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莱茵多特&阿贝多】ēducātiō

2023-01-05 08:24 作者:月饼鹅  | 我要投稿

CB向,莱茵多特&阿贝多

和Ice Wine(莱茵多特x阿贝多)同一时间段写的大纲,稍微有点想写一下师徒之间的相处方式,于是有了这一篇。虽然写作角度来看跟Ice Wine有关联但实际上并没有将两篇串在一起的意思…,本文没有CP倾向,请不要误会(清醒之后再看Ice Wine有非常深重的罪恶感…)。

外语注释:

ēducātiō f, -ōnis

    拉丁语,阴性名词,意为“养育”。




  “盐是炼金术中重要的催化物,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利用炼金术提取盐粒。这是今天要用到的材料。”

  女人神色淡然,向身边浅色头发的男孩介绍眼前闪着亮光的各类炼金材料。阿贝多扫过面前的材料,随后抬头望向自己的师父。她似乎很不高兴,又似乎没有不高兴,她每天都是这副什么都不在乎的表情。

  不过她确实是不太喜欢给小屁孩上课,眉毛微蹙:“你还需要我讲解吗?”

  阿贝多犹豫数秒,随即坚定地摇摇头。

  之前看师父的炼金笔记,他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合成原理,也将提取盐粒的实验步骤牢记于心,只需要这样,然后这样,再接着这样……最后就可以这样。对,他已经完全掌握了。

  “那来试试看吧。”

  莱茵多特从不担心阿贝多。

  因为他是阿贝多,是她目前为止最满意的炼金造物。



  孩童踩上桌旁的小板凳,但似乎还是差了一点点,他踮起脚尖,嗯,现在这个高度终于好一点啦。学着记忆里的模样摆弄桌面的烧杯与试管,孩童的眼睛和石盐块一样闪着光芒,满怀期盼地注视着眼前的烧杯。

  加热,混合,静置,照搬笔记上的流程。

  害怕错过眼前的反应,板凳上的小脚努力踮起来。

  后脑勺的小揪揪跟着一晃一晃。

  融合,过滤,继续加热,眼前的结果和笔记上完全一致。

  液体中析出的混合物黏附烧杯内壁,好似蒙上一层白色的雾。男孩的小手以一种极为笨拙的方式握住取样勺,却展现出极大的耐心,小心翼翼地把内壁上的混合物转移至玻璃皿。

  干燥之后,晶体的结构比先前更加明显。哪怕是门外汉,也能一眼认出这白白的物质是盐。

  尽管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蓝色的眼睛仍然难以置信地瞪大几分。从无到有,他也做到了!没有师父凭空造出花朵那样令人眼前一亮,这个实验普通又微不足道,小小的内心也燃起了小小的成就感和自信,感觉自己离师父又近了一步。

  阿贝多好棒喔。

  阿贝多怀抱着希望向身边人望去,期望得到对方的夸奖。

  然而莱茵多特只有一个平淡的点头。

  ……好吧。



  师父不是不在意阿贝多,阿贝多明白的。

  现在阿贝多再也不怕头发会被烧到啦,师父帮他扎起来了。因为之前太过专注观察实验变化,被火燎掉一小截头发,现在只能扎起一个小揪揪。但是,但是,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头发会被火或者是其他坏家伙吃掉了!

  这多亏了师父。

  一般来说,不应该让小孩子接触炼金实验,也就只有莱茵多特这种怪人,会让个头还没实验台高的小不点来参与实验。如果坎瑞亚有儿童保护法,莱茵多特百分之一百,会是第一个因为让孩子过早学习而违反法律被抓进去的炼金术士。

  但阿贝多不会觉得师父强人所难。

  炼金术那么有趣的东西,如果因为身高受限或是年龄受限而无法学习,这该有多遗憾啊?

  师父也是因为喜欢阿贝多,才会让他这么早就开始接触炼金术的吧?而且师父会给他看自己的炼金笔记,这可是炼金术士的宝贝!如果不是喜欢阿贝多,怎么会给他看呢。

  阿贝多明白的,师父总是一副很冷淡的样子,其实比谁都要温柔。

  师父点头,那就是对他的肯定。

  ……毕竟有些时候师父可是会毫不留情地斥责的。

  希望师父不要再生气了,呵斥的时候真的好吓人。



  阿贝多比寻常孩子要聪明乖巧,莱茵多特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在他身上。在他识字之后,把学生闲置的教科书丢过去,把无关要紧的旧笔记丢过去,他就能自己安静地坐上一整天。

  接着她就可以去完成自己的实验,研究点有趣的文物。

  直到,某一天,自家的小娃娃顶着黢黑的小脸和烧焦的额发,跑过来和她说量筒里面长出了红色的怪兽,会把头发吃掉,好恐怖。

  莱茵多特顿时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教育确实不可或缺。

  量筒不能用于液体混合,液体混合只能使用试管和烧杯。

  这一点过于基础,她自认为简单得不需要解释,继而没有写进自己的笔记里;对于炼金术学徒而言,这也是入门得不能再入门的东西,又不是新手了,自然不需要在教科书里反复提及。

  还是得补补课。

  莱茵多特一边给阿贝多擦脸,一边默默在心里安排好了接下来的实践课程计划表。

  不过她有一个疑问。

  如果她置之不理,任由他自主学习,能否把自己培养到能把她实验室炸毁的地步?——有趣的课题,但风险很高,成本也很高。莱茵多特想了想,还是放弃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给阿贝多扎起头发,无辜的眼睛顺势望向她,他有点难过,小声道歉:“师父……对不起,我错了,我应该一步步按照实验流程去做的。”

  “没关系,你不必向我道歉。”莱茵多特拍掉他肩上的尘土,轻声宽慰,“你这次做得很好,通过错误,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教训。成功是在无数次失败中诞生的,这一次吸取教训,下次不要再犯就好。”

  阿贝多不太懂她的意思,难过的小眼神里又多了点茫然。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为什么做错了还可以“做得很对”呢?

  莱茵多特没有解释,这种问题,就交给后面的实验来回答吧。像他这么聪明的孩子,也不需要她多加解释。



  但阿贝多还是不懂为什么做错了还可以做得很对。

  阿贝多比寻常的孩子要聪明,理解力更强,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远超于同龄的孩子。以普世角度来看,这是当之无愧的“天才”,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高智商,拥有给予他绝佳优势的超高天赋。

  从实际生活里、阿贝多本人的感受来看,阿贝多并不认为自己有那么聪明。

  脑里总会出现无穷无尽的疑问,而在寻找疑问的解答途中总会一次次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乃至自身难以解决的短板。这就是他的日常。

  有些时候阻拦他解决问题的不足,可能只是调整实验方法或是实验步骤就能解决的小问题,只是微小的不足;有些时候,阻拦着他的不足,却是当下,甚至短期内都无法解决的不足。

  为什么做错了还可以做得很对?

  当一件事物处于对与错叠加的状态,而描述必然需要站在单一视角上展开,以点成线,这种情况究竟要如何判定它的对与错?单一事物可以具有多重属性,它既是对的,亦是错的。

  但不能找到课题的答案这件事一定是错的。

  世间眼中的天才,在真正的天才眼中,不过只是拙劣的模仿品。

  带着推荐信找到艾莉丝女士,阿贝多敲开了那扇门。看过师父的信,艾莉丝女士最初还有些面露难色,不过很快,她灵机一闪,找到了解决方案。于是,阿贝多得到了新的身份:西风骑士团首席炼金术士。

  课题一定会有自己的答案,正如往常的每一次一样。这是应当发生的事实,也是他必须要做到的事。这是师父对他的期望,而他的任务是满足师父的期望。

【莱茵多特&阿贝多】ēducāti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