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射雕英雄传》中的爱情-KQD

2023-03-02 22:37 作者:jay201923  | 我要投稿



郭靖曾有这样一句话:“用不着说!我不能没有她,蓉儿也不能没有我,我们两个心里都知道了。”(《射雕英雄传》第二十六回)郭靖属于拙嘴笨舌之人,他是最不擅言词的人。你看他说的话一点文采都没有,说的话笨得跟棉裤腰似的。可是这个不擅言词之人,他说的言词却往往能够直接到达事物的本质。能言善辩的人有时候说了半天反而离事物很远。这就是佛家讲的“不立文字,明心见性”。原因在于哪呢?原因在于像郭靖这种不擅言词的人他不是用言词在说话,而是用心在说话。言本来是心声,所以言太发达了反而把心盖住了,“猪油蒙了心窍”了。所以很多太擅言词之人要警惕自己是不是因为太会说了所以会误入歧途,经常要反省。就是你在言词组成的小道上转来转去,就走到了迷宫里去了。所以善于言词之人啊未必就懂得爱情,更未必能获得爱情。我们想,有多少花言巧语甜言蜜语都在情场上败下阵来,你以为你能打动芳心。而郭靖自己条件很差,他却能够对黄蓉,这个智商远远超过自己的姑娘充满这样的自信。黄蓉什么都比他强,他敢说“她不能没有我,我不能没有她”。郭靖是凭什么有这样的自信呢?师父就问他,说:“你跟蓉儿你们两个是否说过什么‘非卿不娶,非君不嫁’这类话,你们有过什么山盟海誓吗?”要找到一个证据。今天我们要找证据,就是语言的证据,就是她对我说过什么,她对我留下什么字据。但是郭靖说“用不着说”。“用不着说”这句普普通通的话,这是何等的境界,“用不着说”的境界。爱情或者我们所推崇的那种真正的爱情,本身就应该是超越语言的。现在的人往往推崇一些什么“语言是世界的家屋”,很多人把这类话推为金科玉律,这其实是在语言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

如果你把自己的世界陷在语言里面,语言外面没有世界,那你永远不会达到这个一流境界。其实那些真正懂得爱情的人,他不必有什么山盟海誓,更不必念“我爱你”这个“三字经”。我想古人是不会说“我爱你”的,“我爱你”是西方文化传给我们的。我们现在谈恋爱非要最后说“我爱你”,才表示两个人之间确定了某种暧昧关系。那古人不会说“我爱你”难道人家就没有爱情了吗?就没有同样深度的感情了吗?心灵如果不能相通,那么你每说一个“爱”字,不都是在撒一次慌吗?你不是都在玷污这个字一次吗?增加自己一分虚伪,增加一分欺骗,增加一分罪孽,所以郭靖他就知道“用不着说”。而且他还知道,我们两个心里都知道。这个很妙,他也不会说,对方也没有对他说过,他怎么就能知道黄蓉的心啊?黄蓉也没跟他说过呀。所以说“知道”本来就不依赖于说。“知道”这个次也很妙。古代的皇上在奏折上经常批上“知道了”,然后就退回去了。“知道了”到底他知道了什么,是根据这个奏折知道的吗?还是根据其他途径,其他信息知道的。说得太多了,可能什么也不知道了。我们现在有一个词叫“谈恋爱”,其实在“谈恋爱”这个词中,“谈”是多余的。爱不是谈出来的,谈出来的往往都是婚姻的条件,与爱无关。所以郭靖才说“用不着说”。当然他所说的这种境界不是惟一的境界,“说”也可能会有爱情,有的两个人就爱说嘛,但是只是提醒我们不要迷信言词而已。

下面我们再来念一段,这是黄蓉的一段心情。黄蓉发现,不但自己爱上郭靖了,还有其他人也爱郭靖。小说中这样写:“她一来年幼,二来生性豁达,三来深信郭靖绝无异志,胸中竟无嫉妒之念,反觉有人喜爱郭靖,甚是乐意。”(《射雕英雄传》第二十四回)这是黄蓉的一段心理,那么这里她提出了爱情中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心爱的人,也被其他的同性爱上了,怎么办?这是爱情中的常见问题。我们这样去想,倘若自己心爱的这个人,只有自己一个人爱他,别人都不爱,人见人恨人见人讨厌,这倒是保险的很,这很保险,绝不会有人跟你竞争,没人要他就你要他。不过,一个别人都不要的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丈母娘看见踹三脚的人,这个人是不是有问题呢?这个人恐怕是有问题。可能是别人都没有发现他的宝贵之处吧,别人都没发现,就你“慧眼识英雄”。如果这样还罢了,但是这个可能性不太大。如果你没有这个把握,那么你还是反省一下的好。

我们今天呢,比如一个姑娘被一个小伙子救了,这姑娘会感激这个小伙子,但是一般不会爱上他,因为她会把这两件事分开。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今天的姑娘见到的小伙子太多了。过去,大家闺秀一辈子在结婚之前没见过几个小伙子,所以很容易一见钟情。古代一见钟情的故事为什么多呢,就因为可选择的余地很少,见到一个就觉得是自己的意中人来了。所以特别是在她情窦初开之际,一见到青年男子,又是救了她,所以就此钟情。钟情之后就放不下,千里迢迢的去寻找郭靖。可是她没有想,你找郭靖干什么呢,你找人干嘛?心里毫无打算。她对郭靖是什么人,他的身世也毫无了解,她只是在一种模模糊糊的意识驱使下去寻找一个自己心中的影子。可是一旦快找到了,这个影子的本体,产生这个影子的本体要出现在她眼前的时候,她忽然不知所措了,她忽然就面红耳赤了。所以这个时候金庸就非常准确地写出这种少女的心态,这种少女此时此刻的心情。说“她忽然又盼郭靖不在家中”。这很像《世说新语》里面讲的想去看朋友,晚上开着船就去了,到了门口又不进去了,又回去了,说我这是乘兴而来,乘兴而返,我已经尽兴了,何必见朋友呢?很像这种风度。也就是这个程瑶迦只是在自导自演一场独角戏。在这场独角戏中自己求得一种惊险的刺激。其实她并没有实际上的任何欲求,一但两个人见面了还真不知道怎么办了。所以我们看金庸把这样一个少女的心情描写的真是分毫不爽。  

 (其实,不仅爱情是这样的,人生其他的许多方面也往往会有类似的情形。当一个人在追求某个目标的时候,不辞辛劳,顽强奋斗。可是当目标快要实现的时候却反而萌生出一种不愿意目标实现的心理,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我们平时对恋爱,对考试,对看电影,对听音乐会,对某些典礼也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当这个目标快要实现了,一种强烈的期待心理快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反而会觉得好像失去了什么。这个时候忽然希望能够延续这个过程,能够推迟这个目标的实现,那该有多好啊。)   

那么我们接着讲程瑶迦的心情。“(程瑶迦)先前对郭靖朝思暮想,自觉一往情深,殊不知只是少女怀春,心意无托,于是聊自遣怀,实非真正情爱,只是自己不知而已。”(《射雕英雄传》第二十四回)很多读者就特别佩服金庸对爱情心理的探究。金庸的成就当然实际多方面的,如果把爱情看成一门学问的话,金庸把这门学问探讨的真是太微妙了。他能够想到小说中这么一个次要的陪衬人物她的这些微妙的心理活动。所以金庸写小说真是有“大海不涓细流的风格”这么细的地方他都照顾得这么周全。他写出实际上是一种爱情中一个规律,就是少年男女在情窦初开之际,往往会一厢情愿地爱上某一个偶像。人在十五六岁,十七八岁地时候就会爱上一个偶像,而且会爱得一往情深,就特别的爱,不让别人说她的不是。比如说有的人爱上林青霞了,别人说林青霞不好他跟你急,真是这样的。但是年深月久之后忽然发现,那不是自己的所爱,那不是真正的所爱。而且一放弃就放弃得特别干净,一点都没有牵挂——现在没事,我那时候就是小,那时不懂事,现在我根本对她没兴趣,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这个时候才会发现,当年的所谓爱,不过是找了个对象,把自己的爱存在那而已,找了个“爱情银行”。把无所寄托的一腔爱意存在那。所以有很多过来人说,初恋大多数是不成功的,但是不成功的初恋对人又是很有好处的,不成功的初恋是一所最好的“爱情学校”。

他一方面使人能够保持爱情观念的纯洁和高尚,同时又能够使人在现实生活中寻觅到真正的知音,知己。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爱,即使找不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会达到比较高的境界。当然话回来,如果说你事先知道了这一点而有意去尝试,去制造不成功的初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那恐怕是无益的,有害的。你故意地制造不成功地初恋,那是不真的,你必须是真的投入,然后不成功。这就是人生很难两全啊,所以有些话必须讲给过来人听,有些话必须是“儿童不宜”才行。你告诉他你必须初恋不成功那就坏了。而小说中写的程瑶迦恰好她是一个胸怀很开阔的人,她不是小肚鸡肠的女子,所以她很快就度过了这个不成功的初恋的学校。她初恋就是她爱上郭靖,郭靖不知道。所以她到了太湖庄,看到了太湖庄主叫陆冠英,她看到陆冠英之后她觉得陆冠英这个青年风流俊雅处处都胜过郭靖,超过郭靖。而且这个时候脑海里突然想起原来郭靖身边还有一个女孩叫黄蓉。脑海中想起了郭靖与黄蓉在一起很亲密的神态。所以不知不觉之间她的一颗芳心就转到陆冠英身上去了。再接下去她就遇到了黄蓉的父亲黄老邪。黄老邪是著名的反封建大师。遇到黄老邪之后被黄老邪看出来她跟陆冠英之间你有情我有意,于是黄老邪就主持让他们俩成婚。而在这个过程中郭靖是在隔壁的秘洞里面养伤呢,所以程瑶迦并不知道郭靖就在旁边。

所以说,一个人最终会爱上什么样的人实在是风云难测,风云莫测啊。有好多青少年的初恋失败了,就是寻死觅活,觉得自己的一生都毁掉了,其实是没有经过认真地反思,其实是很可惜的。从金庸他对爱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态度,他的主张是——你要恋爱的时候,要严肃认真。但是一旦失恋了却要开朗豁达。这是一个对待爱情比较辨证的态度。

《射雕英雄传》中有一个很好玩的人物,有一个喜剧人物,武功高强,但是这个说起话来就疯疯癫癫,颠三倒四的这个人,叫老顽童周伯通。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什么事都干得,头上天天给人淋几罐臭尿也不打紧,就是媳妇娶不得。”这是老顽童教育郭靖的话,这个老顽童他武功高强,得因于他天性豁达,一生就爱顽皮胡闹,我们知道很多高深的发明、高深的艺术、高深的境界都是在游戏状态中达到的。你越想拼命去追求,越追求不到。但是呢,无心插柳柳成荫,向老顽童这种一生豁达的人呢,反而弄懂了很多高深的武学道理。可是只有一件事儿,他感到终身头疼,那就是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有过一段不光彩的风流情史,也不是自己主动的,稀里糊涂地就有了一段孽债。使他吃了一回苦头,以致就成了一块心病,惟一的一次心理挫折,就是终身不能摆脱。所以从那儿以后,他什么事都不怕,唯独怕男女情事,他把这件事看得毒如蛇蝎一般,避之唯恐不及。不但自己从此绝念,他还劝他这个结义兄弟,劝郭靖,千万不可娶媳妇。他说,郭靖,你现在趁还没拜堂成亲,赶快溜之大吉,赶快逃掉这个灾难。那么老顽童周伯通,他言语是滑稽古怪,经常不伦不类。但是却并非是故意插科打诨,他说这个话呢,是真心的。从他自己来讲不是捣乱不是搅局,因为他外表天真烂漫,跟小孩子一样,其实心中对人世的冷暖对人间的世故还是很清楚的,他对爱情的回避与否定,实际上是一种忏悔和赎罪。   

我们看这些武林人物,其实都是某种现实人物的象征,像黄药师像周伯通这样的人,其实是有一种名士风度。周伯通的这种忏悔是一种名士的表达方式。在他心中,并不是真正的泯灭了那个爱情的本能,他如果真的没有爱情,他就不怕了,他何必逃避呢?逃避正是说明他意识到自己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本能,所以他只能移情,他要转移这个东西,转移爱情,就是把悔恨的痛苦转化成其他方面的进去,所以他才能够在武功上超越到所有人之上,通过这个获得解脱。所以说,周伯通虽然不是真的道士,他却比“全真七子”更洒脱更具有宗教情怀,因为他真的没有贪欲,没有机心,所以他反而练成了旷世的武功,两个,一个叫“七十二路空名拳”一个叫“左右互搏”,“左右互搏”就是他左手和右手可以同时使用两套武功,两个手自己打自己,两个手打起来,而且不分上下,所以他跟人打斗的时候一个人就可以变成两个人,两只手使用两套武功。那么这需要脑海中把自己分成两个人,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们这个有一些从事特殊工作的人经常要练习,比如说一些操纵乐器的人,一个手操一个乐器,另一个手操另外一个乐器,这需要特殊练习的,我们小时候,有的时候也会练习一个手画圆,一个手画方,练得很苦的,脑子要分裂了。但是因为他脑子中没有机心,没有贪欲,他很容易就练成了。所以他成为继王重阳之后第二个凌驾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之上的武林大宗师,天下第一高手。但是呢,他又没有心思去夺那个“武林第一”的称号,实际上它的武功是最高了,但是他不去争那个,他没有机心,所以我们就会想,他练得这么高,是不是跟他的爱情观有关系,因为他不近女色啊,我们中国的传统英雄有一个条件,就是要不近女色,不近女色,所以你的功夫就高了。

 你看《水浒传》中讲那些人物,都是说,终日打熬筋骨,于女色上却不十分要紧。都是讲这样一句话。老顽童是不是也是这样呢,实事求是地说,他年轻时候的那场风流孽债是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爱情的,因为他并没有刻骨铭心地爱上对方,是人家爱上他了,他稀里糊涂地跟人家发生了关系,然后就逃跑了,然后那个女的一生都在追他,一直追到老。但是呢,他自己并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所以他逃离这个情人,一生在逃脱之后,他自己被这个事折磨着,但是并没有被那种爱情折磨着。他并没有受到刻骨铭心的爱所折磨。   

我们再回到那个黄蓉身上来,回到黄蓉和郭靖的爱情中来,我们再来欣赏黄蓉的一句话,黄蓉说,只要你心中永远待我好,你就是娶了她,我也不在乎。这个话有点难解了,黄蓉她和郭靖相爱,但是有一天她得知,郭靖啊历史不清白,原来这个傻小子居然还有恋爱史,居然没想到,就是他自己已经终身相许的郭靖呢,竟然有了未婚妻,而且这个未婚妻来头甚大。未婚妻是谁呢,是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的女儿,成吉思汗已经封郭靖为金刀驸马,是成吉思汗亲自定的亲。那么这个事情,是很难令一个少女接受的,所以黄蓉是顿时泪水就涌入了眼眶,那么她很伤心,再坚强的女孩也要伤心的,伤心说明她是有真情的,这么好的一个爱情,但是遇到了这么大的一个波折,这么大的一个阻碍,可是人生就是充满了不如意,对人生的不如意呢,黄蓉是有体会的,因为她很小就失去了母亲,尽管她是这个黄药师的女儿,但是也知道自己不能事事如意。她能够区分理想跟现实,她的父亲教给她的那一套智慧那一套理性的东西,那一套知识的东西,在此时都发挥了用场,发挥什么用场呢,从黄蓉刚才说的话里,"只要你心中永远待我好,你就是娶了她,我也不在乎",我们看到,黄蓉她能够区分爱情与婚姻,她能够分开这两件事,这是古今中外很多人都分不清楚的,那么我们谈爱情,懂得爱情,首先就意味着不要把爱情与其他东西混为一谈。我们讲任何一个概念,都是这个概念是独有的,不能跟其他东西混为一谈,很容易跟爱情混为一谈的有友谊、婚姻、性等,那么我看呢,金庸庸小说的方式把这个问题探讨得同样精彩。当然,这些概念相互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把它们统一起来,那是再好不过了,那是十全十美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统一不了的。   除非你自欺欺人,所以说,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统一,它也算不得什么缺陷,它也不必强求,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不同的事物,就像我们很多人的工作不是自己的第一兴趣一样,你喜欢集邮,当然你不可能分配到邮局工作啊;你是一个炼钢工人,但是你喜欢集邮;你在邮局工作,但是你喜欢炼钢。这没办法,所以我们说,要尽量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在本职工作之外,可以有更强烈的其他的兴趣,这是我们职业与理想、兴趣与工作的区别。

那么回过头来谈爱情呢,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爱情应该是自然产生的,自然存在的。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爱慕、喜悦、眷恋的情感。所以说,爱情不是婚姻的前奏。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把爱情理解为婚姻的前奏,说婚姻之前要谈恋爱,谈好了就结婚。正因为这样想,所以就有了下联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完全是有道理,因为谁让你把爱情看成婚姻的前奏了,你看成前奏了,当然结了婚了,爱情就可有可无了,剩下就是过日子了。所以说,应该理解爱情不是为了婚姻。那么如果是真正的爱情,因为其他原因、其他条件、其他现实的考虑结了婚,那么结了婚之后也是会同床异梦。结果只是证明过日子是过日子,爱情还是爱情。当然没有爱情呢,日子也可以过得很好,不是说没有爱情,婚姻就不能维持了,不是,我们很多很好的婚姻、很好的家庭是没有爱情的,没有爱情可以很好地过日子,因为婚姻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爱情,我这点意见可能跟其他学者不一样。婚姻从它产生那天起,就不是为了装载爱情的。婚姻不是爱情行为,婚姻是经济行为,使法律行为。婚姻是两个人一块儿算钱,一块儿过日子,一块儿生儿育女。婚姻是一个经济上的“互助组”,是一个“小型互助组”,因为它能够最高效率地帮你过好日子。   

当然你婚姻的对应该是感情不错的,但是不必达到你死我活的,你死了我也不活着,不必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没有爱情的家庭能够维持,所以说白头到老一点都不难。大多数家庭都可以两个人白头到老互不背叛,但是这不等于有爱情,白头到老很容易,所以说结婚是容易的,离婚也不难。但是难的是什么呢,是黄蓉说的这句话,“你心中永远待我好”,这才是难的,你要一个人心中永远对你好,不论他独身一辈子还是离婚十八次,都永远对你好,这就不容易了。这才是真正的谈到爱情的层次。所以我们看到黄蓉她小小的年纪,也没什么学历,没上过什么大学,但是她就明白这份道理。  

下面我们再看一句郭靖的话,郭靖有这样一句话,我宁可一点武功也没有,只要你平平安安。我们看,郭靖憨头憨脑的、笨嘴笨舌的,一点也不像爱情至上主义者。我们说一个人爱情至上唯美的青年,也不可能长得像郭靖这样。可是我们听了郭靖的这句话,会明白郭靖只不过是言辞笨拙而已。他对爱情的理解,他对世界上哲理的理解,一点不比别人差,你听到这句话就知道,在郭靖的心中,分量最重的绝不是什么“降拢十八掌”,不是,而是他的蓉儿,黄蓉。郭靖就明白这样一个基本的道理,人练武功干什么?这个武侠小说里经常写这个武侠人物要练武功啊,但是探讨练武功为什么,这却很少,或者练武功为了保卫自己,或者为了报仇,为了获得利益啊。回到练武功干什么,郭靖就明白,练武功,第一是保卫自己,然后是保卫自己的爱人、亲人平安,再放而大之是保卫更大的人群,保卫自己的民族。如果不以这个平安为目的,任何武功便是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金庸的小说里,他非常注意这一点,他写的那个一代大侠武功很高,但不一定是武功最高的,而且他并不是因为武功高,杀的人多而被人尊敬的。比如说,郭靖,他被人称为大侠,更重要的在于他懂得武功的意义。比如在武功与爱情之间,他明白,武功可以不要,爱情却至关重要。   

武功是可以不要的,就像现在我们人,可以辞去一份高薪的收入,而选择跟爱人在一起。那么把他对黄蓉的这份个人的爱情推演出去、放而大之,自然就形成了郭靖的爱国爱民的侠义观。所以读了金庸小说的人,都知道郭靖的一句名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现在已经成了中国社会的一句名言了,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用语了。说某某某是侠之大者,就是不论你做什么工作,你做到为国为民的境界,那就是侠之大者。郭靖他自己就悟出了这个道理。也就是说,让人民百姓平平安安,才是武侠的本分。而与郭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武林高手,为了练习高强的武功,以这个为惟一的目的,放弃爱情,放弃家庭,放弃社会责任,直到放弃道德、放弃人性。就在金庸的笔下就有很多,比如说东方不败、岳不群,《射雕英雄传》里的欧阳锋等等。这些人可以叫做武林高手,但是却不配称是侠,不配称作侠。

 最后再讲一条,还是郭靖跟黄蓉的爱情。黄蓉说,咱们此刻在一起多些稀奇古怪的经历,日后分开了,便多有点事情回想,岂不是好?我们知道爱情,特别是你追求的,越高层次的那种爱情,它就越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就面临着生离死别,你如果只追求婚姻,那很简单,自己看上一个,或者别人介绍一个,谈谈条件差不多,然后就结婚了,过很平平安安的日子,这很容易。但是你追求一种想象中理想中的爱情,有的时候就很危险,那么这个郭靖他一方面是答应了与华筝日后要成婚,要回到蒙古大漠去,当那个蒙古驸马去。黄蓉又受了重伤,那就意味着他跟黄蓉早晚会有一次生离死别,所以黄蓉想到这些,就说怎么办,早晚都得分开,早晚要分开,怎么办?没有办法,所以她就竭力地与郭靖一块儿涉江湖、履风险,反正也不能太太平平地厮守一辈子。那只有这样,黄蓉已经想到了日后的问题,那么郭靖也意识到,那个你黄蓉表面上看上去嘻嘻哈哈、无忧无虑的,其实心中很不快活,心中是充满了忧伤,这里是我们想到《飞虎外传》中的一句话,一切恩爱会无偿难持久。   

据说,英美科学家研究出来,说爱情只能维持三个月,根据人体激素来研究,不知道是真的、是假的,所以相爱的人就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战胜这个难持久,果真不能持久怎么办?黄蓉她的选择是什么呢?黄蓉怎么战胜这个“难持久”呢?她的选择是提高爱情的质量,怎么提高爱情的质量呢?就是多一些稀奇古怪的经历,就是一顿疯玩儿。多一些稀奇古怪的经历,使爱情的浓度加深些,使爱情的色彩斑澜些,这是这个黄蓉的选择。但是这句话呢同时又很伤感,另一面又很伤感,使人体会到人生无常带来的惨痛,此刻虽然是种种稀奇古怪。但是你想到将来有一天,这些稀奇古怪都成为回忆了,又怎么不令人黯然神伤。所以这就是一个难以两全的命题。但是黄蓉她毕竟是年轻人,是站在此岸来想彼岸。所以此刻,强调此刻,有的时候就真的能够战胜日后,因为日后毕竟是说不定的,此刻是实在的,日后是说不定的,稀奇古怪的经历越多,这个爱情的牢固系数就越高,就越大,说不定就因此战胜了日后,日后就分不开了。   

所以郭靖和黄蓉就是通过此时此刻战胜了日后,这样的一对恋人。他们是曾经面临着分开,面临着生离死别,但是经过英勇不屈地战斗,最终没有分开,最终战胜了阻碍。所以这是大多数读者喜欢他们的爱情的又一个原因,面临生离死别,经过奋斗,战胜了阻碍,获得了幸福的爱情,郭靖黄蓉就是这样。那么从郭靖黄蓉的爱情中,我们总结一下这种所谓的正格爱情,我们从他们的爱情中可以看到金庸提倡一种两性互补的爱情状态。有人说,这个金庸的小说是弘扬大男子主义。你看一个男主人公总是有好几个姑娘爱上他,能不能用这个来说他是弘扬大男子主义,一个男人有好多女人爱他,一个女人好多男人爱她,这是正常的情况,不是说古代这样,现代也是这样,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可能不只对一个异性发生过想法吧。同时自己也可能被不止一个异性发生过想法吧。这是正常的,不能说这是男性霸权或女性霸权,而要看他最终提倡的是什么样的状态。提倡女权,提倡男女平等,不是说,一定要女性翻过来再压在男性上面,不是说那样才合理。那样和男尊女卑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射雕英雄传》之所以受人喜爱,是因为郭靖黄蓉二人一个讷于言,一个敏于思,一个貌陋而本分,一个漂亮而精怪;一个纯朴少知,一个机变博学。一个迈大度,一个活泼俏皮。这是他们分开的状态,然而只要他们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互为手足,互补、互赢。黄蓉经常凌驾在郭靖的上面教训他,经常指导他。而这个在一些重要的场合,郭靖呢他很威严地一说话呢,黄蓉又很服从他。所以说黄蓉的巧慧是郭靖质朴的补充,而郭靖的天拙又克制了黄蓉的机巧。所以他们两个人才能肝胆相照、生死相依。什么叫“和谐”,我们看“好”这个字是怎么写的,一子一女,和谐共存,这就叫“好”。


《射雕英雄传》中的爱情-KQD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