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届高三好教育联盟重庆金太阳联考数学试卷答案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被动运输——渗透作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以卵壳膜为材料制作的渗透装置、思考并解释渗透现象的原理,阐述渗透作用的概念、观察渗透现象的条件及渗透作用的方向。
2. 通过迁移和解释漏斗—烧杯的渗透作用,说明渗透平衡的含义及渗透平衡时溶液的浓度关系。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用卵壳膜和烧杯制成的渗透装置,再观察三组不同条件下的现象,然后通过三个思考题分析和解释这三组的实验结果,从而总结出渗透作用的概念、观察渗透现象的条件、渗透的方向等。
【教学过程】
Ø 情境导入
教师讲解:实验用到的材料是鸡蛋的卵壳膜,它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它,而蔗糖分子不能透过。
学生活动:认识以卵壳膜制成的渗透装置,观察三组不同条件下的实验(视频)。
Ø 问题探讨
教师提问:第1组鸡蛋壳中的液面为什么会溢出?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透过而蔗糖分子不能透过,所以鸡蛋壳内液面升高的原因是通过半透膜渗入鸡蛋壳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鸡蛋壳渗出的水分子数量。
教师追问:为什么通过半透膜渗入鸡蛋壳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鸡蛋壳渗出的水分子数量呢?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鸡蛋壳中的溶液为蔗糖溶液,烧杯中是蒸馏水、水分子的相对含量高,鸡蛋壳中水分子的相对含量较少,而水分子就从相对含量高的烧杯中扩散到了含量低的鸡蛋壳中了。
教师提问:第2组为何未溢出?第1、2组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第2组实验用的塑料纸,不允许水和蔗糖分子透过,故鸡蛋壳中的液体量没有变化。第1、2组实验说明渗透现象需要半透膜分隔两侧溶液。
教师提问:第3组为何未溢出?第1、3组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第3组实验的半透膜两侧都是蒸馏水,渗入和渗出的水分子数量基本相等,故鸡蛋壳中的液体量没有变化而没有溢出。第1、3组实验说明渗透现象需要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有浓度差。
教师、学生共同总结:①渗透作用的概念是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②观察渗透现象的条件为存在半透膜(卵壳膜、玻璃纸等)、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③渗透的方向是水分子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到水分子相对含量低的一侧,也可表述为溶液浓度低的一侧到溶液浓度高的一侧。
Ø 迁移应用
教师引导:我们以这个漏斗和烧杯的渗透装置来检验一下同学们是否会应用渗透作用分析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