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呀,随写

2022-06-10 10:23 作者:小小与记事  | 我要投稿

《醋栗》契诃夫

我看到了一个幸福的人,他梦寐以求的理想无疑已经实现,他已经达到生活中的目标,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他对自己的命运和他本人都感到满意。每当我想起人的幸福,不知为什么思想里常常夹杂着伤感的成分,现在,面对着这个幸福的人,我的内心充满了近乎绝望的沉重感觉。夜里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他们在我弟弟卧室的隔壁房间里为我铺了床 ,夜里我听到,他没有睡着,常常起身走到那盘醋栗跟前拿果子吃。我心里琢磨:实际上,心满意足的幸福的人是很多的!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压抑的力量!你们看看这种生活吧:强者蛮横无礼,游手好闲,弱者愚昧无知,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到处是难以想象的贫穷,拥挤,堕落,酗酒,伪善,谎言……与此同时,每一个家庭和每一条街道却安安静静,人们心平气和。在城里五万居民中,没有一个人会大声疾呼,公开表示自己的愤慨。我们所看到的,是人们上市场采购食品,白天吃饭,夜里睡觉,他们说着自己的生活琐事,结婚,衰老,平静地把死去的亲人送到墓地。可是我们看不见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听不见他们的声音,看不见在幕后发生的生活中的种种惨事。一切都安静而平和,提出抗议的只是不出声的统计数字:多少人发疯,多少桶白酒被喝光,多少儿童死于营养不良 ……这样的秩序显然是必需的;显然,幸福的人之所以感到幸福只是因为不幸的人们在默默地背负着自己的重担,一旦没有了这种沉默,一些人的幸福便不可想象。这是普遍的麻木不仁。真应当在每一个心满意足的幸福的人的门背后,站上一个人,拿着小锤子,经常敲门提醒他:世上还有不幸的人;不管他现在多么幸福,生活迟早会对他伸出利爪,灾难会降临--疾病,贫穷,种种损失。到那时谁也看不见他,听不见他,正如现在他看不见别人,听不见别人一样。可是,拿锤子的人是没有的,幸福的人照样过他的幸福生活,只有日常生活的小小烦恼才使他感到有点激动,就像微风吹拂杨树一样。一切都幸福圆满。

契诃夫悲天悯人的情绪在这段文字里充分的显露出来。在看似表面的幸福上实际隐藏着无数人的贫穷、悲惨和哀嚎,而在表面之上的人是从不会看到的、也不会想到的。但生活的不确定性始终存在,目前的幸福也从来不曾安稳。如果现在不曾睁开眼看看并为那些不幸福的人做些什么的话,那等灾难的大锤抡到你身上时,就该措手不及了。只有最底层的人民感觉到幸福时,那才是最安稳、最真的幸福。我们该知道的,我们该做些什么的(我太嚣张了,作为一名底层劳动者,我居然敢说我们)。

《推销员之死》阿瑟米勒

美国梦碎,梦碎美国。

个人的悲剧往往是社会与个人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抛开社会环境去指责个人,也不能抛开个人只去指责环境,但每个因素所占的比重还是不同的。结合《推销员之死》这部戏剧创作的历史背景,看似繁华的金融产业正岌岌可危,实体工业不受重视,美国梦所强调的只要你足够努力、聪明、有创造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事实是社会大环境下并没有给人们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这时,难道还要责怪个人不够努力么?

写的个啥呀.....

什么呀,随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