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宇:从武术少女到单板滑雪第一人,期待北京冬奥会再创佳绩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比赛又被称为是“雪上冲浪”,是一项极具观赏性的雪上项目,与拥有广泛的单板滑雪爱好者的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单板滑雪项目起步晚,基数少,条件差,2003年才开始接触单板滑雪的刘佳宇,却是国家集训队最早的“国字号元老”。

刘佳宇从“武术少女”到中国单板滑雪第一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刘佳宇在强手如林的欧美职业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实现了我国在该项目上奖牌“零”的突破。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临之即,作为冬奥会的四朝元老,刘佳宇希望能够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争取再创佳绩,不留遗憾。
一、刘佳宇:从武术少女到单板滑雪第一人
刘佳宇,1992年9月1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从小就像个男孩子,活泼好动,非常调皮。小时候就被奶奶送去业余武术班学习武术,一来锻炼身体,二来可以学点本事。

刘佳宇觉得武术队里的小朋友很多,比家里好玩多了,就兴致勃勃的去了武术班练起了武术,刀、枪、剑、戟等各种武器都摸过,打下了良好的武术功底,与此同时,兴趣广泛的刘佳宇还练过舞蹈和滑雪。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开展单板滑雪项目,哈尔滨市随后组建了单板滑雪队,教练刘长福到黑龙江各省市体校招人,结果刘佳宇的武术和舞蹈功底发挥了作用,她有着不错的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爆发性,加上武术运动员练就的果敢性格、快速应变能力在单板滑雪运动很相似,因此被刘长福看上了。

虽然刘佳宇误打误撞进了单板滑雪队,但接下来的日子却让她苦不堪言,因为刘佳宇并非天才型运动员,动作学得慢,为了练习新动作,经常浑身摔得都是伤,每次练完都想哭,想回家,甚至想到了放弃。

为了开导刘佳宇,教练刘长福总是苦口婆心得鼓励弟子:“你不是不行吗?别人练3个小时,你就练5个小时,练得多了,自然就好了。”刘长福在评价刘佳宇时说:“刘佳宇很听话。让她怎么练就怎么练,再苦再累,咬牙掉泪也给你完成。”
跳跃、腾空、落地,上万次的训练动作,只为赛场上那一瞬间的精彩表现,每一次在U型槽里飞跃的快感,只有她心理知道。有时候体能训练太累了,刘佳宇还会来上一段武术套路作为放松,她最喜欢的一句英语谚语是——“No pains,no gains。(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初,年仅13岁的刘佳宇获得个人第一个全国冠军,2007年长春亚冬会,又获得单板滑雪铜牌,一鸣惊人。随后,刘佳宇开始在世界大赛上崭露头角,先是在加拿大世界杯她勇夺银牌,成为中国单板滑雪第一个摘取世界杯奖牌的运动员,然后,又收获单板滑雪欧洲杯和三个世界杯分站赛冠军。
2009年,在韩国世锦赛上,刘佳宇实现了中国选手世锦赛金牌“零”的突破,还以47分创造了历届世锦赛女运动员得分之最。

2009年11月底,刘佳宇在日本训练时意外受的伤。因为养伤整整有三个月都没有时间训练,到参加温哥冬奥会时,只恢复训练15天。
2010年2月,在温哥华冬奥会上,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的刘佳宇以第4名的成绩,实现我国女子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在冬奥会上的突破。

温哥华冬奥会后,刘佳宇饱受左肩伤病困扰,2014年索契冬奥会前,她又进行了两次大手术,导致最终成绩不佳,只获得第九名。索契冬奥会后,做完第三次肩部手术的刘佳宇再度陷入了自我怀疑。
刘佳宇中断了训练,为了摆脱烦恼,她想着先玩,然后回国就退役。不过,当刘佳宇渐渐地冷静下来以后,她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她知道自己热爱滑雪,滑雪本来就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她明白了成功和失败都是正常的。

当放下一切包袱后,刘佳宇又找到了滑雪的乐趣,她选择了在伤病中坚持前行,她说:“如果一味追求成绩,可能我早就放弃了,就算你有实力但也不可能永远都是胜者。”
二、期待北京冬奥会再创佳绩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带着平常心上场的刘佳宇,发挥出色,以89.75的高分获得了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的银牌,这也是中国队参加平昌冬奥会的第一枚奖牌,突破了中国在女子单板滑雪史上奖牌“零”的纪录!

单板滑雪对运动员的要求有三点:1、腾空高,2、链接干净,3、落地要稳,而刘佳宇腾空又高又飘,动作难度大、连贯性好,抓板技术有男子化风格,正反脚能力均衡,所以,这就是刘佳宇能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同时,刘佳宇也是中国第一位、世界第三位完成D-crippler动作(正脚前刃两周空翻)的单板滑雪运动员,她也是北京冬奥会最有可能获得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冠军的人,未来她有无限可能!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刘佳宇希望能够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争取再创佳绩,不留遗憾。——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让我们期待刘佳宇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再次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