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夺走的,春天都会还回来!华为郭平新年致辞,员工看后泪目!

今天,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发表了主题为《前行不辍,未来可期》的新年致辞。有员工评论说:
泪目!
在这个篇幅不长的致辞里,华为清晰地点出了公司目前面临的压力,说明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表明了华为的价值主张。
我觉得这篇致辞不仅仅是对华为人有很大的意义,对所有民营企业来说,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郭平所说的几个重点。
1、华为的营收下滑。
“2021年,我们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努力为客户、为社会创造价值,提升经营质量和运作效率,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340亿人民币。”
这是外界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从数据来看,华为在2021年确实不好过。要知道,2020年华为的销售收入还有8914亿人民币。这一下子就少了约四分之一,两千多亿。
但实际上华为对此早有准备,任正非前两年就曾说过,“未来两年华为会减产,估计会下降300亿美元。”他认为一时的减产不是问题,影响不大。
根据郭平所说,“运营商业务表现稳定,企业业务健康增长,终端业务快速发展新产业。”营收下滑主要还是华为手机的缘故,非战之罪。
对此,无论是华为还是外界,都是有预期的。

2、向前看。
“展望未来,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绿色低碳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行业数字化与绿色的融合,将为信息处理和通讯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郭平强调,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会改变华为的理想与追求,“探索未来是科技公司最大的社会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科学技术的无尽前沿,与世界开放合作,突破基础理论极限和工程瓶颈;我们也致力把ICT技术应用到千行百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和绿色节能减排,为各行各业创造增量价值,让每个人都从技术进步中受益。”
华为一直是一家有战略定力的企业,郭平表示,华为会继续在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领域保持战略聚焦。2022年,华为一定会实现“活下来、有质量地活下来”的目标。
具体到经营层面,战略方针就一句话:要多产粮食,做强根基,持续投入未来,通过为客户及伙伴创造价值。
3、“活下来”的六大原则。
为客户创造价值,多产粮食;坚持合作共赢,构建开放生态,与伙伴一起成长;创造社会价值,构筑安全可信,改善营商环境;持续战略投入,构建未来能力;推进组织变革,做强客户根基;开放吸纳全球优秀人才,充分激发内部人才潜力。
郭平引用了海涅的诗句,“冬天夺走的,春天都会还回来。”表达了华为对未来的乐观、希望和必胜的信心。
我觉得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华为具有非常独特的气质,它给人的印象是既非常务实,又非常浪漫,既有商业公司功利的一面,又具备理想主义情怀的色彩。
华为在商业诉求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上做得特别好。我们看上面郭平的六大原则,就兼顾赚钱和情怀,有原则有方法,实实在在中又透着蓬勃的精神活力。让人不由地相信华为能赢得胜利。
原本我以为这是刻意为之,后来我看为公司高级副总裁、董事陈黎芳的讲话,就突然意识到,这跟华为的使命有很大关系。

“社会的进步都是问题驱动的”,陈黎芳指出,华为是在内外部挑战中成长起来的,遭受磨难和痛苦后,华为肯定能更进一步,华为人深信这点。
因为,华为“选择了为科技发展不断努力,选择了为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断贡献,这是我们的理想,这是普世的价值选择,这也是正义的力量砥柱,这更是伟大的使命召唤。人类社会是走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的,这也是人类的福祉和尊严。”事实就是如此,在历史进程中,华为是站在进步这一方的,是顺应了世界潮流,必然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华为在2019年的新年致辞中就讲到,极端不公平事件会把华为逼向世界第一。所以说,华为无论是在思想层面还是经营层面,都保持了难得可贵的一致性、连续性,这是有战略定力的体现。外在的压力并没有打破华为的发展节奏。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郭平勉励员工,要在困难中砥砺前行,“选择华为,就选择了一种人生追求,我们走的是一条崎岖坎坷、但值得为之奋斗的道路。”
学习华为,一定要学到这种奋斗的精神。不管人生还是事业,奋斗本身就是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