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石普法 | 未成年在学校受伤,校方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近日,一位家长在网络上发帖称,2020年11月,其8岁的儿子郭某在福州市鼓楼区某小学上课期间,感到身体不适,10分钟内举手示意7次,但任课老师没有带他离开教室。下课后,孩子由老师搀扶着走下楼梯。孩子下楼梯时摔倒在楼梯拐角处。随后,孩子的父亲赶到现场拨打了120,将其送往医院。在医院里,孩子深度昏迷后不幸离世,目前具体调查结果尚未公布。如果未成年在学校受伤,是因为学校及老师未尽到监护义务,那么学校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基本案情
2022年9月19日某小学课间休息过程中张某(7岁)不慎将孙某推倒,造成孙某右侧桡骨干骨折,右侧尺骨干骨折。原告当日被送往辽源市人民医院就诊,后原告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住院2天。
根据司法鉴定,孙某此次损伤护理期以60日、营养期以90日、护理人数以1人护理为宜;孙某此次损伤二次手术费(取髓内针)为10000.00元人民币;孙某此次损伤二次手术(取髓内针)住院天数以14日,护理期以14日、营养期以21日,护理人数以1人护理为宜。另查明,事发后张某2、(张某监护人)芦某垫付费用10600.00元。
裁判结果
一、被告辽源市某学校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日内赔偿孙某37345.68元。
二、被告张某2、芦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日内赔偿孙某16005.29元(扣除已经垫付的10600.00元,实际给付5405.29元)。
三、驳回孙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律师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本案案发时,张某、孙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二人在学校学习期间,家长将监护责任相应的转移给学校,无民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学习期间,学校应当尽到监护义务,如果学校不能举证证明已经尽到监护义务,那么学校就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不同案件中,学校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学生在校期间受伤的话,需要根据学校尽到的监护义务大小来划分侵权责任,不能完全认定学校单方承担责任,像本案中张某家长也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侵权责任。

更多文章或您需要专业咨询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微信公众号或电话联系!
咨询电话:010-5166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