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首个【教程】工作流分享!百万播放的系列课是如何诞生的?策划剪辑视频后期全流程

📚01:22 教程的五个阶段:选题策划、脚本撰写、录音录屏、后期制作与发布编辑
🔍02:59 系列刻画可以将碎片化的知识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03:01 系列课可以用来答疑,让观众保持期待
📝03:31 写脚本时要梳理视频的整体结构和逻辑线条
📖04:03 参考与借鉴是创新的开端,可以参考其他优秀up主的视频
🎯04:22 教程开头要吸引观众,结尾要总结和展示作品成果
💡05:00 按照提供的结构组织知识内容
这是一门关于AI绘画的入门课程,通过剖析作者制作视频的整个工作流程,介绍了选题策划、脚本撰写、录音录屏、后期制作与发布编辑等五个阶段。作者强调了系列刻画的重要性,将碎片化的知识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循序渐进地提升难度,避免初学者感到过于陡峭。在写脚本时,作者参考了其他优秀up主的视频,提炼了一份逻辑结构,通过引入要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教程的前半段注重梳理知识,后半段则注重实操环节。教程结尾进行知识总结和作品展示,给观众更多的实操练习动力。
00:00
我发布了一门stable fashion的零基础入门课
00:02
他在过去的两个月里
00:03
收获了超过300万的播放量
00:05
成为了目前站内最受欢迎的ai绘画教程之一
00:08
除了对软件使用和a i g c应用的关注
00:10
在评论私信里
00:12
也有大量朋友追问我
00:13
这个系列教程的视频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00:16
在今天的b站里
00:17
知识区里的教程区是一个非常重要
00:19
但存在感特别低的板块
00:21
他们可以说是最为独特的
00:22
令b站源于其他平台的关键内容之一
00:25
但在数据表现上
00:26
其实一般有很多人会去分析一个科技区
00:28
生活区乃至鬼畜区的up主
00:31
他们的视频里有哪些亮点特色
00:32
却很少有人把目光放到教程序上
00:35
那么该怎么做好教程呢
00:36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00:38
我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00:39
也碰到过许多不同风格的老师
00:41
比如风趣幽默的罗翔老师
00:43
业余做up主的礼物
00:44
老师还要上知天文
00:45
下知地理的相声大家oe y老师
00:47
那我的风格是什么样的呢
00:49
精致的设计
00:50
酷炫的剪辑
00:50
飞快的语速
00:51
这是很多观众主动为我的教程贴上的标签
00:54
有人甚至怀疑连这个声音都是ai配出来的
00:57
为了自证清白
00:58
我想要这样一期教程过
00:59
后来和你分享我制作视频的整个工作流程
01:02
在接下来的15分钟里
01:04
我会剖析自己
01:04
在制这门striversion入门课时的创作方法和思路
01:07
并对工作流程框架与一些实用的软件工具
01:10
做一个总结
01:11
如果你是一位曾经看过这门课程的观众同学
01:13
那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彩蛋花絮
01:15
而如果你也有一些知识和大家分享
01:18
想要做一些教程
01:19
那我希望这些个人经验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帮助
01:22
在我的工作流程里
01:23
一期教程视频的诞生会经过如下的五个阶段
01:26
选题策划
01:27
脚本撰写
01:28
录音录屏
01:28
后期制作与发布编辑
01:30
下面我们一个个的来聊聊
01:32
在这些环境里
01:32
我都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工作
01:34
首先是选题
01:35
这是对于每一位视频创作者而言
01:37
都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01:38
什么样的选题吸引人
01:39
做出来的视频
01:40
有人看
01:41
对作为教程类up主的我来说
01:43
可能会稍微轻松一些
01:44
因为每一个尚未被探索的知识领域
01:46
还没有被讲明白的应用问题
01:48
等待去实践操作的软件工具
01:49
都可以成为我的新选题
01:51
就这门stable fashion的入门课而言
01:53
我从头回顾了我自己
01:54
在探索ai绘画的整个学习路径
01:56
标注了其中的十个
01:58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关键知识点
02:00
按照实现难度与条件逻辑排列顺序
02:03
再给予他们拓展延伸
02:04
确定了这样一门由十节课组成的系列课
02:07
这里面最大的要点就在于系列刻画
02:10
我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在做的
02:12
不是17孤立的教程
02:13
而是一门学科里的实践课
02:15
系列刻画
02:16
可以将这些碎片化分布的知识
02:17
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02:19
它带来的好处在于
02:20
任何一位观众在学习的时候
02:22
首先是循序渐进的
02:24
因为是基于我自己的摸索过程做出的设计
02:26
所以大家在每一门课里会碰到的知识点
02:29
难度会以比较合理的水平逐步升级
02:31
这样勾勒出来的曲线相对平滑
02:33
避免让初学者在攀爬的过程里感到太过陡峭
02:37
而被劝退
02:38
循序渐进
02:38
也意味着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有迹可循的
02:41
在系列里
02:42
每一节课都是建立在前面课程的基础上的
02:45
如果需要对应的知识铺垫
02:46
使用了相关手法
02:47
我都可以明确引用
02:49
同时在收看前面的课程时
02:50
如果有一些基于目前知识储备无法实现的目标
02:53
也可以明确预告在哪一期会讲到
02:56
让大家以后再来探索
02:57
而有了这样的一个架构设计
02:59
我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已有的视频内容
03:01
来进行答疑
03:01
所有答案其实都在
03:02
你看过或者没看过的那些视频里
03:05
最后系列可以让大家都有保持期待
03:07
如果东一榔头西棒槌选d太过分散
03:10
但大家只会将目光聚焦在其中的某一集教程上
03:13
而如果我在教程开头以及每一期结尾
03:16
都详细预告下节课的内容
03:17
就像连续剧的下集预告
03:19
大家就会更多的关注我这个账号本身
03:21
并且期待后续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03:24
同时前后承接紧密的系列课
03:26
也会推动观众同学自发的向下学习
03:28
接着来到了写脚本这一关
03:31
脚本就是最终在视频里我会口述讲解的内容
03:34
根据当即教程主要涉及的功能板块和知识点
03:37
我会先归纳一份精炼的教学课纲
03:39
再撰写完整的与成片一字不差的讲述脚本
03:43
写大纲的时候
03:43
最重要的工作是
03:44
梳理好视频的整体结构和逻辑线条
03:47
观众会在这期教程里看到什么知识
03:49
每个部分大概占多少
03:50
先后顺序如何
03:51
我都会在这个环节确定下来
03:53
罗列知识并不难
03:54
但如何把它们更好地组织成一个视频
03:56
是大多数创作者的压力来源
03:59
对于这个问题
03:59
我也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解决方案
04:02
超没错
04:03
任何一个从事过自媒体行业的人
04:05
可能都会告诉你
04:06
参考与借鉴是所有创新的开端
04:08
最开始我也不知道一个好的教程
04:10
应该有什么样的逻辑结构
04:12
但我参考了许多不同领域的优秀up主的视频
04:14
尝试着提炼他们的一些精华
04:16
就这样我抄来了一份属于我的答案
04:18
在这里我也分享一份给你
04:20
在我的每一期教程开头
04:22
我会通过各种方式遇到课程的基本内容
04:24
会涉猎的知识板块
04:25
并安排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引入要素
04:28
吸引大家能看下去
04:29
这个过程一般不会持续超过两分钟
04:32
教程的前半段
04:33
我一般会更注重对原内层的知识进行梳理
04:35
对一些必要信息进行铺垫
04:37
这样即进入后半程式大赛
04:39
就能更好地开启实操环节
04:41
完成对操作目标的实现并掌握技能
04:43
在教程结尾
04:44
我一般会留一分钟左右的时间
04:46
一是通过口述思维导图的方式
04:48
对当堂的知识做简单归纳总结
04:50
二则是安排一个体面的作品成果展示
04:53
加深大家对于操作效果的记忆
04:55
并给大家更多去实操练习的动力
04:57
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自己的知识内容
05:00
可以尝试着按照我提供的这个结构
05:02
把你的专业知识对号入座的填进去
05:04
做完了这些我就会开始进行操作试验
点击折叠166行
总结
概览
要点5分钟
- 📝
- 05:07
- 大纲扩写成完整脚本
- ✂️
- 05:33
- 删除冗余结构
- 🎙️
- 06:08
- 录音讲解连贯流畅
- 📚
- 06:24
- 注重为什么而非怎么做
- 🎙️
- 06:52
- 录音保留自己的声音
- 🎙️
- 07:27
- 语速快能提高信息密度
- 🖥️
- 08:49
- 屏幕录制展示流程
- ✂️
- 09:11
- 后期剪辑处理
时间
字幕内容
05:07
随后把大纲扩写成一份完整的脚本
05:09
我的单期视频脚本
05:10
字数大约在6000~9000字之间
05:12
整个系列课的脚本加起来将近有10万字
05:15
对应的单集教程一般在15~20分钟之间
05:18
是大多数观众朋友收看起来比较舒适的市场
05:21
一些freestyle能力更强的创作者
05:23
是可以脱稿进行讲解的
05:24
但比起直接对着麦克风侃侃而谈
05:26
有一份脚本会让我的讲解变得更加连贯流畅
05:28
逻辑也会更加严谨
05:30
也方便我遍观全文
05:31
是吃教程的每一个部分的详略分布
05:33
第二是去删除一些冗余的结构
05:36
洗脚本的过程中
05:37
我主要会关注两个要点
05:38
首先所有的操作都必须是能做出来的
05:42
在一些所谓的教程里
05:43
拿着官方的宣传片
05:44
或者是极其琐碎的操作实例来做噱头
05:47
吸引人的情况不在少数
05:48
但我更愿意确保
05:49
教程里的每一个操作
05:50
都是能在我自己电脑上做出来的
05:53
这意味着观众也一样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实现
05:56
在5月初的时候
05:57
我做了一期stable division的安装教程
05:59
就特意从一台新的电脑上
06:01
从零体验安装配置的每个环节
06:03
最终整理成了一期完整的视频
06:05
在这个过程中
06:06
我自己也会回归一个初学者的状态
06:08
带入观众的视角与心境
06:10
空杯体验每一步操作
06:11
边试验边记录步骤要点和难点
06:14
大家会觉得我的教程逻辑特别通顺
06:16
并且里面有很多细节
06:17
可能就是这么做带来的结果
06:19
其次在写脚本的过程中
06:21
我会更注重为什么
06:22
而非简单的怎么做
06:24
不少创作者可能会认为
06:25
教程就是一本流水线式的操作说明书
06:28
只要能帮助观众实现既定的操作目标
06:30
就算是成功
06:31
但我一直觉得了解那些背后的原因
06:34
原理不仅可以让当下的操作得到更好的贯彻
06:37
也是一把帮助你在未来获得更多答案的钥匙
06:40
用这样的方式写出来的脚本
06:42
往往会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06:44
与更深入的学习效果
06:45
用通俗一点的话说
06:47
就是大家能学的会
06:48
这是我一直以来最在意也最希望能够实现的了
06:52
下一个环节是教程的录音与录屏
06:54
先说说我是怎么做的吧
06:56
首先我会根据写好的脚本进行讲解音频的录制
06:59
同时我会在软件里进行简单的分轨混音
07:01
将教程划分为几个板块
07:03
分别搭配不同风格的bgm音效
07:05
处理好音频后
07:06
我会输出录音到录屏软件中
07:08
再根据录音节奏录制对应的画面内容
07:10
在这之前
07:11
不少朋友总会在评论弹幕里问
07:13
我的声音是用哪款ai软件生成的
07:15
效果
07:16
为什么这么好
07:16
你看一下这个声音像是ai录出来的吗
07:23
你看一下这个声音像是ai录出来的吗
07:27
当然我能理解大家为什么会这么说
07:30
录音或者说讲述部分是一个教程视频的灵魂
07:33
在今天用ai软件生成视频里的语音
07:35
除了太过于千篇一律
07:37
以及腔调上有点生硬以外
07:38
在速度
07:39
准确度和连贯性上
07:40
都能带来一个不错的观看体验
07:42
但只要你的声音算不上难听
07:44
其实我都会建议你
07:45
真实的用自己的声音讲述来赋予教程
07:48
更多人的温度
07:49
要在没有智能
07:50
只剩人工的情况下做好这一点
07:52
我有一些额外的操作
07:54
在录音方面
07:55
除了刚刚提到的先做脚本
07:56
在录音保证内容惊骇以外
07:58
我还会删除录错的部分
07:59
切断多余的气口
08:01
并在后期处理时再适当加速
08:03
没错你们总说我语速快
08:05
这个确实是故意的
08:07
但请放心
08:08
最后加速的幅度
08:08
一般只在5%到10%之间
08:10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我讲的比较快
08:15
做一个小调查
08:16
对于正在收看这期视频的你来说
08:18
你是更喜欢语速快的还是语速慢的教程呢
08:21
在我看来
08:22
知识类视频
08:23
尤其是像这样的教程类视频的受众
08:25
在收看视频时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需求
08:27
就是借助视频内容解决自己的问题
08:30
我觉得
08:30
语速快
08:31
并不会真正的影响观众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08:33
但可以有效增加视频的信息密度
08:35
高密度就直接意味着
08:36
观众能以更高的效率解决问题
08:38
并在同样时间里更好地解决问题
08:40
相反讲解的节奏过慢
08:42
夹杂了太多口误
08:43
停顿或口癖
08:44
则可能会造成有效成分的稀释
08:45
浪费观众的时间
08:47
在录屏方面思路也是类似的
08:49
因为我做的大部分内容是在电脑上操作的
08:51
所以我会使用屏幕录制来向大家展示流程
08:53
但同样我会想去冗余操作
08:55
对片段做大量重组拼接
08:57
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入局部放大动画
08:59
转场和部分元素的进入退出动画
09:01
实现更清晰高效的信息呈现
09:03
如果教程展示从头到尾都是全屏录制的
09:06
让观众学习起来会非常吃力
09:07
因为很多小的操作细节是很难看清楚的
09:10
完成这些以后
09:11
接下来我就会进入后期制作的环节
09:13
将录音录屏文件导入后期软件中做剪辑和动效
09:17
这句话说的比较轻巧
09:18
但一般他是我所有环节中耗费时间最久的
09:21
一期
09:21
十分钟左右的教程
09:22
可能要花上将近1~2天来处理
09:24
后期时间更长
09:26
工作量也会往上翻倍
09:27
有不少做视频的创作者
09:28
都分享过后期剪辑的工作流程
09:30
就个人习惯而言
09:32
我会先利用ae做教程的开头
09:33
引入部分和一些强动效呈现
09:35
用剪映的匹配文稿功能
09:37
让脚本对齐录音生成字幕
09:39
再导入pr中进行字幕和进度条的加工
09:42
在具体的制作层面
09:43
能讲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09:45
但我将所有做后期的思路归结成了一个药店
09:48
剪辑
09:48
是实现内容与形式兼备的重要手段
09:51
和前面说的一样
09:52
我会把教程也当做一个视频做
09:55
而不是一本简简单单的说明书
09:56
所以我会思考他怎么做才能吸引人
09:58
可以如何丰富大家的观看体验
10:00
在剪辑层面上
10:01
你能实现的东西其实有很多
10:03
例如借助动特效来进行生动的原理复现
10:06
用酷炫的转场实现场景的无缝切换
10:09
或者适当的完整整活
10:11
另外我觉得剪辑也是可以增强学习效果的
10:14
归根结底
10:15
我觉得教程里的剪辑本质上是对视觉
10:17
听觉和思维的同步调动
10:19
当一个入门者
10:20
在各种感官都被集体调动起来以后
10:22
整个人会处在一个比较高能的状态
10:24
从而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摄入知识
10:26
看的爽也学得爽
10:28
所以有人说我的课很容易让人学下去
点击折叠171行
总结
概览
要点5分钟
- 👍
- 10:30
- 即便讲的内容已经会了,每次看也会有新的收获
- 💡
- 10:38
- 视频创作的最后一步是发布过程中的一些编辑
- 🔑
- 11:01
- 写标题时提炼教程最吸引人的核心价值点
- 🔗
- 11:20
- 在视频的简介中注入学习指引与相关的素材链接
- 📝
- 11:24
- 置顶评论提供对核心操作要点的补充
- 🔑
- 12:32
- 让视频具有长尾效应,吸引更多观众
- 🎥
- 13:01
- hk 2法则:快乐、知识、共鸣和节奏
- 📚
- 14:11
- 文质彬彬,让视频更有趣
时间
字幕内容
10:30
也有人说
10:31
即便讲的内容已经会了
10:32
却还想来看看视频
10:33
每次看也会有新的收获
10:35
我十分欣慰
10:36
也由衷地为这些同学感到开心
10:38
视频创作的最后一步是发布过程中的一些编辑
10:41
说简单点无非就是把教程发到平台上时
10:44
上传方面撰写标题
10:45
简介
10:45
动态和评论置顶的一系列过程
10:47
这是花时间最少的一环了
10:49
但要注意的事情反而是最多的
10:51
这方面时我会使用一些和课程内容有关的素材
10:54
比如每节课的案例图
10:56
在设计软件里制作封面
10:57
高度模板化的封面
10:58
有助于巩固系列课的印象
11:00
对吸引观众也有帮助
11:01
写标题是
11:02
我则会提炼教程最吸引人的核心价值点
11:05
放在前面
11:06
并在后面补充一些可能被人搜索到的关键词
11:09
尽可能把系统给的80个字都充分利用上
11:11
在你的视频足够干货的情况下
11:13
也可以适当做一下标题党
11:15
毕竟是为了让自己辛苦做出来的教程
11:17
能够让更多人看见吗
11:18
不丢人
11:19
在视频的简介中
11:20
我会注入一些学习指引与相关的素材链接
11:23
方便大家跳转
11:24
而置顶评论则会提供对核心操作要点的补充
11:27
来优化大家的学习体验
11:29
我想说的是
11:30
发完视频并不是终点
11:32
因为这些东西也是你视频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1:35
做好他们也可以让视频看起来更加专业严谨
11:38
在做这些所有的发布操作时
11:40
有一个关键词思维是我想分享给你的
11:43
你可以把我所说的关键词看作是一串
11:45
让别人看到你的钥匙
11:47
他会为你打开一扇扇通往更多观众的大门
11:50
而这些钥匙藏在刚刚我所说的每一个环节里
11:54
例如封面上的文案
11:55
可以吸引人点击标题的补充词汇
11:57
生活区搜索的重要来源简介
11:59
其实有时候也会被搜到而置顶
12:01
评论是很多观众除了视频以外
12:03
看的最频繁的一个区域
12:05
因此你可以借助以上所有问题
12:07
为你的教程配备上更多的关键词
12:09
以方便被更多的人通过搜索
12:12
关联推荐的途径发掘
12:13
和其他分区不一样的一点是
12:15
教程是具有长期生命力的
12:17
有很多发布在78年前的教程
12:19
在今天仍然会给许多朋友带来帮助
12:22
而做教程本质上也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情
12:24
他不光是为了当下的观众服务的
12:26
也是为了日后任何一位有问题的学习者准备的
12:30
所以上述所有操作
12:32
都是在让这些教程变得更加具有长尾效应
12:35
而即便你的教程一时间没有这么多人在看
12:37
也不要灰心丧气
12:38
没有教程会永远年轻
12:39
但总有初学者满怀希望的走进自己的18岁
12:43
不是吗
12:43
以上就是一个教程制作的全部工作流程了
12:46
我讲明白了吗
12:47
这些步骤听起来非常繁琐
12:49
但其实支持我做出这些东西的核心是两条
12:52
我从创作者前辈们身上学到了非常重要的经验
12:55
在这里我想一并分享给你
12:57
也非常希望你能花一点时间看完
12:59
第一条是影视飓风
13:01
分享了一套关于视频创作的理论心得
13:03
叫做hk 2法则
13:04
我和我爹关于这个问题探讨了很久
13:07
最终我们通过观察b站优秀的视频
13:09
在几个月内总结出了一个基本理论
13:11
叫做hk口中的这三个字母分别代表快乐
13:14
知识和共鸣
13:15
还有一个二在后面提起是节奏
13:18
这是一个绝大多数领域的视频创作者
13:20
都可以参考的思路
13:21
因为它代表的是一位观众
13:23
能从视频里获得的最重要的几点核心价值
13:25
如果你的视频能具备这里面的一项
13:28
乃至多项要素
13:29
就有更大的概率能受到欢迎
13:31
我想说的是
13:31
对于知识区的创作者而言
13:33
知识必然是我们追求的核心目标
13:35
但在知识含量不足的情况下
13:37
能否在视频中传递更多的快乐
13:40
或者通过合适的渠道与观众产生链接共鸣
13:43
我认为这是创作者寻求自身突破的一个方向
13:46
我也希望自己将来的视频
13:48
能更多的验证这个想法
13:50
至于节奏则是每个视频都需要关注的必备要素
13:53
从前面有关于语速的分析上
13:55
我相信大家应该都能体会到一些他的作用
13:58
而第二条经验同样和影视飓风有关
14:00
只不过这次team变成了提问者
14:02
从二舅视频的作者
14:03
一个猜想
14:04
老师的口中
14:05
采访出了一个关于做知识内容的观点
14:07
觉得他会具有什么特点或者共情
14:09
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
14:11
智胜文则野
14:13
文胜质则史
14:14
文质彬彬
14:15
然后君子将这句话放在内容创作
14:18
尤其是知识教程类内容的创作上
14:21
痣就是本质干货
14:22
而文就是对它的修饰
14:24
让大家感兴趣
14:25
不会睡着
14:25
甚至玩点梗的成分
14:26
一个视频必须同时具备这两样东西
14:29
才能受到观众的欢迎
14:30
在他的启发下
14:31
我也会努力将每一期教程做得稳质彬彬
14:34
避免长篇大论
14:35
如此追剧更要避免浮于表面
14:37
流于形式
14:38
希望这些分享与思考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14:40
无论是正在学教程的你还是正在做教程的你
14:43
当然大家的具体情况不一样
14:45
但我相信这些实践思考中
14:47
一定有一些东西是你可以参考的
14:49
你也可以基于某一个特定的目的
14:51
希望实现什么效果
14:52
来在这期视频里
14:53
对应探索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方法
14:55
最近我也在准备一些新的教程内容
14:57
下一期我会为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
15:00
ai动画教程
15:01
教你如何使用实现真实视频的风格化转会
15:05
这是在上一期视频结尾的弹幕投票中
15:07
筛选出来的主题
15:08
照例放四个选题
15:09
如果这里面有你特别想看的
15:11
也可以在这里把它的编号敲在公屏上
15:13
在这期视频的支持下
15:15
我也希望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所学所得
15:17
让知识区可以越来越好
15:19
作为一个大家的同学
15:20
我不是生来就无所不知
15:22
也要从教程里来获取新的知识
15:24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看到的教程变得越来越优秀
15:27
那我真的会非常开心
15:28
感谢你看到最后
15:30
我们下期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