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粪不发酵施用可能存在的9大危害!
一、传染病虫害
牲畜粪便含有细菌和害虫,如大肠杆菌和线虫。直接使用会导致病虫害和农作物病害的传播,影响食用农产品的人体健康。未成熟的鸡粪在土壤中发酵,容易滋生病菌和害虫。
二、施入土壤二次发酵导致烧苗
发酵不充分的畜禽粪便施入地面后,当当地温度上升到发酵条件时就会开始发酵。如果发酵部分的根比较近,作物比较小,发酵产生的热量会影响作物的生长,造成烧苗,严重时甚至造成植株死亡。
三、导致中国果树烂根,黑根
畜禽粪肥是一种强酸性肥料(PH = 3.6 ~ 4.7) ,施用酸性畜禽粪肥容易引起果园根腐病、黑根病、黄叶病、过早衰老和黄化病,严重者植株死亡。
四、易产生毒气危害
在生料肥料的分解过程中,容易产生甲烷、氨气等有害气体,对土壤和作物造成酸害和根害。更重要的是,产生的乙烯气体具有抑制根系生长的作用,也是造成根系灼伤的主要原因。
五、土壤缺氧
生肥中的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容易消耗土壤中的氧气,使土壤暂时处于缺氧状态,从而抑制作物的生长。
六、肥效缓慢
在未发酵和腐熟的畜禽粪便中,大部分养分是有机的或缓效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只有分解成速效形式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不经发酵直接施用会降低肥效。
七、重金属超标危害
重金属是指比重明显大于5的金属,约有45种,包括铅(Pb)、镉(Cd)、汞(Hg)、铬(Cr)、铜(Cu)、锌(Zn)、镍(Ni)等。砷(As)虽不属于一种重金属,但因其数据来源问题以及社会危害国家都与重金属具有相似,故通常可以列入重金属类进行分析研究主要讨论。重金属在畜禽粪便中的积累量与畜禽的种类很多有关,同一产品种类中,重金属技术含量又与中国畜禽的年龄、畜禽粪便的处理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有关,但最终实现取决于饲料食品添加剂发展以及在防治畜禽病害中一些微量营养元素的使用量。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农业的迅速发展,一些重金属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此外,动物体内微量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很低,大部分微量元素与畜禽粪便一起排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这种含有大量重金属的畜禽粪便长期施用于农田,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并使其中的重金属在土壤-水-植物系统中积累和转化,最终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激素残留量仍然较多,导致农产品中重金属超标、食品安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八、存在使用不便、效率低等问题
生粪未经处理,不易运输,体积大,有效成分低,使用成本高。有机物向腐殖质转化的时间较长,养分流失严重。
九、氯化钠(食盐)过量
据估计,每立方米牲畜粪便中含有5公斤氯化钠(食盐) ,如果一英亩的氯化钠含量超过10公斤,农作物将很难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