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夸了几千年的一句话,其实比损人还厉害!

2020-09-13 19:19 作者:嘉鱼女侠  | 我要投稿

“这孩子真懂事儿!”

从小到大,我们经常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那里听到这样的夸赞。


所有人对此都习以为常,没有任何的异议。


毕竟在长达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模式里,所谓“懂事”,似乎天经地义地是个美好的个人品德。


但是为什么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却越来越不待见这句话了呢?


原因便在于,当有人夸你“懂事”的时候,其背后的逻辑,很多时候比损你更可怕。


首先从夸赞者的角度来看,当他夸人“懂事”的时候,其背后的潜台词大都是什么:


1、你没给我惹麻烦,很好——以后也别惹。


这种情形通常多适用于父母、领导或者各类长辈,也就是在年龄或者“资历”等方面较你更“高”一筹的人。


正是因为“高”你一筹,所以他们之于你的姿态也或多或少带着些居高临下的意味。


“别惹麻烦”,是他们夸你的真正内核。


可事实上,谁又能保证永远不“惹麻烦”呢?


只不过当别人夸你懂事的时候,就已然单方面地将你潜在的“麻烦”,堵死在了来不及萌芽的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所谓的“麻烦”原本应该成为你生而为人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是你生而为人理所当然应该拥有的经历和体验。


可现在它活活给“憋”回去了,被诱导着“温和”地做了自行了断。


于是这便意味着,从这一刻开始,你便注定要缺失某些重要的东西。一些原本应该跟其他人一样拥有的东西。


尽管这些东西非常重要。


2、你这么乖巧,很省事——请继续保持。


一个“懂事”的人首先便意味着乖巧、或是善解人意。


同时也意味着这样的人往往没什么“攻击性”,也就是没什么不可预知的潜在威胁。


因此对于这样的人,人们也往往并不怎么在意,或者干脆忽视他们的存在。


既不占用注意力、更不耗费任何精力,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吗?


“感到放松”,是人们从懂事的人身上获得的福利和甜头。



3、你能让我开心,这样最好——以后继续。



一个“懂事”的人,其所作所为通常必然充满了“利他”属性。


或者是因为“有眼力劲儿”,或者是因为小心谨慎,或者是因为曲意讨好······


总之这对于旁人而言自然是好事一件,令人愉快。


并且在愉快的同时,他们也借由夸你“懂事”,对你寄予了更进一步的期待。


他们希望你继续让他们保持愉快,最好是比现在做得更好。


因为在夸赞者眼里,所谓“懂事”的核心其实就是“对自身有利”。


他们关注的重点其实并不是“你”,更不是你所谓的“品质”,而是是否有益于他们自己。


倘若你所谓的“懂事”并不能带给他们任何的益处,甚至有所妨害,那么这个时候它便有了别的叫法,譬如“好而无用”、“不识时务”、“愚拙不知变通”······


倘若“懂事”真是那么美好的品质,为什么人们几乎从不以此来要求自己呢?


何尝有人会满腔热情地立志要让自己变得懂事呢?


因为大家心知肚明:所谓懂事,很多时候其实不过是情势使然,不得已而勉力为之(无论懂事者自身是否有此觉察)。


其本质即是“牺牲”自我,满足他人。


甚至很多时候往往不乏“道德绑架”的意味。


没有人会将“懂事”郑重其事地作为一种自我激励。


恰恰相反,“懂事”正是源自一种他人的期望和激励。


而那些“懂事”的人,大多也并非主动选择了“懂事”,而往往是基于某些令人心疼的缘由。


譬如爱的缺失和渴求、人际关系的缺乏信心或者安全感的缺失等等。


于是他们不得不使劲浑身解数来表达和彰显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同和赞扬,并在别人的认同和赞扬中获得爱、获得满足以及安全感。




是的,至少在短时间内、在表面上看来,他们的确做到了。


就算不是人见人爱,也多能够左右逢源。


但从长远来看,这对他们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因为在长期的“牺牲”和压制之下,这些“懂事”的人早已无所谓真正的自我。


那些被“牺牲”和被“压制”的,本该是他们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他们作为一个完整人类的必需。


而它却在一片令人迷醉的赞美声中被“温柔”地禁锢甚至剥夺了。


于是被禁锢和剥夺的他们,宛如一只被驯化的羔羊,从此乖乖活在别人的感受和意志里。


让别人满意、让别人高兴,已然成为了他们生命里的一种条件反射。


别人高兴了,他们便暗自庆幸、如释重负;别人不高兴,他们便诚惶诚恐、战战兢兢。


他们“关注”别人,远远胜过关注自己。


甚至就算心里的天平偶然一次偏向自己,偶然难得地“任性”一次,他们也难以感到由衷的快乐,甚至还会因此而愧疚和自责。


因为顺从、迎合乃至更进一步的讨好,已然成为了他们与人往来的唯一注脚。


即使他们意识到这并非是一种健康、正常的人格,他们却已然深陷其中,欲罢不能。


别人的喜怒哀乐,已然被他们视为了自己不可推卸的一项使命和责任。


他们习惯并满足于从别人那里获得正向的评价和反馈,如若不然,便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和失职。


这可比“牺牲”自己让他们难受多了。


于是就算明知是不合理,他们也会义无反顾。


因为一个“懂事”的人,很多时候并没有机会选择“yes”或“no”。


因为他们的字典里只写着两个字——“顺从”。


他们把别人当作了太阳,却不知道自己原本并不是一棵没有灵魂的向日葵。


一个没有了灵魂和自我的人类,如何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又如何谈得上去释放和施展个人独一无二的天赋和创造力呢?


而那些被禁锢和压制的部分,一旦在不合理的地方开始悄然生长,最终也便难免长出令人惊诧甚至恐惧的果实。


正如我们看到一个“懂事”的孩子突然变得“不懂事”或者“乖张”,乍一看莫名其妙、不可思议,实际上却早已草蛇灰线、有章可循。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很多时候我们“道理”都懂,却终究无法逃出“懂事”的窠臼,终究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成了这一局势中的“牺牲”、“被牺牲”或是既得利益者。


毕竟“懂事”这两个字听上去实在太过香甜诱人、太令人心旷神怡,也太具有诱惑力与欺骗性。就像是裹着糖衣的炮弹,又有几人能够一眼识破并予以果断拒绝呢?


END

夸了几千年的一句话,其实比损人还厉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