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型是什么?琉球王朝诞育的绚烂魅力和历史
代表冲绳(琉球)的染物“红型(Bingata 正式名:琉球红型Bingata)”。
花鸟风月绚烂描绘的图案,光是看着就能感受到南国的氛围感。
介绍与京友禅和江户小纹并列代表日本染物的红型技术和历史。
•红型是什么。从贸易发展出来的染织物
红型是冲绳的染物,特征是鲜明的色彩、大胆的配色、形状的朴素。使用颜料和植物染料,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过去的琉球王朝,不与邻国敌对,通过贸易来维持和平。在贸易蓬勃发展的15世纪前后,与各国交易引入染织技术,红型作为王族和士族的服装,受到王府保护,以首里为中心发达。
虽然总称“红型”,但按彩色技法分类的话,以红、黄、蓝、绿、紫为基调色彩被归类为大胆而鲜艳的“红型”,以及用蓝色浓淡染色的沉稳色调的“蓝型”。

“红型”

“蓝型”
另外,根据技法,分为使用型纸和放入防染糊的圆锥状糊袋的尖端挤出糊,在布料上画上图案,之后在图案部分涂上颜色的筒描。
•注意这里。红型之美在于“配色”

上色的样子
用冲绳语调色叫做“irukubei(配色)”。据说红型之美在于配色,使用颜料和天然染料两种方法的彩色技法也是红型独有的。
在型染中,一般像友禅染一样使用多张型纸染花纹,但在红型中用1个型纸放糊进行防染,用小刷毛头分色。而且,甚至用1张型纸完成晕染染色过程。

红色型的上色,基本是用颜料涂抹,进一步完全涂抹,再用植物染料涂抹。使用很多颜料,与冲绳的亚热带气候有关。
植物染料弱于强烈的阳光和高温。另一方面,颜料耐晒和高温。而且,颜料染多样的布料,长期不变色的特性经常被使用。
但是,光是颜料的话布料会变硬,色调也会变得过于鲜艳。因此,通过涂上植物染料,产生柔和质地的技法。
这个上色有顺序规定。从朱、黄等红型为中心的暖色系开始,臙脂(胭脂)、紫、绿、鼠(灰),最后上黑色。

关于红型之美,被称为“民艺运动之父”的柳宗悦赞叹“颜料和染料结合在一起的技法,在世界上创造出了美丽的色彩。其花纹自由,自然鸟更像鸟,花更像花。看到红型的图案,我们反而领略了自然之美”(出自《日本史小百科11工艺》)。

描绘了各种自然之美。茶色的热闹部分,为了防染而覆糊的状态。在此状态下进行染色。

这“学习自然之美”的称赞柳树的红型图案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本土的染织没有季节感。春、夏、秋、冬四季的风物在红型的1张型纸中,被描绘成一个纹样。据说是一年四季温暖,四季变化比较平稳的冲绳特有的表现。
作为主题被描绘与动植物、自然风物、建筑物等工作物多种多样,中国的染织品和本州的友禅等影响不小。
风物有樱、梅、柳、菖蒲、雪持笹(雪落竹)、雀、蝶等,与友禅和江户小纹一样的纹样也很多。除此之外,还经常使用鹤、龟、松竹梅、凤凰等吉祥文。有起源中国的纹样,也有很多以日本的感觉重新构筑的设计。
像这样,色彩具有独特的鲜艳感,纹样是大和风,是红型的一大特征。
•在王室的保护下发展
现在广受喜爱的红型,在过去的琉球王朝中,作为权力的象征,只有一部分特权阶级的人才能穿戴的服装,仅次于中国渡来的丝绸织物,除了尚王家一门的日常着装外,还有面向国宾的礼服,国内活动时被用作欢迎国宾的艺能舞台服装。
而且,根据阶级不同,可以穿的颜色也有严格的区别。用作王族礼装时,用生丝织成的布料金或黄色底,平常用白上布或白木棉水色底或茶色底。贵族的礼服是沙绫水色底,平常用上布或木棉,水色底。位于其下第三阶级的亲方(重臣)只允许中柄以下的蓝型。
染好一反布,御用等的染物店会将型纸归还给王族或贵族或焚烧,不允许其他人穿同样的图案。
像这样,只有一部分特权阶级的人才能穿戴红型。其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王室的保护。红型的工匠们住在琉球王朝时代的首府首里,在一门世袭中作为拥有比庶民更高地位的士族受到保护。
像这样被保护的红型以生产地的名字命名,被称为“首里型”。红型成为百姓的东西发展是从与王朝的首里型相对,在其他地区制作的被称为“那霸型”和“泊型”的红型诞生。色调和图案都受到限制,与首里型不同。
进入江户时代,琉球王朝被萨摩藩支配,参勤交替开始,红型师也随行。在这个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友禅染等,后来被认为是红型图案和技术发展的契机。
•说起红型此人。致力于红型战后复兴的城间荣喜先生、知念绩弘先生

红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焦土化的冲绳,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成为复兴主角的是城间荣喜和知念绩弘。

复兴始于制作在大战中丢失的数千张型纸、样本、道具等。在物资不足的情况下,捡军用地图作型纸,雕刻记忆中残留的设计。
雕型刀捡闹钟指针代替,或者将碎掉的唱片盘做成糊铲,子弹的弹壳作糊袋的筒尖,口红做成颜料。据说弹壳在炉子里加热融化时,曾被混入实弹、炉子爆炸过。
1950年成立红型保存会,红型的重建正式化。两位先生毫不吝惜地传承自己的技术,指导继承人。
1973年冲绳县将红型指定为无形文化遗产,两位被认定为红型技能持有者。

•红型小知识 在冲绳的天女传说中也有登场。
红型在琉球的古传说中也有登场。和三保松原流传下来的羽衣传说相似的故事。
一个人,耕作后,到河边洗手脚,一个美女沐浴着。她的和服挂在河边的树枝上,是染有花鸟纹样的美丽东西。男子被它迷住,不由自主地藏了起来。之后,男子和美女一起生活,不久生了孩子。
据说在这个故事中,美女穿的是红型和服。
•红型的历史
◯海养育的琉球红型的诞生
虽然也有观点认为最早是从13世纪开始的,但是红型的起源被认为是14~15世纪左右。当时琉球王朝贸易盛行,交易品中有印度更纱、爪哇更纱、中国型纸花布等。据说通过从海外引进技法,红型诞生。
从那以后,在琉球王府的保护下,作为王族等一部分特权阶级的装束受到重视,取得了发展。
◯确立现代延续的样式
因为红型型纸在2-3年的使用中消耗,所以不能永久使用,以过去的型纸为模版继承花纹和技术。因此,自古以来,型纸一直被妥善保管,由于17世纪初萨摩入侵琉球,从首里一带失去了很多。
但幸运的是,在萨摩入侵之后,红型也没有衰退。到18世纪左右,已经确立了现代红型样式。
萨摩入侵后,在与江户幕府的交流中流传到琉球的友禅染等本州染物,对红型样式产生了新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1938年~1940年左右,因民艺运动而来调查的柳宗悦和芹泽銈介等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王制的解体,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19世纪后期,随着琉球的处分,王制解体,失去庇护的红型逐渐衰退。进一步扼杀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从王朝时代开始作为红型三宗家的城间家和知念家的继承者,城间荣喜氏和知念绩弘氏回到那霸,开始了坚持不懈的复兴活动。从物资不足中,花工夫用代替品雕刻型纸开始,进行继任者的教育,逐步进行复兴。
◯复兴,走向新的时代
1950年成立红型保存会,发展为红型振兴会。得到当时琉球政府的补助,力图继承技术、技法。
而且,1958年县立首里高中开设染织课程(现在的染织设计科),致力于培养红型技术人员。1974年开设冲绳县立传统工艺指导所,1986年开设县立艺术大学,进行红型研究。
另外,1976年,琉球红型事业协同组合成立,以低廉的价格采购材料,共同销售等经营合理化、现代化正在进行。1984年被国家指定为“传统工艺品”,现在根据振兴计划进行各种事业。
•红型的回顾
◯主要产地:冲绳县
◯主要技法:红型、蓝型、筒描
◯代表性的制作者:城间荣喜、知念绩弘
◯用数字看红型
•诞生:15世纪左右
•传统工艺品指定:1984年
*仅供参考
原文https://story.nakagawa-masashichi.jp/craft_post/116836


<参考>
・远藤元男、竹内直子著《日本史小百科11 工艺》近藤出版社(1980年)
・北俊夫著《九州、冲绳的传统工业》国土社(1996年)
・儿玉绘里子著《琉球红型》ADP(2012年)
・中江克己著《日本传统染织辞典》东京堂出版(2013年)
・三宅和歌子著《日本传统织物、染色物》日东书院总公司(2013年)
・琉球红型事业协同组合官方网站
Http://www.ryukyu-bingata.com/
(网站访问日期 2020年6月22日)
<合作>
・琉球红型事业协同组合
・一般社团法人 琉球红型普及传承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