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旧闻】南方都市报:移动互联风卷云舒 SP竞逐世界杯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5月29日 12:24 南方都市报 当中国足球队首次迈进世界杯的大门,一场围绕世界杯的移动信息大战也拉开了帷幕。而站在幕后的IT行业中的各大厂商都针对移动互联制定了相关的发展策略,这里面既有芯片制造商、硬件厂商,也有软件开发商,既有移动通信公司、也有终端设备制造商……不知不觉,移动互联的大门已经在中国徐徐开启 传统的电子商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笑柄,而移动互联产业是否也会有同样的 命运?现在世界杯来了,所有意欲在世界杯大餐中分一杯羹的SP(服务提供商)都面临着一场大考。人们普遍关注的是迫切希望以最快的方式获得世界杯的信息及相关服务的用户会不会买SP们的账呢?一个月后,答案便会揭晓。 突破产业困局 移动互联产业的困局在于电脑的普及度不够,以及电子支付的制约。移动互联产业有望超越这些制约,为移动互联产业指引新的方向。 首先,移动互联产业一般被人们看作是由手机、传呼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所构成的一个移动互联产业体系。手机的数量比电脑多很多倍,各种层次的人都在使用手机,而电脑主要还是中青年人的工具。因此,拥有移动通信设备的人越来越多,奠定了移动互联产业发展的用户基础。其次,移动通信工具与互联网联结起来的无线上网技术以及ISP所提供的无线上网服务正在逐步成熟,技术上已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第三,相对于传统移动互联产业有更加便捷、随时随地购物、做生意的特点。另外依托移动运营商的付费系统,支付问题有望在一定范围内解决,这些都是无线通信带给传统移动互联产业的贡献。 因此,目前业界对于移动互联产业的前景一片看好,美国移动互联产业市场分析公司丘比特·米特里克斯公司估计,到2005年,预计有1·71亿人使用移动互联产业,交易额将达108亿美元。而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到2004年,70%的新手机将具备无线访问Internet/Intranet功能。 GPRS铺就高速路 有一种观点,短信息服务拯救了移动互联产业。 中国移动2001年短信息业务量159亿条,仅12月一个月,业务量就达到30亿条。按每条0·1元计算,中国移动2001年短信总收入保守估计在16亿元以上。这个初显成功威力的市场中,蕴藏着移动互联产业的巨大商机。可以预见,世界杯期间,短信会是这个产业链中表现最活跃的一部分。 短信息无法进行大规模移动互联产业交易是因为它本身技术的制约,作为一种文本为基础的传输方式,它无法给用户一个直观的形象,这和日常移动互联产业交易的“在场性”难以契合,因此,移动互联产业的深化,需要新的数据通信传输方式。现在,GPRS出现了,它的理论传输速率超过100K,现实速率也在20K左右,这样,图形的传送可能了,移动互联产业图表可以出现在手机上。这样肯定给希望以最快的方式获得世界杯比赛结果的人带来方便。 KJAVA提供强劲支持 诺基亚去年年底推出的个人通信器9210正是移动互联产业的典范代表,它上市伊始就把PALM从欧洲个人掌上电脑市场赶下了王座。和一般掌上电脑不同的是,9210的通讯功能异常强大,另外它支持KJAVA,这样它的扩展性更好。 对于目前以短信为基础的移动炒股来说,KJAVA+GPRS的组合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支持KJAVA的手机能够下载炒股软件到手机上,这种软件可以使用K线图等股票分析工具,炒股者对股票价格的分析因此大大深入。GPRS快速的数据连线,让手机的炒股软件与证交所信息保持同步,用户的炒股操作也更加迅速。 支付仍是瓶颈 速度问题在新技术面前得以解决,但支付的瓶颈依旧,移动互联产业仍然难以腾飞。主要的问题在于中国货币支付的电子化严重滞后,不仅几大国有银行的银行卡无法互通,能够网上支付的银行卡更是少得可怜,目前几大商业银行尚没有计划开发基于KJAVA的货币支付软件。 对于这次世界杯来说,无疑给整个移动互联业提供了一次机遇,但鉴于支付等难题,人们在6月会发现这个产业链的很多环节都准备得不够充分。本报记者熊浩 SP忧思录 GPRS是一条高速公路,SP是上面开着的各种各样的车,移动只要收取过路费就可以了。在这个比喻中,道出了SP的普遍心态:中国移动做好他的运营商,坐地收钱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自己也来扮演服务提供商的角色。 担心来自市场,和其他所有行业一样,市场的威胁才是致命的。 GPRS真的会如所愿能有所作为吗? 在中国移动的“梦网之翼”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GPRS上的业务演示,包括了移动QQ聊天、移动商务、位置服务、娱乐游戏等各个方面,其中一款“夺宝中华”的游戏演示颇引人注目。在这款游戏中,玩家要在设定的环境中挣钱生存,寻找这个世界中的宝藏,还要应付来自敌人的攻击并展开回击。 不过,基于GPRS上的移动娱乐游戏还是让人有些担心。一是画面的单调,虽然现在市面上彩屏手机已有数款,但绝大多数用户手上还是黑白屏幕,这样的显示效果玩起来的游戏让人究竟能有多大兴趣?很难让人想象。 这些因素会制约SP新应用和服务的开发,但这些显然还不是最担心的。担心来自市场,和其他所有行业一样,市场的威胁才是致命的。 移动数据不是比谁的技术厉害,而是看谁的服务、创新做得好 手机以后会是一个新媒体,它的兴盛全靠SP服务的支持,GPRS在目前看来绝对是一个大蛋糕,任谁都会动心。中国移动看来,火爆的短信只是在为GPRS热身,真正的移动数据服务才刚刚开始。 在盈利的压力始终伴随在.com身边的今天,门户网站不进入这一市场才会是一件真正奇怪的事情。 门户网站的优势不言而喻,数千万的注册用户数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金矿,把他们中的部分转化为移动用户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当然,也是一个很大的业务量。这些门户网站的优势还在于,他们不需要向别的SP一样四处宣传。在自己的网站上打上广告,就足够每天在他们网站上转悠、浏览的巨大流量中宣传自己。 应该有一个磨合期,但这个时间不要太长 在过去一年,关于中国移动移动梦网计费系统不完善的抱怨不绝于耳。常常是SP说自己发出了多少短信,而到了中国移动那里一看,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资费纠纷成了经常的事情。SP抱怨说:我们干了活却拿不到应得的钱。中国移动也有满腹委屈,成功发送的数量根本就不是你们自己所说的数据那么多。中移动副总经理鲁向东为此解释到:SP是认为从他们的系统发出了短信就应该计费,但中国移动认为必须接收方成功接收才予以计费。正是这个分歧导致了误会的产生。 但这个时间会有多长?会不会延续到GPRS网络上?这个问题SP才是所关心的。面对这个问题,中国移动当然希望尽快解决,可是,中国移动又会如何解决呢?幸好,鲁向东也做了这样的回答:在GPRS上的计费,今后会采用一个介于中国移动和SP之间的中间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独立的结算平台,一切数据都参照这个平台为准。 中国移动也可以推出自己的服务,但这个服务应该是别的SP做不了的 对于中国移动,SP最担心的问题也就是:中国移动会不会也进入SP市场,既做运营商,也做服务提供商?如果要是这样的话,对于SP来说才是真正致命的。现在存在的绝大多数SP都将死掉。 中国移动插手内容服务会导致价值链的破坏,这样做不利于移动数据这块市场的饼做大,进而影响中国移动自己的市场拓展。这里面的关系是:移动提供内容服务—挤压SP生存空间—移动数据市场变小—威胁中国移动的市场增长。 目前的情况是,在增值服务中,中国移动有15%的抽成。不管SP是盈是亏,中国移动都铁定拿钱。 GPRS是一条不错的高速公路,但我们还应该有更多的车开在更多的路上 规避风险也不在于此,多数的SP并不是把自己的宝全押在GPRS这一个地方,而是多种领域兼顾。就好比是路,也不只高速一条,其他的一样可以打开市场。比如JAVA,MMS等方面。这样的话:“如果高速因为某种原因临时关闭了,我们还能有别的路可以走”。文/徐志斌 无线互联产业链剖析 十大预言 一、全球移动电话的数量将在2003年底超过10亿部。 二、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目前无线网络外的另一个被认可的网络。 三、在2004年以前,消费者将占据移动互联用户的大多数,但仅占移动数据收入的1/3。 四、在2004年以前,大多数移动运营商将无法成为领先的移动门户。 五、到2005年,具有深远影响并迅速发展的技术将包括:XML、无线Web技术、自然语言处理、蓝牙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应用服务供应商(ASP)以及生物统计技术。 六、在2004年以前部署了BtoB、BtoC移动应用的企业中,超过20%的企业将支持不止一个移动频道。 七、在2005年以前改进的设备及网络将使得WAP无关紧要,它将融入到更广泛的W3C标准之中。 八、在2003年底以前,50%的移动办公者将携带两个或更多的移动设备。 九、在2005年以前,所有的移动设备将包含至少一种整合的无线连接性。 十、在2000年到2002年间,WAP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将是无线基础设施中最易受到攻击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