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进尺900米,中铁五局刷新西南地区TBM掘进新纪录
“7月份,贵公司承建的香格里拉市纳帕海防洪整治隧洞工程项目,实现‘大禹号’TBM月掘进突破900米,刷新了西南地区TBM掘进新纪录。在此,特向中铁五局诚挚祝贺并对付出心血汗水的全体参建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日前,迪庆州水利重点建设项目指挥部在向中铁五局发来的表扬信中称赞。
中铁五局成都公司施工的纳帕海防洪整治隧洞工程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主要建筑物包括进水口、泄洪隧洞和泄洪箱涵,平均海拔3200米。其中,泄洪隧洞洞身段10213米,采用TBM法施工9283米,是国内首个采用TBM掘进的最长高海拔水工隧洞。
该工程具有大坡度、小断面、长距离通风、长距离独头掘进;高海拔、高外水压力、高地应力;岩爆不良地质多、TBM掘进适宜性差的地段占比多、技术难题多的“一大一小两长,三高三多”等特点,施工难度较大。
纳帕海防洪整治隧洞工程作为中铁五局成都公司首个采用TBM掘进的工程,“大禹号”TBM自进场以后,项目部以争创云南省水利优质工程奖、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为目标,推进项目高效安全建设,组建了TBM施工管理团队,成立了TBM技术小组,制定TBM管理办法,组织观摩学习和培训,并编制了TBM施工方案,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设备管理,对设备进行系列维修改造,确保设备使用效率。
施工中,项目部每日召开交班会,紧盯每道工序循环衔接时间,精配班组作业人员,实行10+10+4小时工作机制,严控TBM运行参数,调整最佳的掘进姿态和刀具角度,对导线测量、设备姿态、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超前地质预报、材料运输及运输翻渣等工作严抓不懈,使TBM持续保持最佳使用状态。通过对直梁式TBM小半径转弯、高海拔长隧洞通风、小断面长隧洞有轨运输进行科技创新,为TBM掘进保驾护航,保障了TBM安全高效掘进。
7月“大禹号”TBM在掘进876米由直线进入左转500米半径的曲线后,面对主梁式TBM调向困难,项目部提前布置,优化曲线路线,确定掘进控制参数,坚持短进尺勤换步原则,精准控制设备掘进速度、刀盘转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挖。进入曲线姿态无误后再提高掘进速度,保障施工进度。针对在转弯时有可能出现的边刀磨损过大,提前进行备品备件储备工作,确保了TBM设备在曲线上稳步推进。
为解决高海拔特长隧洞的洞内通风难题,项目部多方对比,釆用智能通风,接力式供氧通风技术控制措施,在洞内增设制氧机,通过接力式通风送至掌子面,确保洞内氧气含量及风量。
针对项目隧洞运输距离长、运输量大、运输项目繁多等难点,项目采用有轨运输,计算渣车、平板车、混凝土罐车的运输量,确定编组的数量及牵引机车的机型,进行集中调度控制及电视监控。设置了维修专线、运渣专线、混凝土运输专线以及一定数量的错车道,确保了编组列车错车安全、高效运行。
同时,项目部以“勇当先锋、勇争一流、勇创效益”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和“五保一树”劳动竞赛为抓手,聚焦设备管理与效率,勇于攻坚和探索,不断提高掘进能力。项目经理孙宏介绍,自“大禹号”TBM进洞以来,月进尺从5月的423米到7月的900米,不断刷新了TBM掘进施工新纪录。目前纳帕海防洪隧洞整治工程已累计进尺2.4千米,最高日进尺已达41米。
工程建成后,将有效保护环湖公路、环湖乡村及农田、香格里拉城市的防洪安全与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铁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