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城市的兴衰 人类文明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2023-06-11 12:52 作者:弥敦道扛把子  | 我要投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QaVLZq0uSEKiKokETEJzg?pwd=rd33 

提取码:rd33

在这本书中,作者回溯7000年前的城市起源,勾勒延续至今的城市发展史,以此揭开“什么造就了城市”的真正奥秘。书中每章讨论一个或几个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城市,包括雅典、亚历山大里亚、罗马、威尼斯、里斯本、阿姆斯特丹、伦敦、巴黎、纽约、洛杉矶和上海,它们都是特定时代里作为贸易和文化焦点的大城市。
虽然是我们建造了城市,但城市却反过来从根本上重塑了我们的生活——在今天这一信息时代,这种影响甚至变得更加深刻。


导 言 大都市的世纪
目 录
1章 城市的黎明:乌鲁克
第2章 伊甸园与罪恶之城:哈拉帕和巴比伦
第3章 国际大都市: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
第4章 巍峨帝都:罗马
第5章 饕餮之都:巴格达
第6章 战争之城:吕贝克
第7章 世界之城:里斯本、马六甲、特诺奇蒂特兰、阿姆斯特丹
第8章 社交之都:伦敦
第9章 地狱之门:曼彻斯特和芝加哥


本·威尔逊,英国作家,著有五部广受好评的佳作,包括《深蓝帝国:英国海军的兴衰》《黄金时代:英国与现代世界的诞生》等,其中《自由何价?》曾获萨默塞特·毛姆奖。他还是《观察家》《文学评论》《星期日独立报》《苏格兰人》《卫报》和《绅士季刊》(GQ)等多种国际杂志的长年撰稿人。


在这本书中,我不想简单地把城市视为名利场,而想把它视为人的居所,视为会对居住在其中的人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类居住场所。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宏伟建筑或城市规划的书;它讲述那些定居在城市里的人,以及他们如何应对城市环境,又是如何在城市生活这口高压锅中生存的。这并不是说建筑不重要:建成环境和人类之间的互动是城市生活以及本书的核心。但与有机体的外观和重要器官相比,我更感兴趣的是把这个有机体结合起来的结缔组织。
城市建立在人类历史的各个层面上,建立在人类生活和经历近乎无限、永不休止的交织中,它们既迷人又深不可测。城市的美丽与丑陋、欢乐与痛苦,以及它们那异乎寻常、令人困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都是人类境况的鲜活图景,让人既爱又恨。它们是处于不断变化和适应过程中的不稳定地带。无可否认,它们用宏伟的建筑和地标来掩盖它们的不稳定性;但盘旋在这些永恒象征周围的是无情的变化。潮流的力量推动城市不断地破坏与重建,这使城市富于魅力,但又因为趋势难以把握而令人沮丧。在本书中,我从始至终都在试图把握变动中的城市,而不是静态的城市。
为了写这本书,我走访了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城市,其中包括对比鲜明的孟买和新加坡、上海和墨西哥城、拉各斯和洛杉矶等地。我选择了一系列城市,构建出一个按时间顺序进行的叙事,这些城市所讲述的并不仅仅是它们所处的时代,还有城市的总体状况。选择其中一些城市(如雅典、伦敦或纽约)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但其他一些选择——如乌鲁克、哈拉帕、吕贝克和马六甲——可能就不那么为人理解了。在研究城市的历史时,我会去市场、露天市集souk)和集市(bazaar),游泳池、体育馆和公园,街边小吃摊、咖啡屋(coffee?houses)和咖啡馆(cafés),商店、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寻找材料。我考察了大量的绘画、小说、电影和歌曲,就像查阅官方记录一样,以获取城市的生活体验,了解当地日常生活的繁忙程度。你须调动你的感官去体验一个城市——去看、去闻、去摸、去走、去读、去想象,才能完整地理解它。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城市生活都是围绕着感官(吃、喝、性、购物、嚼舌根和玩乐)展开的。这些构成城市生活戏剧的元素全都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大城市的兴衰 人类文明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