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为王:美国男篮翻盘之路在何方?
即将迎来的2023年男篮世界杯将于本月底在日本冲绳、菲律宾马尼拉和印尼雅加达三地鸣锣开战。上一届世界杯表现欠佳,美国队仅获得第七名,而在这一届的比赛中,他们怀抱着重振雄风的希望。尽管阵容缺少明星光环,但国家队的人员选拔策略发生了转变,这或许预示着美国男篮不仅把目光瞄准了金牌,还有意通过此次比赛影响未来美国队的训练方式和成员构成。
本次美国队缺少了东京奥运会上带领球队夺金的领袖杜兰特,也没有像布克和塔图姆那样能够独自得分的球员。在面临僵局时,球队缺乏突破的通道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过去,众多球星参与国际比赛时,最大的挑战来自于规则的差异,如犯规标准、比赛时间、球场尺寸、三分线距离以及整体比赛节奏等,甚至连国际比赛风格都与NBA存在差异。当各个球星难以快速适应角色的变换和上述硬件、软件条件的差异时,球队的默契很难建立,尤其是缺乏足够强大的球星能够独立单打击败对手。

在美国队仍然沿袭“梦之队”时代的思维中,不需要过多的战术策划,球队依靠球员的个人能力和现场配合就能够主导比赛。然而近年来,国际篮坛涌现出大量新秀,美国队的个人能力优势逐渐减弱,以往“梦之队”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
就整体实力而言,加拿大国家队士气正旺,后场由新晋NBA冠军的得分后卫穆雷和年度最佳阵容成员亚历山大领衔,此外还有其他多位NBA经验丰富的球员。西班牙、法国以及斯洛文尼亚等实力雄厚的队伍也都准备与美国队一决高下。
近年来,美国队在人员选择上倾向于选取多面手球员,强调防守反击和速度战术,但这也意味着内线高度和禁区保护方面的牺牲。当遇到拥有高大内线并擅长身体对抗的欧洲球队时,美国队的内线劣势往往暴露无遗。一旦失去制空权,美国队的防守反击也将受阻,往往会陷入苦战。
在本届比赛中,美国队对内线的运用发生了重大变革,放弃了过去的小球战术,转而通过强化锋线来支援内线,重点关注保护禁区和团队防守。

从内线防守的角度来看,年度最佳防守球员小贾伦·杰克逊的加入,以及善于封盖的爵士队二年级球员凯斯勒的投入,为内线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在身高和内线技术方面都表现出色,有助于增强美国队的内线实力。雄鹿队的波蒂斯经验丰富,既可以支援四、五号位,还能在外线投篮时发挥作用,为内线注入了灵活性。
上述三名球员将成为美国队内线的主要轮换人员,而选择放弃为意大利队效力,代表美国出战的班凯罗有可能在三、四号位灵活运用,根据对手的阵型进行组合调度。
在侧翼防守方面,布里奇斯和C-约翰逊将成为主要防守核心,这两名球员在太阳队和篮网队期间一直保持着攻防平衡的表现,受到了良好的评价。可以说,这次的选择非常合理,他们身高适中,在防守和外线投篮方面都有不俗表现。布里吉斯不仅是一名出色的防守球员,还在篮网队展现出了出色的得分潜力。
在后场轮换球员的选择上,功能性被优先考虑,擅长抓篮板的哈特在防守端表现出色,同时也有带动气氛的能力,这使他成为板凳上的关键人物。而稳定可靠的里夫斯和哈利伯顿在防守端表现不俗的同时,也在组织控制方面有出色发挥。这几名平均身高6英尺5英寸的后卫提升了美国队在位置对位方面的优势,也弥补了尼克斯队布伦森身高不足的问题。

简而言之,美国队在各个位置上都注重了防守质量,球员们出色的运动能力使得在国际比赛中他们在换防移动和协同防守方面有了明显提升。至于这支美国队的核心,首要的进攻选项可能是得分爆发力强的英格拉姆和爱德华兹。21岁的爱德华兹可能是球队最具侵略性的进攻者,他在突破和投篮方面表现出色,充满自信,对于挑战充满渴望,正是这支实力强大的美国队所需要的激情元素。
尽管这支美国队年轻且缺乏经验,光芒或许不够耀眼,但以防守为主的人员配置可能会非常实用。如果美国队能够明确分工并贯彻战术执行力,再加上两三名主力得分手的配合,这支球队将更像是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在即将到来的亚洲之行世界杯中,尽管面对来自各国豪强的严峻挑战,美国队不寻常的人员选择值得称赞。如果能够取得成功,这将成为未来招募球员的重要参考,或许并不必等待大牌球星的加盟才能组建一支优秀的球队。
所有这些新鲜因素已经准备就绪,现在就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本届主教练科尔是否能够为美国男篮烹制出令人垂涎欲滴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