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在笑傲江湖第四季的舞台上张九龄王九龙给我的感觉不如张聿霍星辰

2019-08-18 20:38 作者:耿鬼老师  | 我要投稿

在2019年8月17号十点左右,《笑傲江湖》第四季决赛落幕,张聿霍星辰以93票的高票数拿下总冠军,张九龄王九龙屈居第二。至此,《笑傲江湖》第四季播出结束。我在节目结束之后,立马前往微博观察龄龙粉丝的状态,情况与我预想的差不多,大部分人都在替龄龙抱不平,不惜在官方发布的张霍夺冠微博下支持龄龙,拉低路人对龄龙粉的好感。事实上,在7月底我得知决赛录制结束以及结果之后,我就对微博的“盛况”有了一个预估。

一个综艺节目,尤其是这种录完再播的喜剧类综艺节目,你说它没有节目组的操作,我的脚后跟都不信,不然没法解释《欢乐喜剧人》第五季复活赛吴彼和金婧以相同票数成功组队共同进入决赛,和《寻找喜剧人》宋宁和来喜以相同票数晋级,让本来收取四组喜剧人的节目收了五组的事情。

可是如果说龄龙真的没遭遇“黑幕”,获得冠军,先不提郭德纲老师会不会被又一次扣上“假公济私”的帽子,小哥俩表现的实力让我觉得他们并不承担得起沉甸甸的王冠。

接下来我就分析分析为什么在笑傲江湖第四季的舞台上张九龄王九龙给我的感觉不如张聿霍星辰?(一定要点题)

一般来说这种文章都得摆自己的利益相关,以示理性客观中立(笑)。但是自称为纯路人,实际上又不纯又不是路人的我真是没少见。不过规矩还是规矩,以下是我的利益相关:

我是霍星辰的朋友。

有人说了:耿鬼你太笨了,直接表明自己跟霍星辰的关系,万一有人说你是他们请的水军怎么办?万一影响到霍星辰甚至笑乐汇的风评怎么办?万一……

哪儿那么多万一,我TM就是霍星辰的朋友。当然利益相关还没完:

我从三岁开始听相声,五岁开始听德云社,目前对德云社并没有恶意(一六年到一七年我有,相声有新人之后基本散去)。

可能我听相声的时间比某些德云女孩岁数都大吧,不说多懂,至少不是血空。

以下是正文:

我听说龄龙要参加《笑傲江湖》之后,心情还是非常激动的。我不喜欢尖叫、搭茬之类的行为,所以长期以来在网上只听高峰的小剧场相声,然后就是电视相声(也是为了找找合适的素材)。龄龙在网上的业务风评一直不错,这也是俩人头一回主演电视相声(去给张鹤伦助演那次不算),无论如何我还是非常的期待。

六月八号晚,俩人的节目终于出来了。

啥时候才开始啊?

看完之后我的心情只能用俩字来形容:失望

这个相声它究竟说了什么呢?表示上节目的开心——介绍自己砸挂搭档——介绍王九龙和郭德纲的亲戚关系——突然揪头发——为什么揪我头发——武术捧哏——肤色梗——退赛梗——聋子打岔——道歉比心——晋级的时候再来个撩大褂

顺带一提,这是我听了三遍捋出来的主线。包袱方面呢,我作为一个听相声很久的听众来说,吸引人的部分真的不多。哦,所谓吸引人并不是说你让喜欢德云社了解德云社的人听懂了听出里面的笑料,应该是让没有接触过德云社的人都喜欢听才对。

这个节目,龄龙基本上是把自己的人设全部都摆了出来——甥舅、肤色、薅头发、武术捧哏、九龙卖萌、撩大褂。也许喜欢他的德云女孩会不由自主地露出姨母笑(尤其是九龄还冲着电视机前的你喊妈妈),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节目诚意不足。

不过啊,可能两个人本意就不是表演,而是专门给节目组带来流量。俩人的节目播出之后(初赛分两次录制的,第二次录制距离他俩的节目播出仅有五天),网络上关于笑傲江湖的讨论还真多了起来,虽然“没龄龙不看”这种碎催的说法也多了起来……

我权当俩人不习惯电视相声的表演,本以为复赛的节目应该更好……

然后过了好久复赛来了。

八月三号晚间,龄龙的复赛节目播出。

一般来说,带着皮尺上台就不能算说相声了吧(什么乱七八糟的)

我还是怀着希望看了俩人的节目,最后的感受是俩字:无奈

叶逢春选人的时候,我看到龄龙坐在了地上,我听到台下女孩的尖叫并大喊龄龙,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实话实说,复赛的表演还是有进步的。王九龙说三次“郭德纲是我舅舅”,张九龄接话的态度语气和内容都不一样,能够看出舞台经验来。后面真的贴一张纸也能算是个不错的包袱,但是王九龙卖傻实在比较刻意。

我比较欣赏的一点是他们敢于讽刺观众“要看比胳膊揪头发不是听相声的”,然而俩人在初赛已经把这些带有热点的东西都给观众看了,怪谁呢?

后面又进入了喜闻乐见的身高梗环节,但是老实说,这种梗玩多了真的腻,尤其是里面还有个原则错误:郭德纲郭麒麟个字矮跟身为娘家人的王九龙有什么关系?

本场最佳的包袱:“王九龙与假发合作说相声!”

后面学岳云鹏、张鹤伦、孟鹤堂,根本没学出特点来。

“表演需要,请勿模仿”这种……根本不知道能不能算包袱了,这个第四面墙打破跟没打破都一个样。

最后的同仁堂,我对快板并不了解,但是这里头确实没有包袱。

得票455,粉丝力量很伟大。(据说本来应该是满票,节目组工作了一下)

再怎么说,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啊,多咱为止呢?前天讨俩月赏,昨天讨俩月赏,今天再讨俩月赏,那不就得给八旗兵丁半年的赏了吗?决赛总得拿出真本事来了吧?

过了不久(两周),决赛播出了。


八月十七号晚间,俩人的决赛节目播出了。

@王鹤宇

有什么说什么啊,俩人在开头使用的技巧叫撞纲,《相声有新人》里,董蛟申方圆使用过这种技巧,郭德纲老师也进行了解释。但是张九龄王九龙俩人撞纲的技巧不如胶原,胶原再撞纲之后不忘再翻一下,而且也更有不默契的感觉。王九龙则还是把傻子人设进行到底,“我这会儿已经揪上你头发了”有媚粉之嫌。

罗列社内鹤字科成员的包袱,我经常听高峰使,但是龄龙使出来的感觉就不太对,并不是我先入为主,一般这种场合高峰的处理方式是“孟鹤堂啊(停顿)曹鹤阳啊(停顿)张鹤伦啊(停顿)阎鹤翔啊(停顿)鹤顶红啊”这样,包袱才能响,张九龄一下子秃噜出来,观众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

王九龙说“这么个柜子手啊”的时候,我以为节目都到底了,因为这样翻的神情实在是太像底了。“康复训练”这个地方,张九龄也没接下去说(这点并没有剪辑)。

高峰教他仨的包袱,我在几年前就听郭德纲使过几乎一模一样的了,当然拿张九龄跟郭德纲比是不合适的,但是这个梗实在是太——老——了——(而且天津人高峰还出了河南倒口)

然后是表决心部分,基本德云社参赛人士都有这么一出。

重点来了!他们居然在台上唱起了《敬吾兄》!

整个节目没少挨剪辑,而且把本来就碎的活剪得更碎。但是这一点并不能怪节目组。要怪麻烦怪这首歌和选择唱这首歌的人。我们大家都知道《敬吾兄》是龄龙的代表歌曲,基本等同于烧饼的擦皮鞋(但是擦皮鞋有包袱),选择在决赛演唱,目的肯定是当做卖点,说难听一点,贩卖情怀。那么如果你是节目组,你该怎么办?剪《敬吾兄》?那龄龙节目还有什么卖点?剪其他人的节目?信不信敢这么做节目风评分分钟下滑?唯一的选择就是对正活动刀子,没想到就这样也遭受到了部分粉丝的问候。

文章的标题是《为什么在笑傲江湖第四季的舞台上张九龄王九龙给我的感觉不如张聿霍星辰》,没有对比是不合适的。下面我简要说说我对张霍组合的节目观感。

我在开头说了我是霍星辰的朋友,但是也没认识多久。

《金牌替身》

五月二十五日笑傲江湖第四季首演,第一期唯一的相声就是张聿霍星辰的节目。当时我是跟beat-new-world兄贵同时看的,俩人出来之后,他评价道“逗哏的没有相声口,捧哏的看起来不错”。而演完后,bnw兄贵说“笑乐汇真是捡到宝了”。

节目主线很简单——金牌替身,本质是相声里头学的部分。但是张聿作为一个上海人来说,在普通话说得比较好的同时,没有忘记使用上海话的包袱(避水金睛兽,瘪三精精瘦(大概))。学的内容呢,有新鲜的有传统的。拿自己的长相砸挂雷佳音(俩人是平辈你信不信)和杨九郎,各地方言(河南、广东、泰……国)的包袱,模仿王力宏、还原《火影忍者》、旧曲新歌模式的赵四X金铃塔,整个节目内容极为充实,也很有诚意。

所以节目演完之后,我和BNW兄贵商量了一下,觉得应该做点简单的鬼畜支持演员,没想到给霍星辰看的时候,突然发现对方是我的老粉丝了……

天有日月霍星辰啊~

复赛上演于七月二十日。这个节目吧,到是比较像小品,但是里面也有相当多相声的内容,可以算作相声剧的范畴。

把贯口、柳活、绕口令PK当做比赛的方式,中间还加入了VCR慢动作回放,十分的阿塔拉西,而且包袱也融在其中,并不让人感觉枯燥。

顺带一提,这个节目基本是笑乐汇全员上场,主持人(好像是申韶华还是方佳伟)也承担了好多的笑点,“相声演员表里如一的特点”“相声演员真是十分的鸡贼”自己刨自己没问题嘛?

bnw兄贵:头一回“去你的吧”把我逗笑的。

砸挂龄龙还是蛮有意思的。

这个作品某个角度上来说比决赛的要强,不过张聿的贯口和绕口令还是出了一点小问题。

致敬侯宝林 郭全宝《戏剧与方言》

八月十七号的决赛,实际上也很惊艳。

开场大概是吃鸡的neta,对节目影响不大,算是图个新鲜。

“二锅头碰着TFboys”这个上海话的包袱真是绝了,可以说俘获了在场上海观众的内心。

之后是还原了《戏剧与方言》里老北京人和上海人上厕所时说话的内容,其实没听过这一段的观众基本可以算是空子了,这么有名的节目也没印象?这里上海话根本么有影响啊。

之后是模仿泰国日本印度三国的上厕所说话方式,有的人嘟囔没有字幕不懂之类的,但是这三番的包袱还是在于汉语,虽然味儿有点怪,但还是能轻松听懂是什么意思。泰国番在于押韵的奇怪语句;日本番在于张聿扮演的老者三番五次叫住要去拉屎的由霍星辰扮演的年轻人,侧面吐槽了日本的繁文缛节,顺便拿冲水马桶抓哏;印度一番在于奇怪口音的英语(不仔细听都听不出来是英语)和奇怪的舞蹈,算是对印度电影的吐槽。

这样的一个节目,虽然有可能不如最后的1984小品,但是也要强过龄龙的节目吧?

以下是两者的对比和总结:

嘛……夸了这么大一顿张聿和霍星辰,是不是更不客观了呢?那么我再说说张霍的不足之处来增加中立点吧wwww

张聿存在的问题呢是……他的嗓音条件也不太好,初赛时候上场唱太平歌词,唱到第二个字就破音了,在使柳方面还是有问题。另外,有吃字的现象。

霍星辰在复赛和决赛基本都是子母哏,没体现什么太大的毛病,嗓音也较张聿圆润。但是初赛的时候,霍星辰量活的词语还是比较匮乏,我就记住了一个“好↗么”。

那么,三组个节目对比来看,龄龙吃亏在什么地方呢?

1、结构过于松散。张霍的节目,都有一个明显的主线,初赛是模仿(替身)、复赛是打擂、决赛是以外国话重新打开《戏剧与方言》里上厕所说的话。笑傲江湖并没有给每个节目起名字,但是我们很容易就能给张霍的节目起出符合的标题,龄龙的呢……很难吧?电视相声需要一个主线,这样观众听起来不累。好比是英语听力,一般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题难做,像是开头告诉你这篇文章讲薮猫的生态,考生顺着这个线索听,就能比较轻松地理解文章内容。

2、对现场观众不占优势。没错,慕名前来的龄龙粉丝肯定不少,但是上海本地人也不少吧?决赛的投票团体一百人,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因为节目在上海录制,应该也是上海人占多。张霍决赛节目里上海的包袱虽然只有几句,也足够俘获他们的心了。

3、情怀、表决心太多。张霍的节目是单纯的喜剧表演,而龄龙的节目总得捎带上德云社的学习啊、什么未来可期啊,对不喜欢这一套(比如我)的人来说是要扣分的。我建议大家多学学窦晨光,塔诺西比什么都重要。

4、龄龙本身存在的问题。张九龄的声音有时显得沙哑,王九龙的量活感情起伏不大,这样的条件,再使用小剧场那样铺平垫稳的手法,不太可能让观众提起兴趣去听。电视相声讲究短平快,把握好这一点才能胜出。

5、粉丝太多。这是真的,有时候粉丝的尖叫或者姨母笑会让人烦躁。

好了,假装公平的地方也结束了。

最后说点私货:

我个人非常不喜欢“理客中”“纯路人”之类的表达方式,想消除自己的偏向性是很困难的,我自己也明确表示我就是喜欢张聿霍星辰。我站在张霍的立场上,可能对龄龙偏见,但是龄龙粉丝站在他们蒸煮的立场上,也肯定对张霍有偏见啊。咱们各抒己见就好了,这篇文章的客观性请诸位自己判断,欢迎大家表达不同看法。

还有啊,我相信龄龙还是相对优秀的相声演员,但是俩人确实不会说电视相声是真的……

大家再见,国庆节我听笑乐汇去了。

2019年8月18日

——耿鬼老师

为什么在笑傲江湖第四季的舞台上张九龄王九龙给我的感觉不如张聿霍星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