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诀别》
高中,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好圣洁的梦。
但大多数的梦总在毕业后就破灭,只剩下一段令人唏嘘的回忆。
他与她,本应该步入婚姻的殿堂。
他们的相遇,是在被落日的余晖撒满的操场上。
记得那时,他背着一把吉他,坐在绿茵的草地上弹着不为人知的曲子,在余晖的照耀下显得更为璀璨。
从他记事起,印象中就没有了母亲的模样,父亲则嗜酒成性,基本上没有管过他。
幼时的他,每当见到别的孩子放学,被父母车接车送,他则走进阴暗的巷子,远离人群喧嚣的地方,过着自己孤独的生活回到家,遭来的便是父亲醉酒后疯言疯语和用来发泄的拳打脚踢。
反抗?他也不是没有想过,但和声细语的性格注定标志着结局的失败既然不能存在,那只能选择逃离。
在学校的他废寝忘食的学习,只为了能够获取丰厚的奖学金,以及前往省城的高中进修,这个愿望最终也得以实现。
因为经济没有收入来源,只靠奖学金是支撑不住三年的学习生活,所以在考完试的那个假期,他用奖学金的钱买了一把吉他,自学了几个月之后,便开始在街头上卖艺换取微薄的收入。
她在操场的远处望着他,那背影似透着绝世的孤独。
她出生在省城,父亲是高层,母亲是教师,从小在温室里生长,接受着文墨书香的熏陶她的性格很温润,但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要遵守着太多的规矩,即使再听话也会产生逆反的心理。
高中的封闭式管理,对她来说是一种自由,在那恬静文雅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对于理想爱情的渴望。
或许这就是一见钟情,那个被夕阳晕染的午后,两个人聊了很久,直到繁星四起,才依依不舍的告别。
两个人的关系很快就确立了,但高中谈恋爱是明令禁止的,因此他们只能在傍晚无人看管的操场上,她靠在他的肩头上,诉说着一天的思念。
这样的事做到了第三年,因为高考的紧张,两个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思念也越来越深,终于有一天,她按捺不住内心的思念,顾不得隐瞒,在学校里多次的公然找到他。
事情很快就被有些刨根问底的人挖了出来,整个年组都知道了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最后直到老师单独找到他们交谈才平息了一些。
自那以后,即使在傍晚的操场相见,也会被人盯着,为了各自的前途,他们商量好,在毕业后要到同一所城市就学,在新的城市里开始新的生活,甚至还开玩笑的想过婚姻。
高考很快来临,也很快结束。
她骗了他,在报填志愿时没有选择和他去同一所大学,也一直没有告诉他。
最后一次的相遇,是在火车站,她说她有事,要先去那所城市几天。临别时的站台熙熙攘攘,但他们的眼中只有各自,她隔着窗,用力向他挥手,直至火车驶出城市。
几天后,他也到了那所陌生的城市,找遍了整所大学,翻遍了整座城市,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她的踪迹,直到开学碰到她的好友,从那里得知两个人报考的并不是同一所大学。
他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心灰意冷,整个世界变成了灰色,他想不明白,曾经许下的那些誓言和承诺为什么如今烟消云散?所谓的爱情真的就是一文不值吗?
他想过自杀,但是他还是想见到她最后一面,这个念想,支撑着他大学四年的生活。
他一直很优秀,大学四年获取了丰厚的奖学金。毕业的第二天,他就买了去她的那所大学的机票。
“无论如何也要再见到她一面。”
他是这样想的,或者说,四年来都是这样的。
到了她所在的学校,却发现没有一个学生知道这个名字,在学校的档案室查阅了一番,了解到她被录取后就没有来报道,更不用说上学了,即使她的父母,也联系不上。
这个事实再一次的打击到他,他迷茫、无助,似乎又回到了曾经那个被人抛弃的小男孩。
低沉了几天,他决定回到曾经的城市去寻找她,哪怕走遍整座城市,在那之前,他要收拾一下曾经的行李。
行李中包括了那把吉他,那把见证一段美好爱情的吉他,不过如今已经锈迹斑斑——自从她的不告而别,他就再未弹奏过,直到现在。
一种不知名的冲动,让他再次拿起那把吉他,曾经娴熟的手法如今已变得拙劣,但懂得音律的他还是听出来音不是很对。
他将吉他拆卸,发现在内部藏有着一封信,和一张病危通知书。信上只有简短的几句话:
“没有了我,你也要好好的活下去,听到了吗?勿念,永别。”
字迹是她留下的。
那一次她的奋力挥手。
他以为是再见。
她知道是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