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佬唔易做》见证香港老一辈金配角们现在的辛酸

和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比起来人到中年的能屈能伸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乘风破浪的姐姐》火了,《披荆斩棘的哥哥》也跟着要来了。
芒果在前段时间的策略发布会上已经宣布会制作相关节目,邀请30个有男团梦想的哥哥,角逐出道位。
《天天向上》也搞了一个《追逐梦想的哥哥》的特别企划,算是《披荆斩棘的哥哥》的小型版,三期节目每期请6个哥哥学唱跳,表现最好的可以成团表演。

创意和浪姐差不多,但是男女版的舆论反馈却相差很远。
大多人觉得男版实在太辣眼睛太油腻了。
跳得不好,练习又不认真,我们并不想看一群没有荷尔蒙的肉体在舞台上手舞足蹈。

△张伦硕跳的《舞娘》和他老婆钟丽缇的也差太远。
事实上,中年艺人的转型并不是只有组团出道一种。(讲真,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唱跳或者擅长唱跳)
香港的ViuTV(嗯,就是我今年推荐《叹息桥》提过的那家电视台)最近就搞了一个真人秀《中佬唔易做》,请了六位失业很久的“中佬”(中年)男演员,在节目里进行转行挑战,不做艺人,不演戏,不唱歌,而是去社会上做个普通的“打工仔”。
可以算是最接地气的《披荆斩棘的哥哥》了。



节目第一集的“中佬”再就业商讨会,是在路边寒酸大排档进行的。

尽管不是什么一线大明星,但这六个人在香港也不算是“茄哩啡”(跑龙套),在电视台里,他们都算是熟口熟面的绿叶演员。

△艾威在《叹息桥》里演了Joyce的爸爸

△敖嘉年演过《巾帼枭雄》的二世祖蒋必文,当年还因此获得“万千星辉颁奖典礼”飞跃男艺员大奖。

△张松枝以前是香港的“mv天王”(老演男主角),有人称他为港版“孔刘”😂,还真有点像。

△古明华在《法证先锋》系列里演过很多角色,最新一部里演杀人凶手。

△从TVB儿童节目开始做起的麦长青,外号“麦包”,职场生涯巅峰来自2010年的《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凭借剧中梁非凡一角被很多人记住,并顺利拿到了当年TVB的最佳男配角。

△袁富华主要演舞台剧和电影,凭电影《翠丝》勇夺第55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就这些,在香港演艺圈都打拼了二三十年的中佬演员,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也要面临“冇戏拍”的失业危机。

△艾威说自己从春节之后就没工作了。
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很现实。
香港演员不像我们这边收入那么高,佘诗曼以前在TVB拍剧也就是几万元一集的价位,这些绿叶演员就更加惨了,基本属于“手停口停”的状况,加上还要养家糊口,没戏拍的压力很大。
但另一方面,这些中佬,差不多都拍了半辈子的戏,除了表演没有其他专业技能,他们要怎么转型呢?
节目组揭开谜底——去开车送货、做超市销售、到加油站当实习生……日晒雨淋、从低做起。
用一句粤语俗语形容,就是“马死落地行”(没有了依靠,就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有人可能会奇怪:艺人怎么可能落魄到去打杂?
香港演艺圈真的有,还不少。

△在《鹿鼎记》中饰演的“胖头陀”的车保罗(右一),在TVB工作了20年,最后只得到一份一年底薪只有2000块的合约,为了生存只能在医院打杂。

△在《法证先锋》《冲上云霄》里演过法官律师的高俊文,已经转行去商场当保安。


△前偶像组合BOY’Z成员张致恒,因为劈腿五个女朋友被曝光,致使演艺事业全毁,去了自助餐厅当服务员。
所以呢,生活困境面前,“中佬”只能拉下面子,去做底层的工作。
讲真,将心比心,我如果在某个领域做了二十年,然后要转行从零开始,多少都会有点不爽或者一时间接受不了。
但看《中佬唔易做》,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心态——真的好。
像麦长青,被安排去跑腿送货(就是类似于我们的闪送),每单才赚不到一百港元,如果是做“步兵”活(指步行+公共交通工具送货),可能一个小时才赚十几元港币。
但他认真完成每一单:
去超市跑腿,接单后发现写的全是英文,他一边用翻译器猜菜名,一边对着镜头感慨小时候没好好读英语。
他去送蛋糕,担心弄坏蛋糕,小心翼翼地放在副驾下方。
遇到心情不好的年轻人,麦包反倒去开解对方,“只要你肯做,这世界是不会饿死人的”。
用麦长青的话说,虽然每一单钱都不多,但如果你没有收入了,这15港元你赚不赚?
还有一位我很喜欢的“中佬”袁富华,拿过金像奖和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
今年56岁,入行32年,被很多年轻演员尊称为“袁sir”。
可这位影视圈前辈也失业了,被安排去茶餐厅做“杂工”,第一天跑堂,台号、菜单记不住,他要比别人多跑几趟。
第二天去厨房,像学徒一样给大厨打下手,炸薯条、灌烧鹅。
他说自己在家最讨厌洗碗,但到茶餐厅,还是仔仔细细地把一大筐的碗刷干净了。
洗碗洗得腰疼,转而做“外卖仔”,还遇到脾气不太好的客人,嫌弃他送餐慢……每天站10小时,几乎没有坐下来的时间。
但是袁富华却说,他觉得很爽,因为“靠自己双手赚钱的感觉太好了”。
尽管这只是一个真人秀,他们的转行,其实也就是一个短时间的体验,并不是真的不再做演员了。
可是在他们身上,我还是感受到了一种励志的力量。
人到中年,很多时候都要面对一个困境:如果事业停滞不前甚至要走下坡路怎么办?
像《乘风破浪的姐姐》那样,能够再次站上舞台发光发亮的人还是少数。现在浪姐到了中后期也让人觉得有点乏味,人气高的始终是那几个,对大多数中年人来说,想拥有第二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反倒是《中佬唔易做》里各位绿叶演员的选择,我觉得更符合大多数普通人的状态——遇到危机,先认命,坦然面对生活,熬下去再说。
△艾威说做训练生,是做加油站的实习生,不是做偶像团体的训练生,这句话听起来很心酸,但是他们可以放平心态去面对。
如果没有戏拍,就出卖劳动力;只要能养家糊口,地位是否光鲜,那不重要。
和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比起来,现在人到中年的“能屈能伸”,何尝不是一种被生活捶打出来的智慧?
所以,我真的很喜欢这群“中佬”的生活态度,他们让我想起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一句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人生,不是非要站在舞台中心,才有资格说成功。只要为了生活前行,无论在哪里,是高是低,都可以熬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