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摘玉补石||刘汉的末路——我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堕落

2023-08-31 22:42 作者:龙条的理解者  | 我要投稿

公元168年是东汉非常转折点的一年。

因为党锢之祸在这年被彻底爆发扩大化了。

如果桓帝不死,第一次党锢之祸处理二百多人后士族集团和皇权会再次归于平衡,东汉这架破车也许还能再坚持个几十年。

但随着他死后,士族集团在皇权角逐战中整体被打倒,宦官子弟和各种关系户们开始下放到地方,东汉政权在财政上赖以生存的“地方吏治”彻底崩塌掉了。

由于士族集团树大根深,很多地方公务员也被牵连免去了公职。

因此,像“度田”这种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被大规模的忽略荒废了。

由于地方士族突然间失去了仕途的通道和位置,地方上的一系列生态系统失去了祖祖辈辈的保护人,持续了一个半世纪的“地方良性自治”戛然而止了。

越来越多的阉党开始变成妖魔鬼怪下放到地方,然后开始了涸泽而渔的横征暴敛。

这就好比上百年牧民管理下生生不息的草原在突然间被承包给农民后几年就被啃秃了。

草原被祸害的超过自我再生能力后将陷入沙化循环,即便数十甚至上百年的都无法再恢复。

当失去了长远考虑的“未来与希望”后,所有既得利益者的想法永远都是“我死以后,哪怕洪水滔天!

大汉这个四百年的老先生曾经被龙珠救活一次。

时隔一百五十年后,终于在又一次内部崩溃疗法后,免疫力大厦被彻底轰塌了。

太监集团作为获胜的癌细胞开始由东汉的中枢器官迅速扩散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刘老汉终于回天乏力了。

地球的龙珠毕竟只能救活一次。

每到王朝末年,都会有一个现象,就是大规模的贪污腐败问题。

这个腐败问题,甚至会形成一套明码标价的潜规则。

好的王朝政治是:派你去当什么样的官,然后每年往各个环节去打点多少人,每个环节打点多少钱,都有一定之规。

坏的王朝政治是:我当什么官大概多少钱,我把这官承包后,每年挣多少钱自负盈亏。

不要笑,前者真的是好的王朝了。

因为前者有底线,后者无底线。

比如说,东汉前期,皇帝和高层领导经过充分酝酿,派你去南阳当官,好地方,有钱有人有粮,你走的时候要去三公府拜别,送礼。

每年要定期给三公和相关领导送礼;要定期给宫里太监送礼;要定期给尚书台官员送礼。

少一个环节,你往往就容易飞来横祸。

这个在古代政治中其实可以理解,因为当年并没有现在能够“阳光”的客观条件,这些官僚消耗都是属于可接受环节的,毕竟哪朝哪代基本上都没看见官员们穷着。

好的王朝政治,是三方都体面:

1、皇帝收大头,然后用到国家建设和皇族开销上;

2、官僚机构分红一部分,都过着体面的生活;高级士大夫不用为钱发愁天天有功夫忧心国家百姓;

3、基层公务员每年固定较高收入,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的把基层工作干好。

国家这架大机器在顶层、中层、基层的全部体面下顺利的运转起来,抵御天灾和兵火,让王朝良性延续,让百姓安居乐业

啥时候只要看到了高级官员拿钱就能买的时候,这也就基本上标志着这个王朝的官僚结构已经彻底朽塌了。

因为这预示着,皇帝对国家财政已经彻底失去控制力了,只能靠分红的形势去涸泽而渔了。

自打党锢之祸士族集团被宦官集团彻底打倒后,东汉这架老爷车就彻底完蛋了。

因为,不仅仅是宦官子弟们开始横行天下,更重要的是,钱成为了评价进步的唯一标准。

士族集团在的时候,所有的官僚体系是错综复杂但又井井有条的。

你家的老家是哪的;你是谁的关系;你才能如何,岁数多大;你是否有资格进入高级梯队培养;你这人是否上道,将来我的后代能否托付给你去进入官场···

整个官僚体系会进行非常综合的评价与排名,总体来讲,由于士族集团有家底,有未来,往往就会比较规矩,不会涸泽而渔。

我们追求的是“四世三公”,是“世代两千石”,才不是给羊薅秃了的暴发户!

相反谁要是敢破坏士族集团的规矩,谁就会被整个士族圈子所不容,仕途堪忧,回老家也会受排挤,甚至会被扫出这个圈儿。

但是到了太监这,规矩就变了。

我本身就没有未来,即便属于立功的大牛太监,过继了后裔,往往在地方上也没有关系。

太监们在未来的论资排辈上是没有什么指望的,他们因此不会看重官场上的潜规则,再加上由于天天在皇帝边上,身边更是阴险毒辣到极致的“刑余之人”,所以太监们普遍是“短视”的。

太监们往往是今朝得势今朝捞,一锤子买卖的只认钱。

在皇帝很牛或者成年健全时,太监们往往在官僚系统上兴不起什么风浪。

因为他本身依附于皇权,皇帝控股后就没他什么份了,而且外面会有官僚集团制约他,比如你的关系户们总归要被官僚系统监督跟年底考核。

但如果皇帝还小,而且官僚集团被彻底清盘后,太监们基本上就无法无天了,东汉的官僚机构开始迅速的走向不可逆的崩溃。

我的亲属要下界去鱼肉百姓,所有走我门路的官僚每年要跟我定期分红。

因为官僚机构中的所有人都开始在太监的规则下搞承包制。

每个人都开始将暗中的事摊在明面上堂而皇之的去肆无忌惮的做贪官,贪够了地方的,交够了太监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我不洗劫下一任地方官也会洗劫,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当国家的监察系统最终是太监拍板时;当这个国家的官僚机构再也起不到制衡的作用时,这个政权基本上也就到头了。

176年,当永昌太守曹鸾开始上书为"党人"鸣冤,要求解除禁锢时,灵帝选择了推波助澜。

曹鸾被处死,与此同时灵帝下诏再次清查党人,凡是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中任官的一律罢免禁锢终身并牵连五族。

东汉的末代皇帝选择了继续放飞自我,爷不活了。

此时此刻,放眼望去,神州大地遍地吸血蚂蟥,“破窗效应”使得东汉政权开始迅速崩塌下去。

178年,长大后的灵帝开始眼红太监,然后创新性的在这一年开设了“西邸”机构,官方公开出卖官爵,按照官位高低收钱多少不等:二千石的官卖钱二千万,四百石的官卖钱四百万,哪怕是有德行有才能当选的也要出一半的钱,或者至少出三分之一的钱。

不仅明码标价,买官方式还进行了金融创新。

很多靠才能当官的人如果家里出不起这份子钱,可以上任后分期付款,但钱数要加倍。

不仅笑贫不笑娼,连良都开始逼成娼了。

灵帝不仅卖官收入场费,还定期收会员费,逼着各郡、国向朝廷进贡帮他收集天下的各种奇珍异宝。

到后来中常侍吕强看不下去了,对灵帝说:“普天之下的财富,都归陛下所有,难道有公私之分吗?现在,中尚方广敛各郡的珍宝,中御府堆满天下的丝品,西园里收藏着理应由大司农管理的钱物,骥厩中则饲养着本该归太仆管理的马匹,征调越来越多,百姓越来越少,这不是长久之计啊!

灵帝表示你快哪凉快哪呆着去。

180年灵帝下令兴建圭苑、灵昆苑,在后宫中搞商业街,让宫女们行商贩卖,他自己穿上商人的服装与行商的宫女们一起饮酒作乐玩角色扮演,遛的狗头上戴着文官的帽子,身上披着绶带。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很多末代之君,都是妖孽。

灵帝这个大汉的末代法人就是顶级妖孽。

灵帝作为整个大汉政体的最后一个毁灭者通过对官僚系统的明码标价和玩命压榨使得国家机器终于迎来了压死骆驼的最后那一棵稻草。

公元184年,这个最终导致东汉政府权力解体的稻草压上来了。

这捆大稻草,史称“黄巾之乱”。


摘玉补石||刘汉的末路——我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堕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