线架上面去查找原因,雷达的波导管是根异型金属管,要求内部表面十分光滑平整,他认真检查波导管内壁,或许是过于忘我了,没有及时提醒控制室内的调试人员他在天线前检查,结果雷达没有断电,把师傅眼睛给烧坏了。他也没告诉我们自己眼睛出了问题,回来时手里举着一根细小的棉线头说没病不死人,就是这根线手套上的棉线头惹的祸。这回再试试看,杂波信号没了,判断准确。他还及时提醒我们在检查报告中要注明:波导管加工过程中不能带有纤维的手套接触工件,建议改为人造皮革制品,产品检验增加一道静电+窥镜检查细小异物和吹风处理,并延长酸洗时间。眼睛看不清细小东西,他也不下班,就根据电路分析和以往的经验提醒我们那里最容易出现故障,如何解决问题。就这样师傅的行为感染着我们,带领我们从最初的敬畏技术,到逐步的喜欢技术、研究技术。
我们被郭师傅的敬业精神所感染,也要为国家富强出谋划策。记得最狂的是在1983年写信给中国青年报,参加《全国女青年发明创新竞赛》,题目居然是《炮射反坦克电子引信地雷》,我真是疯了,不下这个蛋憋得慌。基本思路是攻击坦克底部,那里的装甲最薄。用远程火炮(155榴弹炮)发射倒置装填的经过改装的40反坦克火箭弹,弹头飞行至目标区域上空后,在设定高度打开减速伞下降,以一定速度钻入地下1米深度,相当于在此处埋设一颗地雷。落地同时解开保险装置开始工作,引信采用声控、磁控、红外、无线电复合动作引信,我方通过无线电发出遥控信号启动或停止起爆引信工作。关闭引信时我方坦克群在雷场上随便走,当敌方坦克行驶到地雷场时,我方通过遥控启动电子引信。敌人坦克正好处于地雷上部时,其明显的机械振动、发动机热辐射及磁场信号被引信接受起爆,则地雷底部火箭点火使地雷跳出地面直接撞击在坦克底盘上,火箭弹的聚能装药启动,熔化的高温高压紫铜射穿坦克底部装甲从而达到打击敌方坦克的目的。优点是射程远50公里(等于155火炮最大射程)地雷可以遥控启动或关闭、由于地雷深入地下一米,抗反地雷坦克的机械清扫、抗爆炸清扫、抗工兵人工清扫。那是80年代的事,现在把此类武器叫遥控炸弹或末敏炮弹。
还有很多构思,比如多弹头分导式鱼雷。把两只鱼雷固定在一个动力部件上(母机),发射出去以后当雷头声纳感应到敌舰发射反鱼类武器(鱼雷)时,在恰当的时机启动分导鱼雷,两鱼雷分开左右不同航线前进,敌方反鱼雷武器只会炸掉动力部件(母机),而真实的鱼雷已经双路分进,直逼敌舰。敌方再想反击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就算采取机动回避动作也不容易躲过两条航线的攻击。
还有警察使用的10米外开火的电击枪,就是把孩子玩的水枪加以改造,内部装满导电好、粘度大、能染色的液体,手柄里安置高压电发生器,扣动扳机水柱射向敌人,两条平行的水柱带着高压电接触到人体构成回路,使对方遭到高压电击而失去反抗能力。
虽然由于自身技术能力不足或势单力薄或明显不务正业有抢厂里市场开发部门饭碗子的嫌疑,自然没有取得厂里的认可。工作方式属于半公开的业余爱好范畴,最后都没有搞成,但是通过这些项目的探索与实践,锻炼了独立研究项目的和多专业技术的综合能力,培养了搞发明创造的兴趣、积累了实践经验、也为以后的工作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凡探索必留下痕迹,凡努力必产生影响,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不会白费力,你是处在海平面的一杯被加热到99度的水,虽然没有达到沸腾的温度,但却是最接近沸腾的水,有需要的时刻哪怕外部只点燃一根火柴棒,你就会迅速沸腾起来。
厂里一直都不太重视技术人员,待遇差。感觉那时候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很低,也缺乏进取心,厂里开始实行厂长承包责任制,3年一届,更加没有长远打算,人心也就散了。有能力的人都下海去了深圳,剩下的人打都不走,有些简直就是滥竽充数。记得有位女技术员,年轻漂亮,骑一辆红色的凤凰自行车,招风得很。一天她自己刚保养好爱车第二天就来找我们这些机修工,说是刹车不灵了。要说保养自行车很简单,在工厂里的人都会自己弄,就是三件事,擦拭、紧固和润滑。我们把车推过来逐项检查,嗯?本来应该干燥的后车轮闸皮子里,怎么油糊糊的?一询问,嘿,能把人乐昏过去,雷死人了!她一个机械技术员居然能把机油浇进后轮车轴的抱闸里,相当于你往鞋底子上抹机油。都知道那东西是通过摩擦来减速的,多亏是你自己往自己的车轴里浇油属于自杀行为,否则算暗害该去报案。还有更绝的,一个学电子技术的技术员,手里拿着一只掉了一条腿的二极管说:“三极管掉一条腿可以当二极管用,那二极管掉一条腿是不可以当一级管使呀?”用现在的话说是把人雷倒一片那。想那晶体三极管,去掉一条腿要看是那一条呢,留下基极和发射极还真能当二级管用,可是二极管去掉一条腿能干什么?天线吗!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有一次车间需要到厂里领料《片状滑动多接电变阻器》,她叫不上学名,居然大声喊“就是那个像小王八型的东西”,哈!唱着说吧,真是乐死人,真是乐死人!厂里就靠这样的技术人员能搞出什么产品呢。
很多事就是这样,当你苦苦追求的时候未必能到手,当你已然淡定不求回报的时候,他却来到你的面前。
这一天,车间党支部书记找我谈话,说你很早就要求入党,表现一直很好,这一批积极分子里,确定你填表,报送厂党委讨论。这是我多么熟悉的声音那,自从回到长春以后被分配到《长春市电真空器件厂》工作。我又一次递上我所熟悉的入党申请书,并说明了我在农村的情况,工厂党委认为环境变了,对回城知青要重新开始考察。我都听惯了考察这个词。从困惑、反感到淡定、自信。
多少次在梦里苦苦追求,幻想你姗姗向我走来,如今第四次出现在眼前。记得那年,是下乡第三年,我刚得到分配下来的招工名额,在准备与乡亲们告别的日子里,恰巧在这么个时刻,几乎同时接到党委通知,我又第三次填写入党志愿书。都说我是横垄地里拉棍子,没错。
在临走之前我请求党委批准我加入党组织,因为我一直在努力,甚至为此放弃过回城的机会,希望能在农村实现自己入党的愿望。谈话结果很明确,党委不能白瞎这个名额,让我必须面对两个选择,要当工人就回长春,要入党必须留下来。面对这样的现实,我非常痛苦,但必须作出选择。我选择回家,因为在哪里都是共产党的天下,不管在哪里只要努力工作,只要坚定信仰都可以加入党组织。我走了,带着些许的遗憾,更带着追求和希望。
我期盼了很久的理想,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考察,这次就要实现了。我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考察了。厂里有几千职工,一个车间就上百人,要求入党的人很多,有些已经是很多年的积极分子。由于个人入党动机的不同,那些想法多的人不但工作积极,还想各种办法靠近党组织(的人),社会上流传的各种为了入党升官而采取的手段,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甚至亲眼所见。因此也开始对党的纯洁性产生模糊认识。某些心怀叵测之人入党了,普通群众就会说:那是我们群众中的垃圾,他入党,我们群众队伍更纯洁了。
面对信仰危机此时的我反而并不着急了,入党是个人对信仰的追求,即使我不能在组织上入党,那就在思想上先入党吧。时时处处按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事事当先,处处争优。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再也不去打听党委对我的看法,有几个指标等相关的事,而是踏踏实实的工作。甚至有一种调侃的心态:你看我这位群众不是比一般党员做的还要好吗。
老书记继续说:如果你的申请党委会通过希望继续努力,如果未能批准也希望别灰心,还要经受住党的考验,……。最后还补充说,你别看现在党员队伍里什么人都有,但还是好人多,你进来了就增加一个好人。说的多实在呀,就这样我第四次填写入党志愿书,终于如愿以偿的加入党组织,并以能为党工作而自豪。入党以后,我作为培养人又发展了一个又一个有志加入党组织的人,对于那些暂时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批准的积极分子,我都是现身说法,给予帮助和引导。这些真实的经历给我也给许多要求入党的人很大的启示。今天,虽然我党经历了很多,世界也经历了很多变化,但是我的信仰更加坚定。
9.3、山寨
规章制度不看
权威专家不管
神马手段不限
文凭出身不问
是骡是马看练
机加车间设备型号齐全技术含量高,不但有普通车床、铣床、冲床、镗床、磨床、压力机、水电焊、板金加工等设备,还有金属线切割数控机床、热处理用中频加热炉、高频加热炉、真空加热炉、超声波清洗等设备,这些在当时是技术比较先进也比较复杂的设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最复杂,要先根据图纸中加工线路计算出切割轨迹,然后在纸带上打孔,机床只认得打孔的纸带,为了保密在工作完毕后还要销毁纸带。
既然厂子里有这么多机电设备,就要会使用,会维护。先看设备说明书、再看图纸、试运行。那时年轻人学技术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车间、小组里经常组织工人学习设备保养与维护,探讨技术革新方案。也许是接触电子的东西比较多,因此厂里懂电子技术学电子技术的人自然也多,并且都是军民两用人才。
那年代音响、电视机时髦,好吧,自己做。红旗街第一无线电厂生产电视机,我们就弄张电路图,不就是分立元件组装嘛,那时候没有集成电路、更没有像现在电脑里的显卡、主机板之类买来插上就好用的东西。使用工具也很简单,就三样,电子表、电烙铁、电路图。先弄一份电路图,再把元器件按购买、自制、外协分三类。一般机壳、电路板、天线、线圈、电源稳压器等这类厂子里能加工的零部件都属于自制类。我们师兄弟多,各自发挥强项,就像多军中联合作战相互补充与配合一样,干的得心应手。比如放大器电路板,什么OCL、TCL电路、稳压器电路板等部件,先按电路图在覆铜板上用漆勾画线路,再用三氯化铁腐蚀掉空白处的铜,板面上剩下的铜覆盖层就是电线,然后按元件固定孔及触角位置钻孔。元件嘛,先看哪些是厂里有的,这种可以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淘汰、报废等方式得到。本厂没有的零件可以通过系统内其他元件生产厂的哥们采用互通有无的办法得到,就是现在所说的外协。如果某元件本厂没有、其他厂里也没有,那就只好去市场买。赶休息日约上几个同道好友,骑自行车像老鼠似的在街上到处窜,四处找。再要找不到,就看你自己的功底了。翻阅电子元件手册找性能相当的替代品。最后不可避免的还有一部分零件需要自己造,就是比手艺。
所有零件都齐了,并不能直接组装。还要把电子元件尽可能挨个按技术指标测试筛选出合格的,那年月电子元件产品合格率低,元件参数一致性差,往往一大把三极管,测试后没几只合格的。然后开始按部件组装、焊接零件。每完成一个部件都要进行调试,测试使用性能,至少是能用,否则所有东西都组装到一起以后再通电调试,你就很难判断到底是那里出了问题,该换掉那个零件。比如整流板组装好了就要先对照电路图检查元件安装的正确性,再测试输出电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有示波器可以看到整流板输入输出的电压波形就更好,使用前还要加个功率相当的假荷载烧一段时间,看看有无元件假焊及过热的现象。反正这么说吧,指望照电路图把零件都装上,通电就能用那是没门。有些功能板没有现成的覆铜板电路样纸,只有电路图,那你就要拿出点基本功来把原理电路图转化成覆铜板上的实际电路样纸。干这活至少你要清楚每个元件的形状、具体尺寸、接线脚位置及数量,输入输出电压等参数,最难办的事是单面覆铜板的实际线路不能像原理电路图上那样遇到线路交叉只需画个半圆就完事,必须设法回避,或者在板子背面增加一段线跨过去。干多了也就有些心得,厂里搞某产品工艺的哥们要我帮忙核对技术要求,原稿中要求在电路板中集成电路元件字头必须朝向统一,我认为不妥,那样或许看上去很美,但是给布线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特别是面对单面覆铜板更是如此,即使是使用双面板,也涉及强弱电磁场相互干扰问题。
敢伸手干这活的人必须具备极强的独立作战能力,自己动手能力要强,具备勤奋好学、胆大、心细、变通、极有耐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特点。他们有责任心因为是自己的事,有组织能力,因为没别人给你做计划、当采购、当技术负责、当什么什么,涉及的所有问题都只能靠自己想办法解决,还不能上班时间完全公开干,只能业余秘密进行。他们不迷信权威(那样啥也干不成)、不等条件、不要报酬、吃苦耐劳、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个人素质大概等同于搞两弹一星的这类人。完全按部就班的干肯定不行弄不出来这东西,像疯子似地干也不行那就没准了,所以处于半疯状态的工作正好。我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不但隔三岔五的给自己弄出点新鲜玩意,也时不时的为厂里琢磨点事,目的不过是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工具使用寿命,或者开发个新产品什么的,反正没闲着。多亏是在和平时期,否则我们哥几个说不定真能弄出点什么稀奇古怪的武器呢。
我在工厂度过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第一个十年时间。本来一心想为企业工作,与它一起成长,为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不幸的是这个军工厂(长春宇光电子工厂,主产品——军用雷达),虽然厂里也经过企业合并、与港商合作搞钟控收音机、外派去深圳劳务作电子产品、给五商店做铝合金柜台搞多种经营等,但是最终没有能按国家军委的要求,顺利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产品实现军转民的历史使命,企业管理混乱、严重亏损、职工对企业发展没有希望,人才大量流失,我也不得不在1987年末含泪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工厂。
但是,经历就是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