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公安三袁的“性灵说”
一、明代文艺新思潮最突出的代表是公安三袁(湖北公安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二、袁宗道
字伯修,著有《白苏斋集》
在反复古的同时,袁宗道提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思想,认为作家必须要重视“立本”。人品高尚,学问渊博,而“器识深沉浑厚”,则文章自然宏伟奔放。
三、袁宏道
公安三袁中袁宏道贡献最大,其理论也最全面,最系统。袁宏道的文学思想以“性灵”为中心。
“真”:提倡诗文创作必须抒写作家的性灵,表现内心的真实感情,应当是自然天性的流露,反对任何的因袭模拟、剽窃仿作。
“变”:袁宏道认为“代有升降,法不相沿。”(《叙小修诗》)指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认为只有某一个时代的文学才是最好的。不同的时代各有不同的创造,否则就没有文学的历史发展了。
“趣”:袁宏道在《叙陈正甫会心集》一文中指出:“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公安派所提倡的“趣”,值得是一种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具有反理学、反传统的鲜明的时代精神。
“奇”:袁宏道在《答李元善》一文中指出:“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字法句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并非人为造作之“奇”,而是指符合于人之真性情、不模仿前人而极其自然者为“奇”。
四、袁中道
在文学思想上也以倡导性灵为主,主张“以真人而为真文”,不满于七子派之抄袭格套。
提出“绘”和“素”的问题。前者为人工,后者为天工。强调要“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
五、竟陵派:钟惺、谭元春
评选《古诗归》十五卷,《唐诗归》三十六卷,合为《诗归》五十一卷。继承公安派的“性灵”说,反对摹仿,求古人真诗,真诗就是“真有性灵之言”。
极力追求“幽深孤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