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经营宝典(021)】认清中小企业的7大优势(二)
【中小企业经营宝典(021)】认清中小企业的7大优势(二)
第三,“小而专”
“专”强调专业、专一、专心,指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坐落于浙江义乌的双童吸管公司是一家小企业,专门生产喝饮料用的吸管,每根吸管只有8毫钱利润,却由于做成了世界上吸管销量最大的企业而获利不菲。据这家公司的经营者介绍,正因为利润薄,世界各地的很多大公司看不上这个产业,双童公司为了保住仅有的8 毫钱利润,想了很多办法,包括取消上门推销,改用网络销售,避开用电高峰,利用低电价的夜晚进行生产,一天做一亿根,一年产出434.5亿根等。靠着这种“针尖上削铁”的精神,双童吸管公司每年都有几百万元的利润,公司把微不足道的生意,做成了值得称道的买卖,成为“小而专”的典范。
第四,“小而新”
“新”强调创新、新颖、新奇,指中小企业由于机制灵活,较少思维阻力,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生存的根本。其实,任何一家新成立的中小企业,都是创新的结晶。实践证明,以开发新型小产品为起点,中小企业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现代科技发展出现了两个方向,一方面向着大型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向着小型化、分散化方向发展。产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生产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许多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往往曾是大企业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他们常常集管理者、所有者和发明者于一身,对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当前,新技术型的中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在微型电脑、信息系统、半导体部件、电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科技公司。1987年,以凑来的2万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创立初期,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1991年,公司决定集中全部资金和人力,几个月内开发和生产出华为品牌的新型用户程控交换机。首批华为品牌的程控电话交换机于12月2日包装发货出厂。1992年,华为的产品大批进入市场,首次产值突破1.2亿元,利润上千万。创新使华为获得了新生。从此,华为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200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1491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14.1%,净利润18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12.2%。华为已经成功跻身全球第二大设备商。华为是“小而新”的典范。
第五,“小而精”
“精”强调精明、精细,指中小企业规模小,员工少,便于管理,可以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到精心安排,精确决定、精明管理、精打细算、细化目标、细分责任、细致工作。“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精”。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文化,其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凡事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通过提升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深圳市创得利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主要以DVD、MP3及笔记本电脑等高端数字视听、信息家电、IT等技术研发的生产及销售。电子行业物料品种多,管理复杂,公司的库存数量无法提供精确数字。自从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库存降了,数字准了。成本计算速度加快。通过采购订单自动生成采购入库单、采购发票、应付款整个业务流程实现数据共享,生成凭证,可以通过材料总账、明细账查询,现在不仅为采购人员提供方便而且为库管、财务人员的入库、计算成本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精细管理推动限额领料,把库存控制在合理的生产用量之下,降低原材料成本达20%。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