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股票大宗交易行业研究分析(终章)

2023-08-02 18:50 作者:减持先生  | 我要投稿


3.4 大宗减持主要参与者

主要参与者情况分析

目前A股大宗减持的买入方主要机构参与者有QFII,保险公司,基金,券商,社保基金,信托公司,一般法人和银行等大型资金。

在2021年公司一般法人所持有的市值3524740837万元占所有机构总市值的80%,而基金则只有639435914.2万的市值,占比仅为15%。

但在2022年的统计数据中,同期一般法人的市值仅有13779815.15万元,减少了3510961022,占比5%,减少75%。相反基金持有的市值为291782072.93万元,占比为95%。

整体来看,各个机构在2022年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持行为,其中一般法人的减持数额巨大达到3510961022万元,但市值却并未反应在其他机构的增持上。

并且2022年持有市值前十的机构中有九家机构为基金,其中白酒,医疗相关基金持有的市值最多。

但在2021同样条件下持有市值前十的却主要是政府相关机构,并且大部分机构都在2020-2021年间进行了增持,以香港中结算公司为例,在2020-2021年间增持了22,064,191.77万元,总市值为272,658,000.14万元,而又因为大部分政府相关机构为有限公司形式,因此同样可以解释2021年一般法人持有市值占80%。但在2021-2022年见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减持-211,774,797.16万元,其他政府相关机构也有不同程度的大幅减持。

买卖方主要机构

2022年增持市值最多的机构为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增持金额为2,999,583.87万元。

但2022年减持公司中最多为香港终于结算有限公司为211,774,797.16万元,并且增持的大部分为基金参与者,而进行减持较多的的则主要为政府相关机构。

买卖方主要营业部情况

①参与大宗减持的买入机构分析

目前整体来看,大宗减持买入方席位主要仍然是机构专用占据全部交易的31%,说明目前主要接盘方人仍然是以大机构和基金为主。其次则是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券商从中作为中介人撮合的小型交易。

我们调取2021-2022年度各减持企业的对手方数据,在各大证券机构中,机构专用的使用次数占比达到了12352次,占所有减持交易总数的18.8%,而在使用最多的6各机构当中更是占比78%,由此可以推断,目前大宗减持主要依靠机构专用作为买入方。

而机构专用是指通过在交易所单独开立的席位进行交易的,是一家机构单独使用的交易席位,机构专用席位对应的机构一般是基金,保险公司,QFII等。一方面机构专用席位资金体量巨大,可以接收大股东的减持需求,并且可以借助大规模交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一般情况下相比于有具体名称的券商,机构专用可以很好地隐藏自身的真实身份,因此很容易发生相关机构与股东相互联系。简化的过程大致如下:由相关机构在高位接收股东减持的股票,再通过在其余业务中的盈利磨平资金的缺口,然后通过于股东共享收益的方式,或是推高二级市场股价随后抛售的方式实现大规模的盈利。

但若是公司本身业绩较好,且股价处于低位时,大宗减持交易通常合理合规。

而卖方营业部中中信证券营业部占较大比例达到24%,而机构专用则只占到了16%,相比于其31%的买入占比,说明在过去的三年中,基金和大机构主要仍作为买入方并且长期持有。

不难发现,近期的情况亦是如此,通过对3月2日参与大宗交易的营业部进行分析,买入金额最多的仍是机构专用为120706.13万元,共进行35次买入交易,但其卖出份额只有5361.42万元远小于其买入金额甚至远小于中信证券卖出的141251.14万元,并且卖出交易次数也只有5次。

而这反应出目前大宗交易市场的重要趋势。2017年的减持新规在有效的减少了套利行为的前提下,使得价值投资成为大宗交易的主要趋势之一。

目前,公募基金和投行券商自营资金日益成为承接大宗减持交易的主要买入方,这些机构的投资更看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使得价值投资逐渐成为主流。

并且大机构所带来的各种新式的交易模式和组合也将不断提高大宗减持交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延伸阅读:

上市公司:定增收购资产,被稽查部门追缴个税及增值税,数额过亿!

上市公司:自然人股东通过合伙企业减持股票,稽查对其处以50%的罚款

“同股不同价”:股权转让风险与纳税调整

股票非交易过户后公司注销,稽查严查,股东被追缴1.34亿税款

上市公司:股票减持经典税务案例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的规定,你需要了解的事上市公司:股票大宗交易基本要求、减持要点、六种特殊情形、具体操作.

2023年股票大宗交易行业研究分析(终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